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重慶)公司是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戰略思維指導下,由重慶市政府精心部署、兩江新區具體規劃而設立的一家旨在引導、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產業集聚平臺。我們整理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信息月報(2017年1月),供行業同仁參考。
一、政策法規
1、四部委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案
12月29日,工信部等四部委正式發布了《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將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補貼政策,從三方面進行調整完善:①提高推薦車型目錄門檻并動態調整;②在保持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前提下調整補貼標準,除燃料電池車外各類車型2019-2020年中。
2、四部委發布對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的補充規定
1月3日,工信部等四部委發布了《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審批責任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對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作了補充規定,明確了資金申報、分配、使用各環節責任:①生產企業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②地方新能源車推廣牽頭部門對本地新能源車資金申請報告和推廣審核核查結果負責;③地方財政部門對及時足額撥付資金負責;④工信部同有關部門對各地申請報告和推廣專項核查結果的監督檢查負責。
3、國務院發布政府核準投資項目的通知引導新能源汽車有序發展
2016年12月20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的通知》,通知明確提出嚴格控制新增傳統燃油汽車產能,旨在積極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通知》提出,新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須具有動力系統等關鍵技術和整車研發能力,符合《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等相關要求,其中新建中外合資轎車生產企業項目由國務院批準,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項目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核準。
4、中國“十三五”期間將建超800座城際快速充電站
1月17日,發改委發布《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適度超前建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促進交通運輸“以電代油”。建設“四縱四橫”城際電動汽車快速充電網絡,新增超過800座城際快速充電站。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換電需求。
5、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將建立企業信用數據庫
1月16日,工信部政法司對外發布《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規定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定義和范圍;完善了生產企業準入條件及產品準入條件,監督檢查措施;建立了運行安全狀態監測制度;強化了法律責任。此外,為了更好理解和執行《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規司負責同志對《規定》進行了解讀。
6、國務院提出建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6〕99號)發布,確定對電器電子、汽車、鉛酸蓄電池和包裝物等4類產品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提出建立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并指出到2020年,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相關政策體系初步形成,產品生態設計取得重大進展,重點品種的廢棄產品規范回收與循環利用率平均達到40%。
二、地方發展
1、上海新能源汽車破10萬輛,成全球擁有量最大城市
截止2016年底,上海新能源汽車推廣突破10萬輛,產值突破百億元(人民幣),躍居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擁有量最大的城市,數量規模與歐洲新能源汽車拔尖的國家——挪威相當。據上海市車輛登記部門提供的最新數據,上海2016年全年共計上牌新能源汽車45060輛;2013年至2016年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10.2726萬輛,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量率先突破10萬輛的城市。
2、上海2020年新能源公交車占比超過60%
“十三五”期間,上海市將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其中明確每年新增及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公交車的比例今年將不低于60%、明年不低于70%、2019和2020年不低于80%以上。到2020年,上海市新能源公交車使用規模將達到10000輛,占比超過60%。同時,國家財政將逐步減少對傳統柴油公交車的油價補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公交車推廣商業模式,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新能源公交車配套設施建設和運營、電池租賃和回收處理等領域。
3、北京將加快推進四大產業基地建設,到2020年實現6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現代產業發展和重點功能區建設規劃》1月正式印發實施。新能源汽車領域,《規劃》指出,要加快推進北京(大興)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昌平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北京(房山)高端制造業基地、順義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等建設。以整車集成設計為龍頭,在京津冀部署新能源汽車測試實驗基地,帶動形成動力電池、電機、汽車、電子等產業鏈聯動發展,帶動輕量化材料、電池材料、智能制造裝備等延伸鏈條升級。《規劃》還提出了對充電服務水平的目標:到2020年,基本建成互聯互通、智能高效的充電設施服務網絡,充電設施網絡可保障60萬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重點區域充電服務半徑小于0.9公里。
4、北京分時租賃車輛超兩千輛
截止2016年底,全北京市目前的分時租賃網點已經發展到幾百個,投入分時租賃車輛超過2000多輛,分布區域相對集中。集中在北京市的東部地區和北部地區,包括望京、國貿、中關村等區域,北京的西邊和南邊還相對少。
