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推遲將近1個小時后,馬斯克才姍姍來遲,官方解釋稱是現場有人出現了身體不適,不得不去進行處理,現場也多次出現信號中斷的情況。就在馬斯克在萬眾矚目中登場,大家都在期待他激情四射的演講時,馬斯克卻在寥寥數語之后匆匆退場,前后可能不超過30分鐘,很多人還沒反應過來發布會就已經結束了。
有同學看完特斯拉的發布會更堅定了一個想法,“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全球最頂級的科技公司發布會都狀況百出,其他企業出現問題似乎也沒那么尖銳了。
如果你熟悉特斯拉的風格和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現狀就不會感到驚訝。侯曉迪,樓天城,侯聰此前就說過,目前的Robotaxi技術還沒有達到完全爆發的臨界點,即便是特斯拉,也很難有大的突破。但這場發布會依然有很多信息值得我們關注。
發布會亮點主要是3款產品:Cybercab、Cybervan、Optimus。
首先是Cybercab。特斯拉帶來了雙座版Cybercab,它沒有方向盤和踏板,并且配備車內自動清潔系統,包括擦內飾和吸塵,并且具備無線充電功能,車上甚至沒有配備充電口。每一項都可以說是顛覆性的新東西。
回到商業模式上,一定要算賬,馬斯克表示目前美國的交通成本可能達到每英里1美元,而無人駕駛出租車的運營成本可能只有每英里0.2美元,含稅后為每英里0.3至0.4美元。
發布會上,馬斯克乘坐Cybercab實車到達現場,但是車上并沒有看到激光雷達等傳感器。這出乎大多分析師的意料。此前有分析稱Robotaxi的難度遠高于輔助駕駛,不用激光雷達根本無法實現。
馬斯克的說法是,目前特斯拉有數百萬輛車在接受訓練,最終一定會實現智駕比人類安全 10、20、30 倍。核心邏輯依然是用數據實現自動駕駛。但有意思的是,侯曉迪曾表示數據沒有辦法解決corner case場景,樓天城也表示數據對智駕的提升有上限,智駕的終極路徑是世界模型。
這里對于沒有激光雷達實現Robotaxi我持觀望態度,難度太大,不知道馬斯克在最終量產車上會不會啟用激光雷達。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馬斯克再一次提起了當初的設想,將來賣給C端用戶的具備FSD能力的Model 3/Y/X/S等車型也會接入Robotaxi車隊,閑暇時間自己開出去掙錢。馬斯克提出了一個設想,一個人可以擁有一個車隊,讓車輛自己出去掙錢,車主可以像牧羊人管理羊群一樣管理自己的車隊。特斯拉計劃明年在德州和加州推出全無人監督的FSD。
第二個是Robovan,一款比更大的無人小巴,上限可以達到20人,可以載人也可以載貨。
馬斯克希望通過提升Cybercab和Cybervan的使用時間從而降低保險、停車等成本。將車輛每周使用時間從10多個小時,提高到一百多個小時,甚至能達到一百六十多小時(一周168小時)。
我們來提取Cybercab和Cybervan的幾個關鍵詞:
1、沒有方向盤和油門踏板。沒有激光雷達,特斯拉計劃使用AI+純視覺的完全無人監督自動駕駛FSD方案。
2、Cybercab制造成本低于3萬美元。得益于視覺方案的構想。
3、Cybercab計劃在2026年或者2027年前大規模量產。Cybervan沒有說成本和量產時間。
4、馬斯克在發布會上稱正在積極溝通監管部門。現階段,Cybercab依然沒有獲得監管部門批準。
在馬斯克的帶動下,全球Robotaxi市場都在提速,比如百度正計劃在中國本土以外推出其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Apollo Go(即蘿卜快跑)。有消息稱,百度已開始與外國汽車制造商、拼車平臺和其他科技公司討論通過當地合作伙伴關系在海外部署Apollo Go。
不久前,Waymo也宣布與現代汽車聯手,加大對Robotaxi的投入。
除了百度,文遠,小馬,元戎啟行也在積極布局Robotaxi的規模化運營。元戎啟行已經與多家主機廠展開量產合作,共同推進十余款智能駕駛汽車的量產。元戎啟行CEO周光表示:“端到端是通向通用物理AI最promising的路徑,現階段也只是端到端1.0。接下來幾年物理AI會迎來技術的持續突破。”借助端到端技術,元戎希望Robotaxi快速量產落地。
再來看機器人,馬斯克在發布會上沒有對機器人做太多介紹,但是機器人在這場發布會環節卻十分搶戲。列隊出行,磨咖啡,蹦迪,與人握手互動……
從現場視頻能看得出來,Optimus手指各個關節的靈活度都非常高,完成了很多高難度動作。機器人完全仿照人的關節設計,并且識別人的意圖為人服務。馬斯克對機器人的期待遠高于智能汽車和動力電池。他認為,機器人的市場潛力更大,未來機器人的上限將達到200億個,是人類數量的2倍。
一個大的前提是,必須要實現智能汽車的更大規模普及機器人產業才有可能爆發。馬斯克在發布會上也提到了這一點,為智能汽車開發的電池,電子設備都可以用在機器人身上。他希望通過智能汽車技術產業鏈的不斷成熟來反哺機器人產業,將Optimus機器人的售價降至2萬至3萬美元之間。
總之,盡管整個發布會看起來像是一場“鬧劇”,但我依然認為,老馬這次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很多新的產品和理念。但是,重要的事情是,落地,落地,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