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老緬
編輯 |德新
港股「激光雷達第一股」速騰聚創,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業績報告。
3月27日,速騰聚創發布了2023年度財報。
報告期內,公司迎來高速的業務增長——2023年總收入達到人民幣11.2億元,同比增長達到111.2%。這主要得益于車載ADAS激光雷達大賣。報告期內,車載激光雷達的銷量約24.3萬臺,同比增長558.5%;ADAS產品收入達7.77億元,同比增長384.6%。
2023年,速騰錄得毛利約為人民幣0.94億元,2022年同期為毛損人民幣0.39億元,毛利率從2022年的負7.4%改善到2023年的正8.4%;經調整凈虧損約為人民幣4.34億元,同比收窄22.8%。
截止到今年2月底,其已與22家汽車整車廠及一級供應商的激光雷達產品的量產定點訂單增加到63款車型,且為上述22家汽車整車廠和一級供應商中的12家實現了25款車型的SOP。
2024年,速騰的目標是沖擊百萬臺級銷量。
2023年,中國市場的車載前裝ADAS激光雷達出貨總量達到約80萬臺,真正從原型級、測試級的出貨邁向百萬臺級的「量產級」出貨。
放在智駕行業里,這年對激光雷達來說最重要的意義是,頭部車企在30萬元以上甚至20萬元以上的車型選擇擁抱激光雷達。
同時,受到大規模出貨攤銷的積極影響,以及出于車企降本增效的需求推動,行業內激光雷達的出貨價格降至3000元級別。速騰聚創財報中的數據也印證了這點,2023年全年,其用于ADAS的激光雷達產品的平均價格約為3200元。
2024年這兩項趨勢都將繼續。
國內最大的新能源主機廠比亞迪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今年比亞迪計劃推出10款以上可選裝激光雷達和高階智駕的車型,同時比亞迪在年度的商務年會上,王傳福透露希望未來激光雷達的價格能夠做到900元級。
2024年,速騰的目標銷量在100萬臺左右,根據市場情況有20%的浮動空間。
按照2023年激光雷達銷量25.96萬臺計算,速騰聚創今年的銷量至少要狂翻近四倍。
2023年,速騰聚創車載激光雷達的銷量約24.3萬臺;2024年1月,其當月激光雷達出貨量達到42763顆激光雷達的出貨量。
另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數據,今年前兩個月,速騰聚創裝機量達到73986臺。
目前,速騰聚創的第一大客戶為 華為智選車業務主導的品牌鴻蒙智行,后者現階段的主銷車型為問界M7。2024年,隨著極氪、上汽智己、比亞迪等多家車企已經明確加注激光雷達。
除了車載賽道之外,可觀的增長可能還來自于機器人領域。
速騰聚創的車載激光雷達平臺分為M、E和R平臺,M平臺為長距激光雷達,E平臺為短距補盲激光雷達,而R平臺為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
速騰聚創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上透露,一家頭部機器人客戶會在其產品上大量采購應用速騰的E系列補盲激光雷達,這個機器人品類是比較大的垂直機器人品類,但項目出于保密需求,不能詳細透露。
「伴隨AGI技術浪潮,公司將加速對‘AI+機器人’道路的探索。過去幾年,公司把汽車當成相對成熟的硬件平臺,已經實現了數據、算法和算力集群的AI的全流程打通,在激光雷達、視覺等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方案上也有了長足進步。
而激光雷達具備三維感知能力,天然帶深度信息,必將成為包括‘人形’在內的機器人的關鍵傳感器。算力和傳感器系統隨著智能汽車發展,產業鏈被快速催熟,降本增效表現亮眼。由于具身智能所需要的傳感器和端側算力,與當前智能電動汽車類似,公司將以本身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成熟經驗,實現從汽車領域到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遷移。」速騰聚創管理層在會議上表示。
激光雷達通常被認為是一個以硬件為主的領域,速騰的獨特性在于,它是這個領域少數具有較強軟件積累的公司。
速騰聚創近年來逐漸把AI+機器人作為重點發力方向之一。反映到2023年的研發支出上,2023年速騰聚創的研發開支為人民幣6.35億元,其中約30%用于AI的研發投入,包括算法、算力和數據儲存,其中約22%用于芯片的研發投入。
「接下來我們將不斷努力,在縱向硬件、AI、芯片,橫向汽車賽道和機器人賽道重新梳理,迎接新一輪人工智能技術浪潮。希望未來10年,成為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平臺公司。」邱純鑫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HiEV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2474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