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內誰最能整活兒?
我想,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華為!
華為不造車,但卻用問界、智界以及各種“界”攪動著新能源汽車的一池秋水。
現如今,問界M7的月銷量已經直奔兩萬輛而去,因此外界對它的“大哥”問界M9也多了幾分期待。
當然,大家期待的,還是以“華為三件套”為代表的核心技術。
12月26日,問界M9正式上市,售價為46.98-56.98萬元。
這個價格并不低,但在余承東看來,問界M9是“1000萬以內最好的車”。
那么問題就來了,到底是什么樣的“黑科技”讓余承東這么自信呢?
01、關于車燈,華為有新玩法
經過上百年的發展,車燈早已從簡單的照明工具,進化為復雜的智能核心零部件。此前某豪華品牌號稱“燈廠”,但12月26號這天不少人發現,問界M9似乎玩得更花一些。
問界M9的大燈,有個比較專業化的名字,叫“百萬像素指揮投影大燈HUAWEI XPIXEL”,主要包括雙方社鏡頭數字投影大燈以及星光數字矩陣交互系統。
是不是有種一頭霧水的感覺:它到底能干嘛?
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
第一,DIY投影內容。
它的實際價值就是創造一些儀式感,例如在情人節這天,給你老婆或者女朋友來個小驚喜。
第二,可以精準測量與前車的距離。
譬如,在距離過近時,它會發出預警,專治那些開車粗心大意、愛走神的人。
第三,可以根據路況,實時調整光毯!
請注意,是光毯,不是光線。
并且,光毯亮度可以隨著環境亮度而調整,可以避開對向車道上的司機和車輛;而在變道、轉彎時,它可以直接把你想要去的車道照亮,走窄路時它可以車輛車道寬度,并提示你是否可以通行。
想一想,這個對于你日常開車會有幫助嗎?
第四,可以實現100+英寸的巨幕投影。
有了這個車,你可以在適當的場合打造一個露天KTV、露天影院等等。可能你和我一樣,很想親自體驗一把看看到底有沒有實用性?
02、“玄武架構”給整車上了?
9月份的時候,網上有這么個梗:華為Mate 60可能是史上被用戶摧殘最狠的智能手機,高處跌落什么的都不算事兒,它甚至被用戶拿來跟壓路機硬剛。
原因很簡單,大家想試試它的“玄武架構”到底有多硬。
問界M9上市,大家發現,“玄武”又出現了。
不過這一次,它指的是指超強玄武車身。具體來看,它采用了高強度籠式車身,車身框架和關鍵部位使用了抗拉強度高達1500MPa的超高強度鋼。
與此同時,問界M9還采用了全球最大的一體壓鑄后車體,全車鋁合金體積占比高達80%,輕量化系數卻低至2.02。
值得一提的是,問界M9全車還有12處采用2000MPa核潛艇級別的熱成型鋼。
可能很多人對加在一體壓鑄技術前面的這個“全球最大”沒啥概念,它是特斯拉Cybertruck同款,而這個皮卡車,馬斯克宣稱它可以防彈,美國網友拿著沖鋒槍對著它懟。
03、國產車底盤不行?華為表示不認同
不出外界所料,問界M9也與前段時間上市的智界S7一樣,搭載了華為途靈智能底盤。
老規矩,咱還是一起先看一下它有什么吧。
它全系標配智能空氣彈簧和CDC可變阻尼減震器,擁有全場景只會道路預瞄系統,它可以通過車輛的感知系統,提前預判前方路況,并且對懸架、阻尼以及扭矩進行自適應調節。
在這樣的操作之下,整車的駕駛體驗以及舒適度都有明顯提升。
還記得燃油車時代那些高端底盤是什么樣子嗎?
能進行高度調節就已經被稱為黑科技,能主動調節的就是豪車專屬,而途靈底盤,已經進化到了全方位的“自適應”。
這套系統,對感知能力、數據分析處理能力、網絡通信能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但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東西,其實正是華為所擅長的?
04、智能座艙?問界M9表示:你們是來爭第二的嗎?
在問界M9上市之前,新款問界M7已經處于熱銷狀態,但需要注意的是,這款車搭載的實際上是鴻蒙3.0智能座艙,即便如此,它已經得到了大量用戶的認可。
問界M9則跟智界S7一樣都進化到了鴻蒙4.0,關于它的流暢度之類的特征,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僅僅從AR-HUD這一項上,你就能看出華為在智能座艙的遙遙領先。
HUD俗稱抬頭顯示,原來用于戰斗機,1988年被通用汽車搬到了乘用車上。AR-HUD,可以簡單理解為高度智能化的HUD。
華為的AR-HUD智能到了什么程度呢?
它加入了AR增強現實技術,成像區域更大,而且投射距離更遠,可以投射在距離擋風玻璃8.5米遠的地方;
它的清晰度很高,分辨率達到了1920×730;
它的最高亮度可達12000尼特,即使是在正午的強光之下也能看清畫面。
簡單來說,它帶給人的就像是裸眼3D技術的那種視覺效果,不同的是,它不用佩戴專業設備。
此外它還有一些比較好用的小功能,例如把倒車影像畫面直接顯示在擋風玻璃上,又例如可以在駐車的時候通過AR-HUD來觀影,問界M9直接化身私人影院。
結束語:
限于篇幅,本次并沒有把問界M9的黑科技都講全講透。沒錯,問界M9的確不便宜,但從這些黑科技來看,它應該說是物有所值。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很卷,但“卷”也分很多層次,如果是華為這種技術上的卷,用車體驗上的卷,那么我想,絕大多數用戶都會說:請多來幾次!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485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