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品尋求創(chuàng)新的過程,要比其他科技類產品更加復雜。一款車型如經歷一次全新的改款,周期可能要在4-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保證外觀、駕駛和乘坐三個基礎方面的提升外,內在細節(jié)和功能的創(chuàng)新完善,已經變成了更加被重視的改款因素。既要規(guī)避竟手專利,維持品牌風格,還要在創(chuàng)新維度上得到認可,難度可想而知。
2014年7月,第636143輛沃爾沃XC90在圖什蘭達工廠正式下線,這臺車將作為經典之作被收藏在沃爾沃位于哥德堡的博物館中,以此紀念它走過的輝煌歷程。作為沃爾沃旗下第一款,也是最經典的豪華7座SUV,沃爾沃XC90在問世至今攻克了人們對于大型汽車的認知需求。
至今,這臺車已經經歷了15年的歷史,創(chuàng)造的也不僅僅是經典。
同年8月,全新一代的沃爾沃XC90亮相,這是在其面世后經歷的首次全面改款。由內到外的煥然一新,沃爾沃也借由XC90的這次改款,啟動了新一代SPA構架平臺,以及thor’s hammer(雷神之錘)為主要設計元素的全新家族前臉,幾乎在整車軟硬件上脫胎換骨的沃爾沃,用XC90為市場展現了驚人的前沿設計理念。
2015年7月,全新的沃爾沃XC90以進口的方式開始在中國大陸銷售,并在第二年進行了一次細小的改款,也是我們此次拿到的2017款沃爾沃XC90。其在上市的一刻,媒體和用戶都對于此次沃爾沃全新的內外設計給予了一致好評。堅持清爽北歐風的沃爾沃既保有了原先的淡定,更提供了脫俗的個性表達,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改款設計。
除了設計感爆棚的主觀優(yōu)勢外,堅持科技走向以及安全駕駛的沃爾沃,也拿出了在同級別市場中極為有優(yōu)勢的功能配置單,沃爾沃希望將這款七座的SUV打造的更加全面,可飛馳穿越,也可以安穩(wěn)通勤,無論是行政、居家還是越野,盡可能的面面俱到,也是XC90在同級別市場中最有利的競爭優(yōu)勢。
全新沃爾沃XC90:多了靈性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覺得沃爾沃的這次的外觀設計并沒有做傷筋動骨的變化,但為何就能夠營造出比前一代車型更干練簡潔的斯文感呢?在拿到車后,我們將整個車身的突出元素做出了分析。
首先就是前臉,thor’s hammer(雷神之錘)必然是這次沃爾沃家族風格的核心思想,由此而延展開的前臉風格變的更加靈動。而前格柵由原先的橫向變?yōu)榇怪钡目v向瀑布流,同樣是細小卻深刻的變化。由此也可以參考一下S90和V40的前臉設計,無所謂大小高低,中網和大燈的變化是此次家族風格最核心的元素。
車身方面,全新的沃爾沃XC90還是保持上一代設計,只是在完善七座版的乘坐舒適度上,不但加長了車身,同時將一定的后備箱長度讓給了從B柱到C柱的距離,間接提供給第三排的座椅空間。整體車長對比第一代的XC90增加了接近15厘米,達到4950*1958*1776的體積。
沃爾沃在車尾的豎燈設計一直褒貶不一,全新的XC90仍然維持著原有風格,所以無論你是否對這個“屁股”感冒,但至少在改變了尾燈模組之后,的確要比第一代看上去立體很多。高低配車型排氣也不一樣,有直接套用排氣孔的,也有加入扁平尾喉設計的。
總而言之,相信沒有人會給這一代的沃爾沃設計風格差評,更主要的是將XC90這樣魁梧的身材打造的如此干凈靈動,絕對也算得上是目前設計風格中的一股清風了。看來當豪華品牌不再將“豪華感”做為第一前提時,也不見得是錯誤的。
全新沃爾沃XC90:少了厚重
來到車內,沃爾沃XC90全新的內飾設計與前一代車型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相比于外觀,內飾的設計得分占得比重將更高。除了慣用木質材料還保留著原有的沃爾沃味道之外,你幾乎再也從車內找不到其他似曾相識的沃爾沃元素,這是一套全新的、徹頭徹尾的、富有視覺沖擊的進化。
全新的中控臺配合大尺寸屏幕,盡可能的減少了實體按鍵的采用,稍向主駕駛方向傾斜的液晶屏,你的右手有一個剛剛好的距離可以觸碰到它。當功能都集中在了屏幕內,因為這個細節(jié),并不會讓你覺得操作繁瑣。
這套全新的中控系統(tǒng)交互邏輯也非常的簡單,像智能手機一樣應用了HOME鍵,無論你在任何界面都可以通過點擊HOME鍵回到主界面,這解決了在功能越來越多的中控系統(tǒng)中返回邏輯的問題。在交互上,所以的功能都被整齊的羅列在主頁面上,在通過左右翻頁的方式選擇不同的功能類型匯總,并歸類為了車輛功能、車輛應用、車輛信息三個獨立頁面。
單其實沃爾沃完全可以將每個單元中的核心功能做放大處理,尤其頻繁使用的功能。雖然你可以在屏幕中隨意拖拽功能位置,放到你認為最順手的地方,但當過多的功能密密麻麻的在一個頁面中出現時(甚至要下滑才能看到所有功能),無論如何排序,仍顯得有些亂。
