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在2015年上半年全國汽車信息發布會(下稱亞市信息會)上,北京市科委雙新處處長許心超透露,截至2015年6月底,北京市累計推廣純電動汽車1.85萬輛,其中純電動小客車為1.2萬輛,呈現出車樁兩旺的發展局面。
對于促進北京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原因,許心超分析,目前新能源汽車雖然增長速度很快,但那是因為基數比較小,新能源汽車總體數量并不多,目前還無法達到完全由市場推動的狀態。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由政策推動,與此同時,還需要跟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緊密結合,所以北京市將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工作放在科委。未來在政策熱度保持的狀態下,新能源汽車要有進一步的發展,還需要車企和電池、電機等企業不斷的技術創新,也需要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這個領域中來。
北京市6月新能源汽車上牌數量為1955輛,5月上牌數量1101輛,增長幅度快速增大,許心超認為,這與北京市4月發布純電動汽車不限行政策,6月開始執行不限行政策直接相關。同時,北京市場可選擇的新能源車型,也由最初的北汽、比亞迪、江淮、上汽的4款車型增加到現在的近10款車型,未來寶馬、特斯拉等進口電動車也會進入北京市場,以后北京消費者將有更多的選擇。伴隨著技術的進步,他認為2015年下半年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將集中在200-300公里的范圍,低于200公里的車型會逐步淡出主流市場。
北京市科委雙新處處長許心超
許心超還談到,6月舉行的北京本年度第三期購車指標搖號無疑成為一次節點性事件,北京至此告別了新能源車型百分百中簽的歷史。 數據顯示,申請第三期新能源汽車搖號的人數達到7,141人,比上期的3,874人增加了近一倍,申請總量和新增的申請量都突破了歷史紀錄。按照今年的指標配置方案,本期分配個人新能源車指標為3,333個,加上上一期搖號未配置的2,364個個人新能源汽車指標,實際可供配置的指標為5,697個。搖號中簽率由持續多時的100%急劇降低至88%。新能源汽車進入“搖號時代”或將造成部分潛在消費者的恐慌性消費,下期的可配置指標更少,而申請人數可能更多,新能源的中簽率很可能會繼續降低。
北京除了電動汽車推廣數量發展起來了,配套充電設施的發展趨勢也非常喜人,據許心超介紹,截至5月底,北京累計建成充電樁(口)8300個,公共專用(公交、環衛、出租)充換電站234座、充電樁3700個。目前已經在e充網上標注的社會公用充電樁2000個,而私人自用的充電樁2600多個,超過50%。
另外,許心超指出,因為北京市汽車增長數量過快,按照《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北京市小客車2017年目標總量總量控制在600萬輛以內,增量不超過60萬輛。在指標結構構成上逐年增加新能源小客車所占比例,60萬個增量小客車指標額度中,43萬個是普通小客車指標,17萬個為北京市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結合北京市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度計劃,這17萬個示范應用新能源車指標并不會平均分配到這四年中,而是從2014年到2017年按2萬、3萬、6萬、6萬的漸進式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世明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3912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