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孫龍)從6月1日起,北京市核發號牌的純電動小客車將不受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措施限制。消息一出,北京新能源汽車搖號人數即刻猛增,叫好聲一片,與之前出臺的其它政策相比,看來該政策蠻有含金量的。
眾所周知,北京市這次只是對“純電動”小客車打開了籠子,并且開放地納入進口電動車型。筆者為此要點個贊,因為北京市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選擇上,可謂“看的遠”,“看的透”。
筆者非專業人士,無法拿出專業化的數據和分析,支撐自己的觀點,且談談個人的一點點淺薄想法。
人民網2015年1月24日報道,在今年兩會上,北京市長王安順說:“去年我們已經在考慮,嚴重霧霾時,公車先停,之后再單雙號限行。因為對于PM2.5的污染成分已經有定論,汽車尾氣還是主要因素。”
這篇報道同時透露,“實時天氣數據顯示,北京今天PM2.5指數達200以上,屬重度污染。”筆者感嘆“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正是對京城PM2.5之禍的擔憂。
為什么說北京市“看的遠”,是因為治理環境污染必須“站的高看的遠下重手”。中新網5月25日援引環保部的消息稱:“四月份超標天數中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其次是PM10。”俗話說,治病就得治病根。既然禍出PM2.5,就得從PM2.5下手,與其先污染后治理,不如從源頭管住,這是非常淺顯的道理。亂世當用重典,沒有哪一項政策能周全所有人的利益,在廣大百姓生命和健康面前,任何利益、爭論必須讓道!
為什么又說,北京市“看的透”,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他城市的實踐證明,油電混動看上去很美,油電兩便,實際運用中,并不是那么回事,許多人買了混動車就當燃油車開,更有甚者,有人為了減少車重,回家就把電池給卸載了,反過來,國家的各級補貼和免費號牌卻照拿不誤。情何以堪!很顯然,若這樣走下去,發展新能源汽車,減少碳排放的追求正在“遠離初心”,成了鉆國家空子!
有人說,把混動車當成燃油車開,不是用戶的責任,是因為充電樁不到位,這也不是完全沒道理。請問,若充電樁布置到位了,要加油干什么?毅然決然做此決定的原因是,“環境壓力太大了”。同時,如果任由混動車大行其道,還會引發另一個后遺癥,由于可以加油,發展充電樁的壓力和動力就會減小,從這個角度說,混動車甚至事實上構成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負能量。
其實北京市也可以對混動汽車網開一面,年底把新能源汽車發展報表做的很漂亮。能敢于頂住各方面壓力,堅持發展碳排放為零的汽車,這就是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必須點個贊!
當然,也不是只有北京才需要干掉PM2.5,全國都需要!只是作為首都,北京理應帶個好頭。
也不是說混動汽車一無是處,作為一項科技成果,理應得到尊重。筆者認為,待零排放汽車普及成主流后,作為一種補充車型,混動汽車的價值還是有的,這不是個人的邏輯,是環保的邏輯使然。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頭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3862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