當然,還有無論你如何在意都會在屏幕上留下指紋,很影響品質感。沃爾沃也想到了這一點,原廠車里就準備一塊絨布,來方便你擦拭屏幕。
中央扶手區(qū)域,全新XC90仍然使用的是機械檔桿,但在啟動按鈕以及車輛駕駛模式的選擇上動了很多的心思。一鍵啟動采用了左右旋轉的方式,而采用水晶切割樣式設計的駕駛模式滾輪,兩個設計點的集合,沃爾沃強行秀了一把高級感。
除了上述的兩個主要設計點之外,前排在氛圍打造上也更年輕化,走了一條獨特的質感路線,而非刻意豪華。整體少了嚴肅和厚重,但對于沃爾沃這個高冷品牌而言并不算是壞事,反而是一種自我跳脫的改變。
在空間上,前排的主副駕駛的前后上下都很寬松,多項調節(jié)的座椅還帶按摩功能,全新設計的方向盤用著左右對稱的按鍵布局,很清爽,但尺寸相對于大體積的車身而言,握上去男性會感覺有些小,女性來講可能正好合適。
但整個XC90從第二排開始就進入了減分項,沒有豪華的設計元素和功能,僅有一個分區(qū)空調,再體驗感上,想必50萬元以上的豪華品牌都能夠達到這個級別。而空間體感,雖然前后上下都符合大型SUV應有的表現,但坐墊稍短,且單獨座位缺乏包裹感,獨立感也不佳,三個座椅雖然都可以前后調節(jié),但都需要手動。綜合表現滿足日常生活還可以,但在行政屬性上,接近百萬元的售價讓第二排稍顯羞澀。
后排的中央扶手設計的也過于簡單,但可能考慮到了中間座位給兒童單獨設計了加高墊,所以做了一個折中考慮。可以加高的中央座椅主要是為了身高在97cm以上的兒童,避免安全帶勒到頸部,加高的方式其實就是將前半部分折疊,然后疊加在后半部上,很人性化。
最后來說說第三排,在這次提車后,我的同事對全新XC90的七座設計給出了很大的好評,并且強烈建議消費者加裝七座。對,七座是需要加裝的,而不是標配,同時XC90這次提供了三種座位選擇:四座、五座、七座。
四座版是這代XC90的旗艦級配置,加裝了很多獨立的豪華配置,比如后排娛樂系統(tǒng),中央多功能扶手區(qū)等等。而其他配置是標配五座,七座為加裝選項。
同事之所以對第三排給予好評,主要還是他個人的用車需求。他提到,在家庭出行中,如果有1-2個兒童的話,那第三排的確很實用,沃爾沃對于第三排的安全設計也很全面,安全帶、氣囊、獨立窗戶以及快速的逃生方式,你可以很放心的讓兒童坐在第三排,至少在1米6以內,乘坐感受都不會太差。
基于大型SUV的尺寸,沃爾沃XC90的第三排也可以滿足成年的短途乘坐,但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腿部空間還好,主要是頭部會很壓抑。
在體驗中,我們也嘗試了調整第二排座椅盡量靠前,在滿足基本舒適度的同時,多給第三排多一些空間,結果證明了大型SUV在第三排的表現,要比市場中強行加裝第三排的中型SUV合理的多。所以說句題外話,如果預算不夠,載人需求MPV會更合適。
但是,如果不加裝第三排的話,XC90也能給你不一樣的驚喜。當座椅全平放倒后,XC90幾乎變成了小型貨車,尤其是縱深空間,1米8的身高躺進去都綽綽有余。這對于喜歡長距離穿越或者野營的朋友,幾乎不需要車頂行李架。
但在七座狀態(tài)下,后備箱容積就很尷尬了,沃爾沃為了解決這一點,讓第二排和第三排的每個座椅都可以單獨放倒,增加一定的儲物靈活性。
其他方面,電動尾門和一個12V電源不算亮點,但用戶可以在打開后備箱后,通過右手邊的按鈕來控制車輛的空氣懸掛,讓車身更低,方便搬運一些大物件上車,這點對于女性而言非常加分。
全新沃爾沃XC90:留下品味
在全新沃爾沃XC90的體驗過程中,時刻都可以感覺到這款車希望在多用途多角度上的定位,盡可能的貼靠一款大型SUV車型對于城市用戶的真正意義。可想而知這款售價在百萬元的大型SUV必然要做出很多條件項上的取舍,不求尖銳只求圓滿。
與第一代沃爾沃XC90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但內涵的味道卻并沒有變,踏實安穩(wěn)追求實際,即便是如此大的一款車,女性來駕駛也不會有距離感,同時仍然會被北歐人的小細節(jié)所溫暖,不刻意的豪華,不主動的渲染,但一切你需求所驅的角度,它都能給你一個還不錯的答案。
手放到主駕駛門把手位置,車輛會自動解鎖
多向座椅以及座椅按摩功能
全景天窗
Bowers & Wilkins寶華韋健音響
多了靈性,少了厚重,留下品味,沃爾沃用這種方式拓寬著自己的用戶范圍,也會因此得到更多年輕人的喜愛。居家商務出游遠行,這款經典的SUV仍然在堅守著自己的形象,在綜合品質的塑造上,沃爾沃仍然有著極強的市場地位,加上這一次突破性的整車設計,會讓你重新認識這個品牌。
但銷量不需要祝福,只能等待被認知。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科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4980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煟^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