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年,特斯拉全球新車銷售量達到了創紀錄的76230輛,同比勁增50.7%。毫無疑問,至少在豪華純電動汽車領域,特斯拉已經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作為特斯拉的老板,馬斯克搞電動車的目的其實很簡單,無非是看中了新能源汽車這個巨大的風口。英雄所見略同,馬化騰、馬云、李彥宏也是這么想的。
所以,繼騰訊兩次領投蔚來、百度10億美元領投威馬之后,馬云再也坐不住了。經過一番考察,選定小鵬汽車作為戰略投資對象,并通過自己控股的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先投200萬,認股10%。
1、馬云為什么選擇小鵬汽車?
馬云的眼光一向以獨到著稱,目前國內互聯網造車的企業已有十多家,選擇小鵬汽車并不能簡單歸納于阿里巴巴、UC、UC創始人即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的關系。
打動馬云的核心要素,一定是小鵬汽車具備成為未來新能源汽車王者的潛質,做老二、老三從來都不是馬云的性格!
2、小鵬具備哪些王者的潛質?
實際上,互聯網造車并非不能成功,但成功也非易事。從研發到銷售,有四座大山必須要征服,而征服者才能有資格論成敗。
一是基礎更牢。放到汽車行業就是人、財、物等各大基礎要素。綜合來看,小鵬汽車并非是在所有要素上都是領先的,但綜合實力確實最強、也是最平衡的,沒有明顯短板。
二是產品定位更準。小鵬汽車在成立之初就將使命定義為“造年輕人喜愛的汽車”,不浮躁不寬泛,10-20萬元之間、好看又實用、更多DIY的產品定位,有利于小鵬汽車上下朝著一致目標去努力、從而更快打開市場。
三是產品過不過硬。非常關鍵的是,小鵬汽車是第一個拿到工信部產品公告資質的互聯網造車企業,也順利拿到了免征購置稅資格的互聯網造車企業,這已經足夠說明長期埋頭苦干的小鵬汽車,產品才是最過硬的。
四是是否有核心技術做長遠支撐。小鵬汽車在成立之初,就將主要精力投入到三電上面,目前已經獲得了數十項技術專利。
比如電池方面,小鵬汽車量產版采用了鋁合金電池包殼體技術,能量密度高達152Wh/kg。電機方面,其功率密度已高達14.5kW/L,也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控制器。
在智能網聯方面,小鵬汽車力圖實現大幅度的互聯網應用,并在算法和集成方面下了十足的功夫,目前已經開發出手機尋車、手機自動泊車等實用功能。可以說在核心技術方面,小鵬的儲備是最豐厚的。
3、小鵬汽車長什么樣?
從目前發布的1.0BETA版本來看,這款SUV外形科技感十分濃烈,純電續航里程也達到了主流的300km,百公里加速可達到7.9秒,是一款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開路先鋒。
而從內飾上來看,科技感與品質感兼具是小鵬汽車想表達的設計思路,一塊15.6寸的超大液晶屏完全是秒殺特斯拉,而12.3寸的全液晶儀表盤也會讓廉價版的Model3汗顏。
4、能否PK特斯拉?
顯然,單從目前產品上來看,如果小鵬汽車BETA版量產后能將售價定為20萬元以內,那Model3將受到巨大的沖擊,單憑國內巨大的市場掀翻特斯拉王座也并非臆想。
但產品只是表面,特斯拉自身最引以為傲的核心競爭力其實是“數據、軟件和算法”。但非常遺憾的是,此前在特斯拉掌握自動駕駛開發大局的全球頂級人才——谷俊麗已經加盟小鵬汽車。
我們常常聽見這么一句話,技術開發要靠團隊而非個人,但恰恰就有這么些牛人打破常理,比如,谷俊麗。這個以一己之力完成了特斯拉Autopilot2.0控制系統里50%的核心計算代碼的女博士,簡直像神一樣存在于技術界。
而沒有了谷俊麗的特斯拉,在算法上面還能有多大優勢?
非常明顯,馬云的錢并不是多到了亂灑,而且隨著小鵬汽車進一步融資,馬云很有可能還將投更大筆資金來扶持小鵬汽車發展。
在做這么一步決定前,馬云也很有可能對小鵬汽車的基礎、定位、產品、核心競爭力進行了類似分析。畢竟,虧幾百萬事小,在BAT造車大戰中輸了,才是馬云無法承受之重。我們不是馬云,但我們同樣更加看好小鵬汽車,看好這個發布會連PPT都沒有、也很少有過多宣傳、一心踏踏實實造車的企業。
這,才真正是互聯網造車企業應有的模樣。
這,才真正是未來贏家的底蘊。
這,才是夢想照進現實的前身。
而不是讓觀眾一次又一次觀看PPT大賞。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5977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