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燃油車禁售研究的推進和新能源積分政策的落地,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式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這也間接推動了商用車新能源化進程。目前國內已有20個省市明確了公交電動化的時間表,大部分都將于2017年~2020年實現公交電動化。
一、新能源客車市場總體表現
2017年1-9月,國內新能源客車累計上險量為30633輛,純電動客車持續保持緩慢增長。其中,9月份上險量6848輛,環比增長27.5%,同比增長1.2%。
從產品動力類型看,純電動客車繼續鞏固主導地位,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為輔,氫燃料電池客車處于初始研發推廣階段。1-9月純電動客車上險量達到23277輛,占比達76%,其中,9月份純電動客車占比為82%。插電式客車上險1257輛,占比相比8月繼續出現滑落。
純電動大型客車上險仍占據主流,中型客車需求進一步提升,輕型客車穩定。1-9月新能源大型客車上險占比64%,中型客車占比33%,輕型客車占比為3%,較前八月相比較,中型客車占比提升2%。
二、新能源客車市場區域發展情況
縱覽國內各省市的新能源客車市場,可以發現具有較明顯的政策導向性,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相對雄厚的區域,新能源客車推廣的數量具有比較優勢。結合國務院《“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提出的“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目標,各省市在客車行業政策調整結束后,紛紛明確了地方新能源客車推廣計劃和補貼標準,其中公交電動化政策明朗的省市,電動化時間表靠前的省市,純電動公交銷量及保有量不斷增大。
2017年1-9月份新能源客車上險量TOP10區域依次為廣東、河南、安徽、湖南、遼寧、江蘇、上海、浙江、黑龍江、北京、甘肅。其中,上海新進入前十,山東則退出前十。
截至9月底,我國新能源客車區域推廣基本上形成了三大梯隊:其中,廣東和河南銷量分別為4696輛、2814輛,市場份額分別為15.3%、9.2%,為新能源客車第一梯隊;安徽、遼寧、湖南、江蘇、浙江、黑龍江、上海、甘肅、山東等省市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達15500輛,單一市場新能源客車銷量在800~2000輛的區段范圍,且份額比例均超過3%,為第二梯隊;陜西、重慶等省市市場銷量在800輛及以下,單一市場份額均小于3%,為第三梯隊。
由此可以判斷,當前我國新能源客車的市場推廣應用暫時離不開資金和政策扶持,與此同時,具有新能源汽車產業基礎的城市更有推廣新能源客車的動力。
三、新能源客車品牌推廣應用分析
1、品牌市場表現
2017年9月,我國新能源客車銷量6848輛,鄭州宇通、福田、比亞迪、中通、舒馳銷量排名前五。
2017年1-9月,我國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30633輛,宇通、比亞迪、中通、福田、廣通客車銷量排名前五,集中度為59.9%!其中,宇通新能源客車銷量8791輛,市場份額達28.7%,比亞迪累計銷量4181輛,市場份額達13.65%。宇通、比亞迪、中通、福田、廣通客車、中車的市場領先地位總體穩健。
2、競爭格局分析
現階段,我國新能源客車格局早已經今非昔比,過去“一通三龍”的格局已一去不復返。
除傳統主流客車廠商外,比亞迪、珠海廣通(銀隆)、中國中車等具有三大電核心技術的新進入者已成功進入新能源客車領域,直接顛覆了傳統客車行業格局。傳統客車宇通、中通、福田的市場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受益于過硬的產品品質和技術儲備,而新進入者則是受益于三大電核心零部件的自制和整車集成優勢,成為新能源客車行業領先者,這些新進入者對行業傳統競爭格局的擾動力量不容小覷。
以比亞迪和廣通客車為例。盡管“暫停三元鋰電池客車列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已經解禁,但國內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仍主要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比亞迪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在全國乃至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比亞迪因此具有新能源客車和動力電池的自制和集成優勢,從而迅速躋身新能源客車行業列強。
廣通則在鈦酸鋰電池客車方面迅速形成競爭優勢。目前國內新能源客車主要有三元鋰、磷酸鐵鋰、鈦酸鋰三大技術路線,但廣通的鈦酸鋰新能源客車能夠在5-15分鐘內快速補電,不僅可以解決充電難問題,還可以很好滿足城市公交的運營要求。國內新能源汽車政策已經認可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并給出了明確補貼標準,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因此迎來利好,廣通客車借此基于成為行業“黑馬”。
隨著行業良幣驅劣幣、補貼逐步下滑、動力電池制造成本進一步下滑,新能源客車行業有望進一步集中,傳統豪強和具有三大電核心零部件總成的客車企業將成為行業主流,強者恒強。未來一段時間,宇通、比亞迪、中通、福田、廣通客車等將持續成為新能源客車行業的中堅力量。
3、各品牌在不同區域的推廣應用
截至2017年,我國浙江、武漢、山西、南昌、臺州等40個省市陸續出臺了約40來項目新能源汽車相關補貼政策,大多省市基本上形成了通用規則,補貼標準為國家補貼的50%。
參照2015年四部委聯合發布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基本上定了補貼退坡的基調。2017 年新能源客車國補貼出現較大下滑,且地方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補貼的 50%,而補貼細則越來越傾向于扶持大型客車,這在較大程度上引導了新能源客車的產品結構發展方向。
從2017年歷月各區域推廣應用的新能源客車情況來看,公交集團要么采購本地新能源客車,要么采購國內TOP5客車品牌(宇通、比亞迪、中通、福田、廣通)的產品,具備技術實力和關鍵零部件自制能力的新能源客車企業逐步受到各地方政府的青睞。本文僅以9月份新能源客車行業TOP區域市場表現為例分析這一格局,前8個月同樣適用。
