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歷年來的規矩,每年年末的時候,國內新能源汽車總有一波大新聞要放出來。
比如,2016年12月30日工信部網站發布調整2017年度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通知,不僅下調國家補貼標準,同時命令地方補貼不得超過國家補貼的50%。
而最近有眾多消息指出,2018年或許將全面取消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持續多年的電動車地方奶粉錢或將化為泡影。
1、地方已經補貼了多少錢?
據統計,此前與國家補貼配套的地方補貼,在2013-2015年期間就已經撥付補助資金合計200多億元。而2017年至今,已有數十個城市出臺了地方補貼政策,預計全年補貼資金近百億。
2、地補確定取消嗎?
就在地方補貼取消傳聞之際,2017年12月19日溫州市發改委發布通知,公開了2018年溫州市新能源汽車地方補貼標準及相關事項,一時之間,是否取消疑云重重。
然而根據目前已召開的內部會議,大多數管理層及行業專家的反饋意見是取消地方補貼,如此看來,即便溫州發布了該政策,也很可能需要服從宏觀政策意見。
3、補貼取消了哪些層面會受益?
首先是地方財政會受益,以北京為例,2016年前3批補貼車輛16700輛,補貼總額達13.9億元。這還算是北京市政府有財力承擔,偏遠地區原本財政就困難,取消補貼肯定會緩解地方財政壓力。
其次是將徹底打破地方保護主義,目前很多地方害怕補貼資金流入外地車企腰包,通過小目錄、備案等各種形式限制外地電動車領取地方補貼,導致各地新能源汽車區域銷售特征十分明顯。
第三是將營造更加積極的競爭氛圍,車企將被迫努力開發技術、降低成本,應對補貼下降,彌補市場競爭力,攪活市場。
4、哪些層面將更受傷?
最受傷的肯定是長期靠地方保護主義實現窩里橫的新能源車企,沒了地補,市場環境更加公平,這些企業將受到嚴重的沖擊。
第二是A00級車型,比如奇瑞eQ、北汽EC200、知豆等,這類車型由于售價本來就偏低,對價格十分敏感,地補取消后,該類車型的成本、售價很難平衡,短期內將失去一定競爭力。
第三是電池企業,實際上補貼補的就是電池的高昂成本,地補一取消,整車廠肯定會找電池供應商壓價,來平衡成本,高端電池企業還好,中低端的就只能默默忍受壓價了。
5、觀點:陣痛必不可少,取消地補利大于弊
雖然地補取消會造成陣痛,甚至短期內電動車與燃油車的競爭力差距會被大幅拉開(不排除部分車企又要面臨燃油車利潤補貼電動車的倒掛局面),但智電汽車認為,從長遠著想,應盡快取消地補。
俗話說,吃奶的娃永遠長不大,在電動車剛起步的時候,給予一定的哺育是應該的,但從2010年試點補貼開始,電動車已經是國補+地補兩個奶瓶喂了七年了,馬上要念小學二年級了,還喂奶就不應該了。
真正能續命成長的,永遠靠的不是奶瓶,而是自身抵抗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014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