5、天津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近4萬輛 公共充電樁逾3500根
自2013年11月被國家批復為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以來,天津市截至目前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85萬輛,公共充電樁逾3500根。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科委主任陸文龍再天津市第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時接受作者采訪介紹。此外,為進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力度,天津還先后出臺了充電服務費價格、新能源汽車不限行、地方補助暫行管理辦法等17項支持政策。
6、重慶新能融累計新能源汽車整車租賃突破萬輛
截止到2016年底,重慶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整車融資租賃累計達到10010輛,在實現歷史性突破的同時,創造了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業務全國最大規模。
三、行業市場動態
1、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兩年居世界第一
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51.7萬輛和50.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1.7%和5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1.7萬輛和40.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3.9%和65.1%;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9萬輛和9.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5.7%和17.1%。連續兩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截至2016年底,全國累計推廣量已經超過100萬輛,占全球市場保有量的50%以上。2016年,我國新建公共充電樁達到10萬個,是2015年的10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成了規模化的充電服務網絡,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得到穩步推進。
2、云度新能源獲得國家第十張純電動乘用車獨立生產資質
2017年1月26日,發改委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公示了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云度新能源”)純電動乘用車產業化項目的核準信息。這意味著,總投資17.98億,年產8萬臺車純電動車的福建云度新能源成為繼北汽新能源、長江汽車、長城華冠、奇瑞新能源、敏安汽車和萬向集團、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國能新能源之后,第十家獲得獨立新建純電動生產資的企業,也是以地方傳統國有汽車企業為龍頭進行孵化的首家混合所有制企業。
造車企業類別 |
企業名單 |
現有主機廠分拆/新建 |
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云度新能源 |
零部件供應商轉型 |
萬向集團、長江汽車、長城華冠 |
中外合資 |
敏安汽車、國能新能源 |
主機廠跨界 |
江鈴新能源、重慶金康 |
互聯網造車 |
暫無 |
3、2017年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發布,長安/北汽/比亞迪/東風/吉利等185款車型入選
1月23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7年第1批)相關車型及主要參數。2017年第一批進入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的車型共有185款,其中,物流車36款、乘用車73款、客車76款,覆蓋的車企有東風汽車公司、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鄭州宇通客車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湖南江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38家車企。
純電動轎車/乘用車方面,東風、北汽、長城、華泰、吉利、江淮、昌河、比亞迪、騰勢、眾泰、長安、通家福、奇瑞、江鈴等品牌車型入選。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方面,華晨寶馬、比亞迪、上汽榮威等品牌車型入選。
4、2016年山東低速電動車產銷均超60萬輛,占比全國總量50%
據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統計,2016年山東省產銷小型電動車62.26萬輛和61.83萬輛,同比均增長47.76%,產銷量占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其中:前5家企業共生產小型電動車45.40萬輛,占14家準入企業總產量的75%以上,企業的品牌意識增強,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四、企業規劃
1、北汽新能源四年銷量增長超60倍,2017年計劃售20萬輛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一匹“黑馬”,北汽新能源的野心越來越大。2016年,北汽新能源實現銷量52187輛,跟上一年相比增長156%。而在2012年第一款產品上市時,年銷量只有800輛。2017年北汽新能源公司計劃銷售20萬輛,是2016年銷售目標(5萬輛)的四倍。未來三年,北汽新能源計劃投資120億,用于技術和產品研發。
2、江淮2017年將推3款電動車,銷量預增63%
2017年,江淮新能源計劃年內投放iEV7、iEV7S和iEV7C 3款純電動車型。江淮新能源汽車今年的銷售目標是3萬輛,預計同比增長達到了63.4%。
3、上汽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超2萬輛,同比增長80%
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超過2萬輛,同比增長80%。據上汽集團相關人士介紹,第一代EDU電驅變速箱已形成批量生產能力,第二代EDU電驅變速箱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自主電池管理系統實現量產。在新能源市場推廣方面,插電強混轎車榮威e950、插電強混SUV榮威eRX5、上汽大通純電動MPV EG10等自主產品均于2016年成功上市。
4、本田通用合作生產燃料電池 2020年量產
本田汽車和通用汽車于近日宣布,將合作生產新一代氫動力燃料電池系統。兩家公司將以50:50的比例出資在美國成立生產子公司,并力爭2020年左右開始投入量產。雙方希望通過合作減少較高的生產成本,并在該領域的競爭中保持優勢。據日本媒體稱,兩家公司自2013年起持續推進氫燃料電池系統的共同開發,計劃量產的產品為燃料電池及相關系統,將會分別使用到兩家公司2020年后生產的燃料電池車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NEVID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897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