廣州車展結束了,但一些產品的熱度,才剛剛開始。
比如要做「50 萬以上銷量第一,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車身形態」,預售價 60 萬以內的理想 MEGA。
從 4 月份家庭科技日以來,理想 MEGA 的熱度一直是輿論圈第一梯隊。從預告圖中的一抹輪廓,到諜照,再到廣州車展首次公開亮相,MEGA 的節奏也一直都踩在營銷關鍵點上。
拋開社交媒體的喧囂,MEGA 作為理想第一臺純電車型,背后是怎樣的產品思維?如果要成為 50 萬以上的銷量第一,理想又應該為 MEGA 打上怎樣的市場標簽?
我們上周在廣州訪談了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杰,以及理想純電產品負責人李昕旸。今天結合我們在車展、在重慶提前體驗 MEGA 之后的感受,來深入聊聊理想的純電旗艦。
理想的純電密碼
MEGA 是理想的第一款純電車型,也是理想高壓純電產品線,乃至全系車型的旗艦。
這意味著理想需要在 MEGA 身上證明的東西太多了——旗艦需要技術的絕對領先,而參數是體現領先的直觀方式。
討論純電的時候,我們在意什么?風阻、能耗、空間利用率,不一而足。MEGA 的第一個破圈流量密碼,就是有「純電必爭之地」稱號的風阻系數。
MEGA 外觀官圖公布的那個下午,李想在微博讓大家「猜猜風阻系數」;一個月后,我們在重慶中汽研風洞實驗室里面,親眼看著 MEGA 吹出 0.215 的成績。
事實上,我們在現場看到的最低數值還略低于 0.215,理想汽車空氣動力工程師向我們表示,0.215 是多次測試后的平均數值。
作為對比,中大型純電 SUV 的代表特斯拉 Model X,風阻系數也達到了 0.24;傳統燃油 MPV 如豐田埃爾法,風阻系數則高達 0.34。目前只有純電轎車,比如風阻系數 0.208 的特斯拉 Model S,才能穩壓 MEGA 一頭。
這種放在 MPV 上近乎「反直覺」的風阻,根據理想官方的公開信息,主要得益于理想團隊在 MPV 上堅持的「水滴」設計。
從 1899 年人類第一次駕駛汽車突破 100km 極速開始,汽車業界對于降低空氣阻力的探索已經超過一個世紀。將一臺汽車的輪廓盡量造得更像水滴,是工程師們降低風阻時的共識。
理想表示,工程師在 MEGA 上設計了一套針對全尺寸 MPV 的水滴型輪廓設計,主要包括水滴型車頭+車頂,然后延伸至車后的尾部風刀。
這樣設計的好處,則包括減少車頭的正壓區,用統一的弧線引導氣流,減少氣流分離,避免形成多余的、散亂的尾渦。
除此以外,MEGA 的側面在保持今年高端純電主打「純平側窗」的基礎上,額外在尾部做了向內收窄的線條,引導側面氣流向車尾流動。官方表示這樣的設計,可以減小尾渦的 Y 軸尺寸。
說完破圈的 0.215,再來談談另一個數字:15.9kWh,這是 MEGA 的 CLTC 網端電耗。
先來復習下 MEGA 的身形:長寬高 5350x1965x1850mm,整備質量 2785kg,這是標準的全尺寸汽車。
所以理想在重慶第一次公布 15.9 的 CLTC 能耗時,在場的媒體有疑問,是不是電機功率挺「溫柔」?
隨后理想拿出了另一組數字:155+245,這是 MEGA 前后雙電機的總功率,合計 400kW。隨后工信部的詳細信息顯示,這兩臺電機分別來自華為和聯合汽車電子。
和另外三款熱門純電 MPV 相比一下,小鵬 X9 的電機最大總功率是 370kW、極氪 009 是 400kW、沃爾沃是 400kW——MEGA 的總功率橫向對比完全不輸。
這也為 MEGA 帶來了 5.5 秒的加速成績,當然按照理想的家庭定位,零百并不是 MEGA 最重要的速度。
有關 5C,大家應該聽過、看過互聯網上層出不窮的爭論。伴隨著 MEGA 正式亮相,理想的 5C 充電,迎來了另一個量化指標:「峰值520+kW充電功率」。
對理想來說,充電速度重要性明顯比加速能力更高,因為只要提到 MEGA,「12 分鐘補能 500 公里」,已經成為了其中一個核心標簽。
11 月初的重慶,理想汽車電池技術負責人柳志民博士向我們透露,理想在 2020 年與寧德時代正式啟動聯合研發,最終在今年內完成了 5C 超充技術的電芯、熱管理、安全架構的工程方案開發,即將開啟量產。
他強調,MEGA 的 520kW 功率雖然是峰值,但是在 10-80% SOC 區間內,最低功率可以保證在 300kW 以上,「最小功率甚至大于別人的最大功率」。
這種對比上的自信,還延續到官方對 MEGA 空間的描述:「二排超7系 Li、三排超 5 系 Li」。
目前官方還沒有解禁內飾拍攝,我們可以把重慶提前品鑒后的感受總結一下:如果 L9 有 Ultra,那就是 MEGA。
劉杰在廣州車展上則用兩個「最」形容 MEGA:「世界上空間最大的MPV」,以及「MPV 中最大的后備廂」。
事實上,劉杰在廣州車展 MEGA 發布會說過的「最」字遠不止這兩個:最安全、充電最快、最安靜、MPV 車身扭轉剛度最高...等等。
以上這些「最」,伴隨著 0.215、5C、520kW、12 分鐘 500 公里...這一系列 MEGA 身上的數字標簽,不僅帶來了全網式討論,也共同組成了我們解讀理想汽車高壓純電產品線的數字密碼。
沖擊 BBA,理想怎么做?
