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前瞻(ID:xinnengyuanqianzhan)原創
文 丨趙國建 沈十六
編 丨和 暢
聽說吉利汽車降價消息后,安宇懸著的心終于“涼透”了。
春節前,安宇想要置辦一輛新能源車回老家過年,最后看中了吉利星越L插混版。他跟銷售談到優惠2.2萬元的價格,落地15萬元出頭,覺得還算合適,“沾沾自喜以為撿到了便宜”。不過,后續車型的價格變動,讓他“越關注越寒心”。
他發現該車型價格一路跳水,特惠價后還有新補貼,銷售所說的“抄底價”,仿佛是個“無底洞”。
3月初,安宇把車送去保養,得知吉利星越L的優惠已是2.6萬元起步。提車一個月,就虧了近5000元。
新能源車企價格戰正酣,但被降價背刺的車主們卻叫苦不迭。“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結果卻成了車企降價前的‘韭菜’。”甚至有車主向新能源前瞻透露,自己上午交錢、下午提車、傍晚降價,氣得他凌晨一點跑到車企CEO的微博底下罵人。
2024年,新能源汽車價格一降再降。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統計,截至3月15日,已有多達51款車型降價,且多為新能源車。
尤其是3月以來,已有10家左右車企陸續下調旗下車型的售價。調價車型基本以純電和混動車型為主,價格集中在10萬元到20萬元區間,最高降幅接近15%,可達3萬元。
而今年的新能源車企價格戰,將在一個月后的北京國際車展迎來高潮。
2024年4月25日-5月4日,時隔四年,北京車展將在社會各界熱切期盼中盛大舉辦。屆時,輪番降價的車企們,不會放過這次刷存在感的好機會。
對消費者來說,如何避開車企的價格背刺,反而借勢薅到車企羊毛,2024北京車展是關鍵。
降價舉動最為轟動的,莫過于高舉“電比油低”旗幟的比亞迪。
2月19日,比亞迪推出秦PLUS 榮耀版和驅逐艦05 榮耀版兩款新車型,將最低價格拉到了7.98萬元這一歷史新低,且喊出“電比油低”的口號。
作為燃油車的頭號“殺手”,秦PLUS曾在2023年同期將價格卷到9.98萬元,使得新能源汽車首次進入到與燃油車同價的時代。時隔一年,在配置沒有降低的前提下,“榮耀版”再度大幅下降2萬元,比亞迪讓市場提前進入電比油低的時代。
來源/新能源前瞻拍攝
比亞迪的行為直接引發了行業內的新一輪降價潮,導致眾多車企開始跟進。
首先跟進的是以低價聞名的五菱汽車。2月19日下午,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事業部副總經理周钘在個人微博表示:“一個字,跟。”五菱星光150km進階版插混轎車由10.58萬元調整為9.98萬元,下調6000元,進軍“9萬級”超長純電續航插混車型市場。
吉利緊跟其后,推出3月限時鉅惠20億元,現金優惠至高4.7萬元。活動涵蓋星越L、星瑞、博越、帝豪、繽越、繽瑞、豪越、ICON、熊貓車系,降幅為3000元至1.4萬元。
奇瑞也不甘示弱,推出“百億補貼置換季”活動,涵蓋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以舊換新置換補貼最高達4萬元。此外,部分車型最高綜合優惠幅度達到1.9萬元。
車企通過優惠、新車型降價、補貼等手段直接降價外,還試圖借著租電池方案,悄悄降價。
3月14日,蔚來在國際數學日發布了燒腦的BaaS電池租用服務方案。
標準續航電池包的月租金由980元降至728元;長續航電池包的月租金則由1680元調整為1128元,用車成本明顯降低。除此之外,在5月31日前新購車的用戶,如果選擇BaaS方案還可享賬單付四贈一,即每付四個月租金就可以免費使用電池一個月,還能獲得60張免費換電券。
BaaS方案解釋起來很復雜,就連李斌都忍不住調侃,自己一半的白頭發都是因為BaaS。“在座的各位,只需要記住,現在租電池更省錢就夠了。”
3月1日,特斯拉官方微博宣布,3月底前購買Model 3、Model Y后驅版現車,可享限時保險補貼8000元福利。
來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新能源前瞻截圖
而在3月17日,特斯拉再度更新促銷活動。即HW3.0版本Model Y全新車優惠最多高達18900元。
看到消息,何明月表示心態很崩潰。春節前因急著用車,她提了輛特斯拉Model 3,結果一個月就優惠了8000元。現在,她只想知道官方能否給車主補點差價,“安撫一下受傷的心靈”。
天津的車主老秦,在購買比亞迪漢2023款冠軍版之前,已經觀望了很久。
其實老秦心里清楚,2024年比亞迪肯定會出新款車型。買車時,銷售向他再三保證,絕對是近期最優惠的價格,所以最后他選擇了提車,落地約20.1萬元。
但他沒想到的是,新車型會降價增配。老秦提車20天后,比亞迪秦PLUS 榮耀版和驅逐艦05 榮耀版一出,比亞迪漢老款直接降價3萬元。
老秦生氣地向車質網提出投訴,但也石沉大海。“大家都知道車一定會降價,但是循序漸進不好嗎,非要讓人花著錢心里還不舒服。”
