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一天里用純電行駛了162.9公里?要不是看到本月第一電動網的征文題目《我的五一小長假新能源汽車之旅》,我自己都沒有注意到這件特別有趣的事情。(視頻 | 小胖墩兒為你揭秘比亞迪秦鮮為人知的記憶聯動)
五一的北京,春暖花開,草長鶯飛。耐不住寂寞的幾個朋友希望借此良辰美景歡聚一趟 。 經過一番討論,定于4月30日上午在位于稻香湖的大美兒童世界集合,共五家人、7個娃。如果能訂上房晚上就住在稻香湖酒店,如果訂不上就另作安排或各回各家。
私家車在我們這些不惑之年的人家,除了日常上下班外最大的用途就是周末、假日帶家人特別是孩子外出郊游。就我個人家庭的兩輛私家車而言,超過一半的里程是為了接送孩子和帶他出去游玩。
想借本文和大家分享我的兩個觀點(不一定對,僅供參考):第一和用車有關,第二或許和車有關的孩子教育問題。
一、用車:目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最適合普通家庭的新能源汽車。
1.沒有里程憂慮: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是隨機事件,前一天臨時決定的本次聚會,行程、路線都沒有也無需計劃、安排好。由于距離最初的集合地點已超過50公里,最初我并沒有奢望能純電往返。(雖然我們提倡有生活計劃,可如果時時事事都要去計劃、規劃,特別是用車這樣本應為我們提供方便出行服務的事情也要計劃,那么確實太累、太痛苦了。)
2.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完全能實現無排放的日常綠色出行、郊區游。(162.9公里對于一般郊區游也夠用的,從北京市中心到延慶的距離為80公里。)
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車主只要能有機會充電,不會主動選擇用汽油行駛。(本次出行,我沒有刻意尋找過充電樁,也沒有考慮充電時間問題,都是順其自然。)
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車主有著和純電動車主一樣良好的充電習慣,甚至有更好的節能駕駛習慣。(由于純電續航里程短于大多數純電動汽車,而車主們又更青睞純電駕駛的舒適,因此會更專注于用更節能的方式溫柔駕駛。)
二、教育,作為一名在教育孩子方面不稱職的父親,和很多中國家長一樣糾結于孩子的快樂成長與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一次,我和孩子的英語課外班老師聊天時自責的說:“我花在孩子教育、學習上的時間和精力太少……”這位老師回答我:“您這樣帶孩子,他很快樂。我帶了很多班、教很多孩子,很少見一個孩子到了這個年紀(10歲左右)還能有如此簡單、純粹的快樂,天天樂呵呵、喜氣洋洋……”在學校里,他一直是一名貪玩且經常給老師添麻煩的“后進生”。我在他班主任老師給的學期評語中讀到:“(他)用充滿興奮和喜悅的笑臉面對每一天的生活”雖然我也不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但我會盡量給他留出更多玩的時間和機會。因為我覺得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還是應該以玩兒為主。
“微笑的蒙娜麗莎”
作為一名汽車愛好者、一名關注中國汽車發展的人、一名比亞迪品牌的粉絲。很久以來一直不滿一個問題----設計。中國品牌的汽車為什么就沒有一個讓人驚喜的外觀設計呢?為什么沒有一個標新立異的炫酷內飾呢?比亞迪有很高科技含量的配置、技術,但怎么就包裝、設計不出高科技感呈現在消費者面前呢?中國為什么在各個領域中都沒有出現像蘋果手機那樣的顛覆性設計的產品?更沒有像巴塞羅那奧運會點燃火炬方式那樣讓人拍案叫絕的設計呢?
2016年綠公司年會上馬云演講中提到了教育,他的話剛好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教育是兩件事情:教(書)、育(人)。教我們中國已經做得非常好……教是學習、是知識。育做的還不夠,育是音樂、體育、美術、是玩,是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玩,就不會有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兩種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學不來的,是玩出來的。”
設計師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想象力和創造力。
4月30日上午朋友們在大美兒童世界里集結。看著滿上遍野玩耍的孩子,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大家聊著彼此生活瑣事。(從我家到這里大約50公里)
時至午時大家來到3-4公里外的上莊水庫龍溪農莊共進午餐。
在歡樂的用餐時間里,大家討論下午何去何從?因為稻香湖酒店已經客滿無法入住,孩子們顯然還沒有玩夠,還有幾個兄弟一直藏著的小心思還沒come true。于是大家愉快的決定下午前往哥們的工廠(距離大約7-8公里)。那里有足夠的房間可以供家屬們休息,足夠的空間供孩子們玩耍,足夠的時間實現哥兒幾個的小心思。
打牌(拖拉機)就是兄弟們留給自己的小心思,該項娛樂活動可以追溯到我們的中學時代,20多年里一直伴隨著我們從少年到中年的一件“最”快樂的事情。輸者的懲罰還是做俯臥撐。
來朋友工廠本不在計劃之中,工廠的主人也是比亞迪秦的車主,所以在他工廠里,我順理成章的給愛車充上了電。
傍晚時分,因為加班未能來參加聚會的妻子打來電話,要我和孩子晚上和她一起回娘家。于是貪玩的幾個大男孩不得不收斂了興致盎然的、憶如20年前的歡樂時光,各自道別散去。此時我的車也已經滿電,完全可以應付回家的60公里左右的路程。
回到家后,利用吃晚飯、收拾東西的時間,給車充電。因為從我家到妻子娘家只有不到40公里遠,所以不需要等待充滿便可繼續上路。
今年,我的14款(很可能是13款)比亞迪秦做過三次純電里程測試。第一次是在零下12度的嚴寒中,只開加熱座椅未開空調,在剩余20%的電量時行駛了40公里。第二次是電動邦組織的北京比亞迪插混車系的純電里程夜跑活動,在0-3度溫度時,純電行駛了71公里。第三次是配合汽車門,在15度左右的氣溫下純電行駛了79公里。
回想那天在沒有計劃路程、沒有里程焦慮,沒有刻意等待充電、出現了意外行程的情況下,順其自然的實現了一天內純電行駛162.9公里。一輛標稱續航200公里的純電動汽車,面對我這一日的行程,未必敢嘗試吧,更何況最初我面對的是有著很多的意外和不確定因素。這也是我認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更適合普通消費者的新能源汽車的原因。
這就是我五一小長假的游記,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橋段,沒有奇遇或新鮮的見聞,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生活與兄弟們難得的“小聚、偷歡”。當然意外收獲了一份使用新能源汽車的驚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好色好風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337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