不過,參數不是選擇高端汽車的唯一理由。
理想汽車的 slogan 是「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而今年理想已經實現了超過 4 萬的月銷量,家庭豪華戰略得到了銷量的認可。
當 MEGA 代表理想進入 50 萬以上,這個以往幾乎被 BBA 壟斷的高端豪華市場,理想如何為更高端的家庭打造移動的、幸福的家?
除了參數和技術,MEGA 本質上還是中國品牌在更高端市場,正面挑戰 BBA 大趨勢的其中一個縮影。
「MEGA 的對手不只是埃爾法」,上周廣州車展上,劉杰這樣跟我們說。他強調,MEGA 的意義,在于為更高端的家庭用戶創造新市場。
劉杰舉了個例子:埃爾法出來之前,市場上并沒有百萬級 MPV。而埃爾法橫空出世之后,它的用戶就來自原來的豪華中大型轎車、SUV。
當我們開始討論 MEGA 與傳統豪華品牌的正面交鋒,4 月份家庭科技日上,「50 萬以上銷量第一,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車身形式」的小目標,一定是繞不開的話題。
對于即將在 2 月份全面交付的 MEGA,理想官方其實還定了一條合格線:月銷超過 6000。
這個數字的來源,是劉杰透露的目前中國 50 萬以上乘用車市場規模——大概是每個月 6 萬。而理想認為,一款 50 萬以上的優秀產品,合格標準是做到 10% 以上的市占率。
換句話說,理想官方心目中,MEGA 的合格線,就在月銷 6000,這已經是 50 萬以上銷冠寶馬 X5L 的穩態月銷水平。
從產品聊到品牌,MEGA 是明年理想「挑戰豪華車市場第一」目標的核心——或者說得更詳細點,「挑戰 20 萬以上,不分能源形式的家庭用戶首選品牌」。
今年年底,20 萬以上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會接近 45%,而理想的預計,是明年年底這個數字會接近 55%。放在 E.M.Rogers 的創新曲線里面,已經到了「后期大眾階段」。
這意味著理想將要和所有百年老店一起,接受所有消費者的檢驗,而不只是智能電動愛好者們。
「這個階段,你是不是頭牌就很重要。」
劉杰認為,對于創新晚期的大眾用戶來說,他們會在同一個價位段,把所有品牌放在一起比較。這也是理想明年需要更高的目標,牽引整個組織架構的原因。
于是話題又回到產品,MEGA 如何抓住大眾的眼球?或者換個問法,第一次進入當年屬于 BBA 的 50 萬以上市場,理想除了家庭以外,如何打造自己的標簽?
MEGA 的設計師本杰明有話要說。
回到 11 月初的重慶,他用他設計導師的一句話,形容 MEGA 設計語言的核心:「對于一個車來說,幾乎所有好的、符號性的設計,都可以用三筆完整刻畫出來」。
MEGA 就是這套世界觀下的作品。
從官圖公布以來,MEGA 的設計一直處于輿論風口浪尖。可以肯定的,是理想為這套設計語言能在高端市場打出差異化,傾注了大量精力。
「我們研究了很多經得住時間考驗的設計。從 MEGA 本身來講,它一定是能被大家記住的,辨識度非常高,而且具有符號性」,理想汽車純電產品負責人李昕旸告訴我們。
「它應該是大家庭里最好的一臺車,這種向往感,是我們希望通過設計傳遞的」,劉杰這樣總結。
MEGA 爆了嗎?
廣州車展發布會后,MEGA 在 102 分鐘內,突破了 1 萬輛預訂。
到這里,MEGA 順利完成了從概念到開放預訂的過程,同時也給后面三款高壓純電車型開了個頭。
當然,MEGA 以及理想高壓純電產品線,還遠沒有到高枕無憂的地步。劉杰自己也坦言,「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是絕對領先和安全的」。
隨著華為、小米等科技巨頭的加入,智能電動汽車將從明年開始,迎來更為殘酷的淘汰賽。憑借 L 系列的精準定位,理想在 2023 年獲得了銷量的突破,進而希望在淘汰賽中獲得席位。
MEGA 會是理想淘汰賽階段的勝負手嗎?歡迎評論區發表你們的意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413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