2017年9月,我國新能源客車銷量6848輛,主要分布于上海、河南、廣東等城市。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新能源客車銷量暴增,躋身TOP10銷量大省。
2017年9月份,上海區域新能源客車上險量為903輛。其中鄭州宇通拿下294輛客車,占比達到32.6%,剩余67.4%的市場份額主要被上海萬象、上海申沃、上海申龍三大本地土車企分食,這表明上海區域既有優選行業競爭力品牌,同時也更多考慮了上海本地品牌。
技術路線方面,以純電動客車為主、大型客車為主體。上海區域純電動客車上險量為662輛,市場份額占比達到73.3%;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占比26.7%。
車型結構方面,上海區域新能源大型客車銷量812輛,為典型主銷車型,占比90%;其中新能源中型客車88輛,輕型客車3輛。
2017年9月份,河南區域新能源客車上險量為759輛,繼續保持亞軍位置。其中宇通客車繼續發揮本地企業優勢,銷量達412輛,占比達到54.2%,比亞迪、中植、安源客車等共同占45.8%份額。
技術路線方面,河南區域純電動客車上險量為730輛,市場份額占比達到96.2%;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占比3.8%。
車型結構方面,河南區域新能源大型客車銷量488輛,為典型主銷車型,占比64.3%;其中中型客車233輛,輕型客車38輛。
河南新能源客車主要以宇通客車為主,兼顧比亞迪、中植、安源新能源客車,本地與外地品牌比例接近50%:50%,外地品牌基本上都為行業競爭力品牌。而車型方面,以純電動客車為主、大型客車為主體。
2017年9月份,廣東區域新能源客車上險量為487輛,其中廣州285輛,占比高達58.5%。本土品牌比亞迪占比17.8%,宇通、中車時代、金旅、福田、中通客車等占據了82.2%份額。
技術路線方面,廣東省純電動客車上險量為485輛,市場份額占比達到99.6%;9月份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僅2輛。
車型結構方面,廣東區域新能源大型客車銷量286輛,為典型主銷車型,占比58.7%;其中新能源中型客車201輛。
廣東新能源客車品牌較為分散,外地品牌較多,囊括了宇通、中車時代、中通、比亞迪等四大Top5新能源客車品牌車型。車型方面,則以純電動客車為主、大中型客車為主體。
2017年9月份,江蘇區域新能源客車上險量為444輛,其中宇通客車上險256輛,奪得該區域冠軍頭銜,占比達57.7%,江蘇本地新能源客車品牌上險量相對較少。
技術路線方面,江蘇省純電動客車上險量為141輛,市場份額占比達到31.7%;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303輛,是國內較為重視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的省市。
車型結構方面,江蘇區域新能源大型客車銷量295輛,為典型主銷車型,占比66.4%;其中新能源中型客車147輛。
江蘇新能源客車市場上宇通一枝獨秀,以外地實力品牌為主,超過一半車型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大中型客車為主體。
2017年9月份,湖南區域新能源客車上險量為389輛,其中長沙217輛,郴州120輛。品牌方面,以比亞迪新能源客車上險量為最多,有117輛,宇通客車、北汽福田上險量也均超過100輛,外地知名新能源客車品牌占比達88.5%,本地中車時代僅11.5%份額。
技術路線方面,湖南省純電動客車上險量為384輛,市場份額占比達到98.7%;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5輛。
車型結構方面,湖南區域新能源大型客車銷量216輛,為典型主銷車型,占比55.5%;其中新能源中型客車173輛。
湖南新能源客車品牌相對分散,以宇通、比亞迪、福田、中車時代為主,基本上只采用純電動客車,大型客車為主流。
4、新能源客車品牌發展展望
歷經了上半年補貼退坡、推廣目錄重審、市場透支等因素影響,
2017年新能源客車市場相對冷淡,但這也給領先品牌帶來了更多機會。
補貼政策扶持力度減弱,偏向于扶優扶強。據權威渠道消息,2018年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或將調整,并不是直接降低20%那么簡單,而是結合動力電池技術實際水平設立以技術指標為參考的補貼政策,梯次降低補貼額度,實現技術標準提升與補貼額度降低,并同步推進。這將淘汰過度依賴補貼生存的企業,預計未來3年,國內70多家新能源客車企業的淘汰率將達50%以上。
地方保護主義逐步弱化,新能源客車的行業競爭將白熱化,技術領先的客車企業將脫穎而出。國內新能源客車前五強企業均具備核心零部件自制與整車集成匹配及生產制造能力,采購及生產成本偏低。相關企業已經成功滲透到各省市,將進一步擴大各自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提升市場占有率。就目前而言,宇通、比亞迪、中通、福田、廣通品牌仍是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
突破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或持續提升三元鋰電池安全性的客車企業將具備強大競爭優勢。總體而言,我國新能源客車市場基本上進入了“政策+市場”雙輪驅動的過渡時期,補貼政策或將影響新能源客車行業的競爭格局、新能源客車產品結構;技術突破,特別是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或安全性水平,將決定企業的未來競爭力和行業地位。
四、相關建議
盡管上半年受補貼退坡影響,抑制了部分更替需求,但隨著行業對2017年補貼滑坡的消化以及綜合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基本上可以判斷第四季度將是新能源客車企業2017年沖銷量的重要時間段。在此,謹向客車行業提幾點建議:
1、提前應對補貼政策優化調整,做好新能源客車全面市場化競爭的準備;
2、不斷消化吸收先進客車制造技術與提升產品品質,持續提升整車集成匹配水平,加快核心零部件技術的研發和技術儲備;
3、積極推進客車行業的兼并重組;
4、堅持走出去,加快發力歐美國際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5799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