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是今年4月以來,中央高層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出的明確信號。
4月26日上午,在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習近平視察了奇瑞全鋁車身電動汽車、江淮iev6s純電動汽車、國軒高科動力電池,與尹同耀、安進、李縝等安徽省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家進行了交流。
期間,習近平對國產品牌的自主創新能力問題,特別感興趣。對動力電池,他問:“材料、工藝都能夠實現自主了嗎?”李縝等人回答:“無論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還是隔膜技術,都是自主知識產權。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電池技術,中國人完全能自主創新并和世界同步。” 習近平對此很滿意,握著幾位企業家的手說:“國有品牌,很有希望!”
視察結束后,習近平說:“我國的經濟體量到了現在這個塊頭,科技創新完全依賴國外是不可持續的。我們毫不動搖堅持開放戰略,但必須在開放中推進自主創新。”
這段講話,非同尋常。在他看來,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買不來、換不來、求不來,必須自主創新。他同時提出了實現自主創新的三條法寶:1、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辦大事;2、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靠市場產品、產業實力、技術實力說話;3、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這就意味著,從政策導向上,今后要更強調“以我為主、有所作為”,技術、品牌、標準、市場、產業,莫不如此。
5月9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開局首季問大勢:權威人士談當前中國經濟”長文,引發各界矚目。緊接著,5月10日,人民日報二版刊登“習近平:創新能力決定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長篇講話,再度引發熱議。兩篇文章緊密呼應,前文強調對經濟全局的認識:“未來幾年宏觀經濟走勢將會是L型,要丟掉幻想,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后文則強調解決問題的辦法:“把創新擺在第一位,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是牽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
把習近平4、5月間的講話和文章聯系起來思考,可以解讀出若干重要信息。
1、 新能源汽車,作為重要的戰略新興產業,中央將會繼續大力扶持,并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今后一段時間,汽車產能和技術研發投入的重心,將明確集中于新能源汽車領域。
2、 自主創新,將是重點鼓勵的方向。除3月出臺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4月出臺的“關于符合《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申報工作的補充通知”外,一系列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今后會陸續出臺,促進自主技術、自主品牌、自主標準的成果涌現。
3、 新能源汽車規模化應用的方向,不會因查騙補而改變。習近平曾明確指出,應用中出現一些問題是自然的,不要一出事就往自主能力上扯,這不是科學的態度。自己的創新成果自己都不相信和使用,怎么會指望別人去相信和使用?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習近平在“創新能力決定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中的一段話: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發展從根本上要靠供給側推動。一次次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一次次生產力提升,創造著難以想象的供給能力。當今時代,社會化大生產的突出特點,就是供給側一旦實現了成功的顛覆性創新,市場就會以波瀾壯闊的交易生成進行回應。
有理由相信,騙補核查結果近日即將公布,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強自主創新的主旋律,會繼續得到強化。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河浦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371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