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長城汽車兩年內新能源銷量占比做到21%,在同時期轉型的傳統車企中也是不多的存在。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曾表示,“2022年蹲下,是為了2023年更好地起跳。”
坦白說,長城汽車能把銷量同比下滑的表現喻為“深蹲”,再延伸至對2023年“起跳”的展望,倒不失為是一種奮斗向上的姿態。
彼時的2022年,長城汽車整體銷量為106.75萬輛,雖較2021年的128萬輛少了22萬輛多,但能保持連續7年突破百萬輛,屬實不易。
2023年,長城汽車的“起跳”動作完成似乎不錯。2023年1-12月,長城汽車累計銷售123.07萬輛,同比增長15.29%。其中,海外累計銷售31.60萬輛,同比增長82.48%,創歷史新高;2023年長城汽車新能源銷量翻倍,累計銷售26.20萬輛,同比增長98.74%。
在車市競爭激烈、競品此起彼伏的嚴峻形勢下,長城汽車還能保持同比增長,本身就用實力展現了自己的優秀。即便沒有完成2023年的160萬輛銷量目標,76.94%的目標完成率也算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存在。
這其中,2023年長城汽車全年新能源表現亮眼,銷量翻倍,累計銷售262,003輛,同比增長98.74%,占其總銷量的21.3%,比去年同期的12.3%提高了9%。
哈弗 2023年哈弗品牌全年銷量達715,188輛,同比增長16.00%;其中哈弗新能源全年銷量達77,461輛,同比猛增648.56%。
魏牌2023年累計銷售41,602輛,同比增長14.35%。魏牌以高山+藍山組成“大六/七座雙旗艦”,持續夯實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形象。
坦克2023年12月銷售17,312輛,2023年累計銷售162,539輛,同比增長31.21%,其中,坦克Hi4-T車型累計銷量33,993輛。
歐拉2023年12月銷售10,026輛,連續8個月銷量破萬,年度累計銷售108,518輛,同比增長4.35%。
此外,長城汽車五大品牌全部實現出海,哈弗H6新能源、坦克500新能源、歐拉好貓、魏牌摩卡PHEV等多款高價值智能新能源產品成功出海,加速布局。
或許,有人認為長城新能源汽車之所以表現不錯,是因為2022年新能源銷量基數較低,而在林言看來,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完全如此。
要知道,大象轉身得有個過程,在燃油車領域深耕多年的長城汽車,欲在較短時期內實現新能源大步發展,并非一蹴而就。2023年國內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近40%,而長城新能源已占其整個銷量的21%,貌似有些差異,但仍處于轉型期中的長城汽車,已經在快馬加鞭,小步快跑。
畢竟,長城終于下定決心要做“新能源行業的追隨者”,還是在2022年,迄今才兩年光景。換言之,長城汽車兩年內新能源銷量占比做到21%,在同時期轉型的傳統車企中也是不多的存在。
當然,不排除有人會覺得長城汽車當初若像比亞迪那樣,產品全面轉型為新能源,或許今天的長城新能源汽車將與比亞迪一較高低了。其實也不盡然,想必任何企業的決策都是基于自身的需求與當時的現實所為,沒有對錯之分,更談不上什么前瞻性缺失之類的說法。直接來說,比亞迪當初的選擇之所以顯得正確,只是拿今天的成就來反證起始的決策罷了,但絕不可以類比長城汽車,畢竟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戰略考量與發展路徑——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如今的長城新能源版圖里,新能源車型已然在各個子品牌中扎根下來,且不說已有的長城歐拉,包括哈弗、魏牌、坦克等都在積極拓展市場,力爭獲得更多份額。
不過,長城新能源下一步要取得更大的發展,有必要在爆款產品打造、品牌認知厘清、產品定位差異、市場推廣創新等方面持續強化,全面布局,找準找對未來向上的支撐點。
以林言之見,長城汽車當下重點主攻新能源車,卻仍不放棄燃油車領域,是堅持“長期主義”的一種積極又穩妥的企業發展戰略。也就是說,比亞迪全部轉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對路的,而長城汽車仍保有燃油車、主打新能源車更是高明的。
明明是新能源車企的前行者,卻仍自謙是新能源行業追隨者。如果說,長城汽車2022年的深蹲,是為了2023年更好地起跳,那么2024年將是其領先的開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林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1604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