眼看著被車企降價背刺的車主們“一茬接一茬”,更多有新能源車購車計劃的車友們也開始“望而卻步”。
苗安就是觀望者之一。她關注車市已經大半年了,看了很多新能源品牌的車型,目前比較喜歡的產品設計是蔚來ET5、ES6和極氪一眾車型,智界也在等待試駕。
但看到今年車市“價格一直降,配置一直漲,根本不敢下手,怕早買早吃虧”。
雖然有車友勸她“早買車早享受”,但是站在消費者角度,苗安認為,絕大多數人接受不了自己上個月買了車,下個月就降價。“買了的人通常只關注損失,沒占到便宜就是吃虧呀”。
2024年全國乘用車市場價格戰仍在延續。3月8日,乘聯會也表示,電動車價格競爭是新技術領域充分的市場競爭體現,是消費者的福音,但同時也增強了消費者價格觀望的不確定風險。因此,企業也需要理性平衡企業降價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知名危機公關專家、福州公孫策公關合伙人詹軍豪就表示,可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來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加強消費者教育,提高其對汽車產品的認知和價值判斷能力。
價格戰下,消費者用腳投票。咨詢公司麥肯錫的最新報告顯示,64.1%的受訪者對價格戰持“中立態度”,即無論是否降價都將按原計劃進行購車;16.4%的受訪者對價格戰持“消極”態度,認為價格戰抑制了自己的購車決策;19.4%的受訪者對價格戰持“積極”態度,認為價格戰加速自己的購車決策。
顯然,大部分受訪者意識到車價“會更便宜”一事,不會對自身決策起到積極作用,消費者默默停在買車的路上,靜靜觀看混亂的價格戰。
“價格戰既能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銷量、促進市場份額增長,也會降低產品定價水平、降低利潤率、可能損害產品質量。”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新能源前瞻表示。
“我希望大家不要互相拼價格,要多拼質量、拼服務、拼技術創新、拼突破、拼體系能力、拼全球化。”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在接受媒體采 訪時表示。
但價格戰是擋不住的,尹同躍依舊帶著奇瑞在價格戰中廝殺。“我們很被動,我們是被動參與者。我們如果不應戰、不參與,可能就會失去這部分市場了。”
來源/奇瑞官方微博 新能源前瞻截圖
這個“我們”指的是奇瑞,也代表了很多被迫參與價格戰的車企。
乘聯會分析指出,春節后是新品推出的重要時間點,很多廠商的新車大量推出,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純電車型尤為突出,車企競爭逐漸向上下游延伸。部分車企連續降價帶來短期的嚴重觀望現象。
國內價格戰愈演愈烈,出海成為車企拯救價格的一大出路。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價格戰說明國內汽車行業產能過剩,會迫使部分車企去海外尋求市場,去消化產能。“國內的價格戰也讓車企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自身競爭能力。”
于是,不少企業選擇向海外卷,希望借助海外市場拯救不斷下跌的價格。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乘用車出口突破410萬輛,同比增長64%,位居世界第一,而今年多家車企的出海布局也將加速落地。
長遠來看,“價格戰”一定不是車企和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最優解。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價格戰也打亂了其購車節奏。但目前可以確定的是,2024年4月25日-5月4日舉辦的北京車展,將是車企降價混戰的主戰場,也是近期消費者購車的最佳時機。
回顧往年北京車展,各車企常常以折扣和優惠政策來吸引消費者,并給出更具競爭力的售價,以此在車圈輿論中占據一席之地。此外,每屆車展都是車企最新車型亮相的秀場,因此也會用超低定價的方式搏出圈。
2024年開年以來,廣大消費者對于汽車價格無比敏感。對于還在觀望中的消費者來說,本著“買漲不買跌”的原則,買新能源車務必先看北京車展。
*題圖來源于視覺中國。
*文中安宇、何明月、老秦、苗安為化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行業觀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2340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