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工作,也許并沒有大家想象中那般“浪漫”。
試想一下——在體感35℃的熱帶雨林中,每日徒步8小時以上,你卻只能擁有一頓熱餐的補給,大多數普通人恐怕無法堅持。
但對于某些科研工作者而言,這些活動已經成為了日常,例如野生動物保護者。好在他們的堅持,如今換回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聚焦3大痛點,助力戶外科研
日前,吉利雷達汽車針對旗下的純電動皮卡——雷達RD6,打造了面向野外科研考場景的“雷達RD6移動科研工作站”,并向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以及阿拉善SEE自貿島項目中心正式交付。
據了解,雷達RD6是雷達汽車的首款產品,該車基于國內首個原生純電動皮卡平臺——“M.A.P平臺”打造而來,目前共有5款后驅車型在售,CLTC純電續航為410km/550km/632km三個檔次,指導價為14.58-26.88萬元。
此次交付的“雷達RD6移動科研工作站”,在車輛性能、智能放電、裝載能力等方面表現出色,進一步改善了科研人員在野外場景下、進行“長臂猿種群監測”等科考活動的工作條件。
阿拉善SEE自貿島項目中心秘書長羅穩,在現場發言稱:“巡護員的工作環境非常艱苦,一進山是三五天時間,有時候甚至會超過一周,現在有純電動皮卡的支持,進到山里不會那么折騰了。”
作為一線工作者,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長臂猿監測隊隊長馮業旺,對此也表示了贊同。
放在以往,巡護隊常用的交通工具——是民用摩托車,假如遇上雨天等惡劣環境,山地間行駛很困難;另外因為補給有限,他們通常一天只能提供一頓熱食。
隨著雷達RD6正式交付,一是改善了通勤、生活條件。純電皮卡能應付更復雜的路況,車輛后方的貨箱也能攜帶更多物資。
二是排除了森林防火問題。通過雷達RD6的“6kW全場景外放電功能”,無需生火就能燒水、煮飯,攝像機等工作器材也能隨時充電。
三是減輕了工作負擔。因為長臂猿對于噪聲較為敏感,倘若駕駛摩托車進行監測,需在較遠處熄火停車,再步行一小時以上抵近觀察。
如今換成了雷達RD6,因為純電皮卡的噪聲較低,車輛更容易接近長臂猿,步行進入觀測點只需10-20分鐘。
雷達汽車CMO果鐵夫則表示:“我們很開心能夠參與到長臂猿的保護項目中來,我們會持續地投入這樣的項目,盡我們企業社會責任的一份綿薄之力。”
皮卡C端化,純電動是突破口?
從上述內容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某些使用場景下,純電動皮卡這類產品,具備其他車型所沒有的獨特優勢。
近年來,隨著“城區限行”、“車輛屬性認定”等一系列管理政策的逐漸放松,市場對于皮卡車型、純電動皮卡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高。
但平心而論,皮卡目前在國內仍屬于小眾產品。
究其緣由,是因為皮卡在國內用戶的眼中,主要還是“工具車”的屬性,目前大部分的皮卡存量客戶,也是由B端(商用)、G端(政府)而構成的。
由于這部分存量非常穩定,皮卡市場想要新的增長點,只能從C端(私人)客戶入手。
同時筆者認為,一款有潛力的C端皮卡產品——需要滿足多元化的用車場景,畢竟當下的年輕消費者,最不喜歡的就是“被定義”。
在這個問題上,純電動皮卡的可能性,會比傳統的燃油車型更多一些。
以雷達RD6為例,由于原生純電平臺的優勢,這款車采用了“承載式車架”、以及“四輪獨立懸掛”。在城市道路中,可兼顧C端用戶十分重視的舒適性。
而傳統的燃油皮卡,通常采用的是“非承載式車架”、以及非獨立懸掛,作為日常的通勤用車并不合適。
在操控方面,雷達RD6的上手難度較低,該車擁有5.6m的最小轉彎半徑,接近于一輛中型SUV的駕駛質感,這是傳統燃油皮卡難以做到的。
而在內飾方面,雷達RD6全系標配了皮質座椅、以及12.3寸的懸浮式中控車機,其座艙質感的表現,相比于15萬級的純電轎車/SUV,也幾乎沒有差別。
當C端用戶來到精致露營、戶外騎行等“輕度越野”場景下,純電動帶來的全新體驗,也能較好地滿足各類型的家用化需求。
首先是經濟性方面,對于單程100-200km范圍內的“周末城郊游”,雷達RD6的純電續航綽綽有余,關鍵是低廉的充電成本,讓車主拋棄了額外的心理負擔。
其次在功能體驗上, 除了前文提到的6kW外放電功能,雷達RD6還推出了一些“官方改裝件”,以適應的不同用戶需求。例如 “星空居”套件,集合了防曬天幕、電動帳篷、貨箱蓋板等多種功能。
最后在運營方面,雷達RD6的官方車主社群“雷達棧”,目前已經初具規模。在各類官方活動中,車主內部自發形成了“玩車氛圍”。
想要改變C端市場目前對于皮卡產品的刻板印象,最可貴的恰恰就是真實車主的輿論聲量。
結語:作為早期開拓者,雷達RD6在部分地區的皮卡市場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今年10月份,雷達RD6不僅是海南省的純電皮卡銷冠,也是整個省內的皮卡月度銷冠。此外在廣東省、江蘇省的純電皮卡市場,雷達RD6目前也處于領先位置。
另據雷達汽車官方人員介紹稱:在2024年,雷達RD6將會推出四驅版車型,此外或將推出自己的第二款產品,即一款全尺寸純電皮卡。
至于新車的產品力究竟如何?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V情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423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