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梅雙
再過幾天,上海“綠牌”新政策將施行,總體延續(xù)了上一輪政策安排,但綠牌的申領門檻有所提高。
“現(xiàn)在訂車還來得及嗎,能在年前提車上牌嗎?”這是近期上海準車主較為關心的問題。再過幾天,上海“綠牌”新政策將施行。新政策總體延續(xù)了上一輪政策安排,但綠牌的申領門檻有所提高。
隨著政策調整進入倒計時,對于部分準車主而言,一張免費綠牌顯得格外緊俏。e公司記 者走訪上海地區(qū)新能源汽車線下門店發(fā)現(xiàn),咨詢牌照問題的客戶明顯增多,還有的客戶為趕上政策調整“末班車”連夜下單。不少新能源汽車品牌也抓住最后關頭,開啟沖刺賣車模式。
(上汽大眾門店/供圖:梅雙)
為上綠牌連夜下單
12月15日,上海市發(fā)展改革委等五部門制訂的《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實施辦法》正式發(fā)布。與2023年的政策相比,申領綠牌的要求有幾點變化:外地戶籍社保要求調整為連續(xù)繳納36個月的社保;名下有上海牌照無法申請新能源綠牌;公司上牌要求社保人數(shù)5人或公司累計納稅滿一年。
新政的出臺攪動了上海新能源車市。記 者了解到,新規(guī)發(fā)布當天,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就把政策內容轉發(fā)給客戶,并附帶上年末優(yōu)惠活動等信息。能否趕在政策施行前擁有一張免費綠牌,也成為準車主關注的焦點。
“你的申請資質出來了嗎?現(xiàn)在時間比較緊張,必須要今天訂車。”12月24日,在上汽大眾上海某門店,多位客戶向銷售咨詢有關上牌的問題。該銷售人員稱,辦理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專用牌照申領,需要進行購車資格查詢、車輛信息確認和專用牌照申請三個環(huán)節(jié),審核需要至少5個工作日。“這段時間我們門店的咨詢量和訂車量都高于平常,該趕的單子都在這幾天趕掉了。”銷售人員對記 者。
盡管銷售并未許諾下訂就能提車上牌,仍有客戶當場下單。“我連夜趕過來就是想在最后一周內搞定上牌的事,現(xiàn)在是最后的時機了。”家住浦東的準車主王女士名下已有一輛燃油車,想在新政正式施行前增購一輛新能源車。
多個品牌提醒“現(xiàn)車不多”
此前,為了保證下訂的客戶能在年前提車,一些車企打出“現(xiàn)車供應”牌吸引客戶。不過,據(jù)記 者了解,目前部分品牌現(xiàn)車已經(jīng)告急。
“Model 3還有少量現(xiàn)車,Model Y后輪驅動版年前交不了車。”12月25日,特斯拉上海地區(qū)銷售對記 者表示,想在年前買到合適的車型就只能看是否有客戶退訂,再將額度順延下來。極氪汽車上海門店銷售也對記 者表示,ZEEKR 001和ZEEKR X還有部分現(xiàn)車,009型號已無現(xiàn)車。
(特斯拉門店/供圖:梅雙)
為了搶占最后的購車窗口期,還有車企將審核工作前置。“嚴格意義來講,所有的車型都來不及年前提車了,但我們有部分車型提前走了申報和審批流程,這樣就省出來了幾天時間。”12月25日,有新勢力品牌工作人員告訴記 者,現(xiàn)在還想購車的用戶,還能趕上末班車,不過前提是客戶必須在今、明兩天付全款。
(特斯拉門店/供圖:梅雙)
“必須要全款付掉,貸款是來不及的,付款開票后再進行下一步的審核。”該工作人員介紹,如果付款后,客戶沒有在年前提車上牌是可以退款的,但定金不確定能不能退。“現(xiàn)在時間很緊張了,即使全款,我們也不能完全保證年前提車。”工作人員強調,因為現(xiàn)車庫存不多,今年能上牌的車可以說是“賣一輛、少一輛”。
上海綠牌申領門檻提高
據(jù)悉,新政調整申請個人擁有車輛條件,由上一輪政策要求“個人名下沒有使用本市專用牌照額度登記的新能源汽車”,調整為申請人名下既“無使用本市專用牌照額度登記的新能源汽車”,也“無非營業(yè)性客車額度證明”,還“無使用非營業(yè)性客車額度注冊登記的機動車(不含摩托車)”。
此外,對持有《上海市居住證》的來滬人員,由上一輪政策要求“申請之日前24個月內累計繳納社會保險或者個人所得稅滿12個月”,調整為“申請之日前36個月在本市連續(xù)繳納社會保險或者個人所得稅”。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è)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認為,新政的出臺肯定有一定的影響,有一部分想買車的消費者不滿足這個條件了,但這個也是科學合理的。通過政策上的這個調整,抬高門檻,讓有限的綠色牌照盡量滿足沒有車的家庭。
實際上,在2024年綠牌政策落地之前,關于上海綠牌政策收緊的信息一直在市場流傳。有市場解讀指出,如此調整是考慮到新能源汽車作為市民日常出行工具,已經(jīng)能滿足大部分出行場景需要。基于促進節(jié)能減排和緩解交通擁堵考慮,鼓勵個人用戶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或將燃油車置換為新能源汽車。
據(jù)《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車產(chǎn)業(yè)發(fā)展實施計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chǎn)量超過1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chǎn)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yè)產(chǎn)值35%以上。個人新增購置車輛中純電動汽車占比超過50%。
“隨著上海保有量突破500萬臺,上海新能源滲透率近50%,擁堵是特大城市核心問題,道路資源與車輛的匹配問題也日益突出。”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隨著新能源的占比提升并逐步成為主流,上海綠牌與藍牌的不平等的政策逐步取消是大趨勢,藍牌綠牌同車同權是大趨勢,應該加速發(fā)展以舊換新和報廢更新,拉動上海汽車消費更快發(fā)展。
責編:陳英
校對:彭其華
聲明:以上未標明來源、無水印的圖片來自時報財經(jīng)圖庫和記 者拍攝。本文內容與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End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481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