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二師兄研究所》第88期
回想一下,這兩年,還有人跨界造車嗎?
很少了,在最近兩年的跨界造車者中,小米可能是“最大牌”的一個。
近日經過一系列的曝光,小米首款車型SU7逐漸露出真容,有望在12月底正式亮相。今天我們就結合一下幾個問題來展開聊聊。
1、小米SU7是一款什么樣的車?
2、猜猜小米SU7會“藏”些什么?
3、誰會是小米SU7的第一批用戶?
4、小米SU7如何定價才合適?
5、小米造車的前景如何?
1、小米SU7是一款什么樣的車?
過去一個多月時間里,小米首款汽車的消息滿天飛,從車型名稱到售價都在爭論,那么到目前為止,有哪些確定信息呢?
首先,外觀設計已經確定,由寶馬iX的設計師李田原先生操刀,整體的風格偏向年輕化和運動化。
細節來看,小米SU7的車頂搭載有激光雷達,這說明,這款車在智能駕駛領域將會有些新東西。
除此之外,小米SU7還初步展現出了一些可以發展為家族化元素的設計,例如略微呈現“米”字形的燈腔結構。
其次,小米SU7是一款中大型轎車,長寬高分別為4997/1963 /1440mm,軸距3000mm,采用常規造型的車身。
車尾采用貫穿式尾燈,但比較有辨識度,同時可見大尺寸擴散器,很明顯,這是為年輕消費者準備的。
關于小米SU7的動力性能,基本可以確定是以下方案:低配車型采用比亞迪磷酸鐵鋰刀片電池,配備單電機,系統總功率達到了220kW,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628km;高配車型采用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配備前后雙電機,系統總功率為495kW(220kW+275kW),CLTC工況下續航里程為750km。
客觀來說,這樣的動力性能算是比較不錯的,達到了目前純電動中大型轎車的主流水平。
但動力上有沒有更多的亮點,目前還不好說,還有待官方確認。
從已經確定的這些消息來看,小米SU7的表現還是不錯的。當然,這只是賬面實力。
而且,這些信息中,并沒有表現出特別出彩的東西。
這有兩個可能性。
第一,小米目前只能拿出這么多東西。
第二,小米對手里的好東西“秘而不宣”,想等正式上市時玩個大的。
2、猜猜小米SU7會“藏”些什么?
目前已經確定的消息只能證明,小米SU7擁有進入主流市場的實力。
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一下,如果小米真的才“藏東西”,它會藏在哪里?
首先,驚喜可能會在智能駕駛領域。
早在2021年7月份,雷軍就在微博上發布過招聘500位自動駕駛精英的新聞。
此后,雷軍又喊出了2024年進入自動駕駛第一梯隊的口號。
雖然是口號,但智能駕駛現在已經是兵家必爭之地,小米SU7要想真的出人頭地,這個硬骨頭必須要啃。
其次,驚喜可能會出現在智能座艙方面,這是又一個戰略高地。
智能座艙對用戶的吸引力有多大,看看問界M7、智己S7就知道了。
前段時間小米發布了澎湃OS操作系統,成熟度未知,但我們知道,小米與華為一樣,也是智能手機廠商出身,在互聯網生態、車機互聯、多屏融合、流暢度等方面,小米也能拿出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
在智能座艙這個問題上,小米可以稱得上是個“小華為”。
在智能化之外,小米可能也會拿出一些比較新穎的東西,例如前段時間公布的后備廂相關專利。
但從客觀角度來說,以小米的研發實力,短期內應該不太可能拿出像云輦系統、e平臺3.0之類的硬核裝備。
3、誰會是小米SU7的第一批用戶?
小米官方首次確定造車是在2021年的3月份,現在已經基本可以確定,小米能夠實現2024年量產的目標。
那么,誰會是小米SU7的第一批用戶呢?
如果要給小米汽車的用戶畫個像的話,他們大概是這樣的:年齡不大,認同小米品牌發展理念、認同雷軍個人魅力、比較喜歡時尚運動的風格、購車時愿意嘗鮮、對小米手機有好感。
甚至,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的家中已有不少小米旗下的智能產品,譬如智能門鎖、智能音箱、智能擦地機、米家電飯煲、空氣凈化器、凈水器等等。
這是粉絲經濟的時代,在粉絲營銷方面,小米獨步業內,這些經驗可以很容易復制到汽車領域,成為小米汽車的關鍵助力。
4、小米SU7如何定價才合適?
