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號,我國《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正式開始實施,7月13日發改委還專門組織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咨詢會,詳細解讀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的具體規定。發改委之所以在管理規定已經明確發布之后又專門召集純電動準入專家庫的專家前來解讀,就是為了給很多躍躍欲試的企業打打“預防針”。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純電動準入資質一旦放開,必然有很多企業前來爭取,那么就必須提前把風險說明,讓真正想要做好車的企業進來,同時讓一些準備短期撈一把就撤的企業知難而退。這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很多微型電動車企業都希望獲得準入資質,但其實這些企業中很多技術研發能力和整車生產能力都是相對落后的,當然,微型電動車行業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有的企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研發、生產能力,有能力去爭取準入資質。所以這次準入的管理規定也是希望把技術落后的企業過濾掉,讓真正有技術研發能力和整車生產能力的企業進來。
比如此次準入管理對試制樣車的要求是15輛,之所以是15輛,因為純電動汽車達到要求,必須經過很多試驗。碰撞、安全等試驗必須是全新的車輛。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道路測試,以及企業自行開展的各種檢測試驗等等。另外,企業產品上市后還應該有一些車輛儲備,以備在實際使用中發現問題,進一步進行某些方面的檢驗,而且量產的汽車對一致性的要求也比較高,這些樣車也必須具有較好的一致性。上述負責人表示,單獨這一項很多微型電動車企業可能就無法達標,數量可能是可以達到,但是樣車的一致性,以及滿足各項碰撞、安全測試等可能就無法通過。
低速電動車被排除在準入可能之外
從“雙80”標準升級成了“雙100”標準,這其實也是很多微型電動車企業拿到生產資質的另一道“門檻”, 這位發改委的負責人表示,目前市場上的微型電動車不少都能夠達到“雙80”標準了,但若要滿足“雙100”標準還是有一定難度,電機功率、電池材料等方面都不能延續之前的設計,新產品需要重新投入研發,這沒有大量的、長期的投資是無法完成的任務。這次提升了產品標準主要也是為了過濾產品技術不過關、研發投入少的低速車企業。
另外純電動乘用車行業專家庫顧問張書林表示,這次的生產資質專門為純電動汽車而設,也嚴格規定了準入企業的產品路線,想要打擦邊球,先拿到資質在向傳統車看齊的想法肯定行不通。不僅如此,拿到這一資質的企業,未來也不能再生產不符合管理規定的電動車,比如低速電動車。所以此前部分有技術研發能力的微型電動車企業逐步將低速電動業務和高速電動車業務分業經營,分別成立公司正是從未來拿到純電動車準入資質后的業務發展考慮。
不過,最新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取消了對新建企業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和生產規模的最低要求限制,由投資主體自行決定。這意味著有些規模不算很大的企業,只要掌握了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就有可能在這次準入資質開放的機會中成為電動汽車企業。對此,發改委的負責人解釋,傳統汽車追求規模經濟效益,有必要設定投資總額和生產規模。目前,新能源汽車還處于艱難的爬坡期,有些關鍵技術還處于探索階段,追求規模經濟效益和生產規模不是目前主要考慮方面。今后,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市場變得成熟了,規模經濟效益的重要性才會凸顯。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將準入的“門檻“慢慢地從產業端轉向產品端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之前對申請準入企業要求的生產規模、生產工藝和年限規定等主要是針對企業的,而現在的對產品性能的要求更多的是針對產品的。上述發改委的負責人表示,等未來進入的企業多了之后,企業的規模、生產工藝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因為這些只是基礎而已,最終生產出的產品好壞才是決定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世明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3937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