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
根據協議,河南省政府支持富士康在鄭州建設富士康新事業總部。富士康將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整車、儲能電池、數字醫療和機器人產業基地等項目落地實施。
這次在新能源汽車板塊,富士康主要聚焦兩件事:新能源汽車試制中心、固態電池。
眾所周知,富士康覬覦汽車行業已久,如今是步子邁得最大的一次。從2005年進入汽車零部件以來,富士康對汽車產業的滲透可謂是蠶食鯨吞。
尤其是2021年全球進入智能電動汽車時代以后,富士康動作不斷。在拜騰、菲亞特、小鵬、吉利、裕隆等多家車企身邊都出現過富士康的身影,或投資或合資的方式進入整車制造。
其中,最致命的莫過于和諧富騰項目。2015年,富士康聯合騰訊控股、和諧汽車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互聯網汽車企業“和諧富騰”(拜騰前身)。后者孵化出FMC和愛車兩個子品牌項目,但項目沒持續多久就胎死腹中。
這次卷土重來,很多人更關心的是富士康會以怎樣的方式參與造車。目前有4種可見的猜測:1、簡單的零部件供應;2、像華為一樣,滲透入每個核心板塊的關鍵部位,“幫助”車企造好車;3、代工貼牌;4、自己親自下場。
我們分別來看一下:
簡單的零部件供應,這個富士康2005年就已經在做了,富士康的野心顯然不止于此。
像“華為”一樣,通過核心技術“裹挾”主機廠一起合作,這個可能性不大,富士康不可能達到華為這么大的號召力,不管在品牌,技術實力和企業底蘊,包括政策土壤等各個維度。
代工貼牌。這是富士康一直在探索的事情。2021年,富士康與吉利控股集團合作成立合資公司。該公司將為全球汽車及出行企業提供代工生產及定制顧問服務,包括但不限于汽車整車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汽車生態系統和電動車全產業鏈全流程等。
自己親自下場造車。這個此前富士康也有過多次嘗試,2015年和諧富騰項目失敗以后,2020年,富士康與菲亞特·克萊斯勒(FCA)、裕隆汽車成立了合資公司鴻華先進,聚集這個生產與制造。
2021年10月,鴻華先進發布了三款自主開發的電動車產品,包括SUV車型Model C、轎車Model E和電動巴士Model T。次年10月又亮相了跨界休旅車Model B、電動皮卡Model V兩款全新車型。目前一共對外發布了5款新車。但僅局限于臺灣地區。
來看看富士康自己給出的標準答案,代工。
富士康高層不止一次外表達過這個想法,甚至想幫特斯拉代工。
富士康在鄭州的整車項目官方介紹如下,“該項目將規劃建設國際一流的新能源汽車高端化示范產線,打造向國內外知名汽車品牌提供制造服務的展示平臺和整車領域的世界級燈塔工廠,為后續新能源汽車量產奠定堅實基礎,目標是將鄭州航空港建設成為富士康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核心生產基地。”
富士康還表示,將重點打造固態電解質、半固態及全固態電芯研發和生產制造項目。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并且還要代工。
但是,汽車行業真能如富士康所愿,像手機行業一樣,進入代工時代嗎?
此前蔚小理3家早期成立的時候都是通過代工的方式,但是后來全都采取自建工廠,后進場的華為和小米直接選擇一步到位自建工廠,誰愿意找富士康代工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圓周智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23912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