2024年的中國新能源車市中,“卷”字依然會成為核心,而所有的“卷”歸根結底就2個本質:卷品牌、卷價格。
品牌的問題上文已經聊到,現在小米還有一個最最關鍵的問題:價格。
你的造車資質是怎么解決的,消費者其實并不在乎;但你賣多少錢,消費者會豎起耳朵來聽。
關于小米首款車型的售價,此前曾經出現過包括30萬元在內的多個版本的傳言,但從未經過官方確認。
這里大膽猜測一下,入門款16.99萬元,可能是比較適合小米SU7的一個價位。
之所以這么講,還是因為剛剛那個字:卷!
從2023年年初的降價潮到現在,卷成什么樣了呢?
同為純電動中大型轎車的零跑C01起價14.98萬,長安啟源A07起價15.59萬,哪吒S起價15.98萬,最近的一款吉利重磅車銀河E8預售價18.8萬,實際起價應該也會繼續下探。
這么多的純電動中大型轎車都頂在這個區間了,小米不太可能再往上沖了。
原因有4點:一是這是入門款,配置上就決定了不太可能玩出花兒來;二是這是小米的頭炮,即便是不掙錢,也得想方設法去打響;三是從目前宏觀的預判來看,2024年車市依然會繼續卷價格;第四點,當然也與小米本身的品牌定位和形象有關。
當然,除此之外可能還會有一個中配車型19.99萬元,去與當年小米起家的1999元手機形成一定的繼承關系,迅速形成口碑。
這兒再強調一下,在小米自己的邏輯中,它正在沖擊高端,過低的售價會直接給自己打上一個廉價的標簽,所以,小米SU7也不太可能直接下探到15萬元左右的水平。
那頂配車型怎么辦?
我個人覺得,25萬元以上的市場,目前小米也不宜盲目進入,原因很簡單,它的首款車型既不能太低端,又要保證快速走量。以小米長期以來的“性價比”形象,直接進攻25萬元以上的市場會比較困難。
現在的小米,宜快不宜慢,一款25萬元以上的車型會形成拉鋸戰,這對小米很不利。
當然,這只是一種猜測,最終的定價還要等正式上市后才能揭曉。
5、小米造車的前景如何?
小米是這兩年最大牌的跨界造車者,以小米公司的實力以及雷軍的個人魅力,我們有理由相信,小米汽車發展過程中不太可能遇到“錢”的問題。
但另一個事實是:不是有了錢就能造好車。
小米造車,優勢有五點:一是廣泛的品牌影響力;二是龐大的經銷門店渠道;三是小米生態以及背后廣泛的受眾;四是一流的供應鏈整合能力;五是雷軍和小米團隊強大的營銷能力。
從那句“小米汽車將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為小米汽車而戰”中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這股破釜沉舟的決心。
所以,新入場的小米SU7,在基礎性能上最起碼不會低于一線新勢力,這一點還是可以預見的。
當然,小米造車也面臨著挑戰。
首先,便在于它的入場時機,簡單來說就是:來得著實有些晚了。
現在的國內新能源市場,有比亞迪、特斯拉兩大巨頭,有以吉利這種轉型漸入佳境的傳統廠商,有理想這種越來越強的造車新勢力,還有數量龐大、手握華為N件套的華為系車型,此外還有智己、飛凡、嵐圖這種不缺錢的“國家隊”。
這些勢力都已經走上正軌,突然墜落的可能性相當低,它們都會成為小米強悍的競爭對手。
那么小米有沒有可能出一款爆一款、迅速進入第一梯隊呢?
有可能,但可能性未必會很高!
原因很簡單,汽車行業說到底是技術推動,除非小米SU7上市時真的拿出有突破性的東西,否則小米與“技術推動型”車企是不太沾邊的。
其次,小米入場的時機也不算好。
當我們以為度過了2022年的特殊形勢迎來2023年經濟就會變好的時候,2023年成為了車市最卷的一年;當我們以為價格戰就要接近尾聲的時候,沒成想價格戰打得愈發激烈了,而且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價格戰將會貫穿整個2024年,蔓延至2025年甚至可能會更久。
第三,市場競爭太激烈,大多數細分領域都是強手如云,月銷3萬多的比亞迪漢、月銷7萬多的宋PLUS,這種例子會越來越少。
“神車”數量減少,實際上是市場充分競爭,走向成熟的標志。
小米此時入局,多少有些被動:不入局,機會稍縱即逝;殺入局,前方亦是刀山火海。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雷軍團隊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妙手生花、扭轉乾坤的可能性,如果真有這種事情發生的話,對中國汽車工業來說倒是個不錯的消息。
結束語:
新能源車市有新的巨頭加入,這于廣大消費者而言當然是好事,而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小米SU7也的確是款好車,除此之外,有雷軍親自坐鎮的小米,也是能打硬仗的。新能源市場波濤洶涌,什么都有可能發生。最后也留一個問題:你認為,小米的首款汽車能不能一炮打響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467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