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在普天同慶的“圣誕節”這天,汽車圈發生了一件大事:長城汽車與重慶市永川區人民政府完成了“長城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簽約”儀式。從來不缺話題性的長城汽車,這一動作又吸引了業內投資者和媒體的目光。下面對這一事件進行解析,希望能夠滿足吃瓜群眾的好奇心。
1、 產能規劃?開建時間?生產計劃?
據悉,新基地年產25萬輛,2018年開建,未來主要生產風駿皮卡、哈弗SUV等系列車型。
2、為什么要建第四個生產基地?
1)產能不足,不得不這么做
首先說一下長城汽車目前生產基地情況,現有保定、徐水、天津三個整車生產基地,產能共105萬輛。
保定生產基地:(含皮卡、SUV、轎車三大工廠)產能40萬輛
徐水生產基地:高端車型哈弗H8、H9等生產基地,產能20萬輛
天津生產基地:(已投產C50、哈弗H6 等車型),產能45萬輛
再看產銷情況,截至11月底,長城汽車2017年累計銷售94.5萬輛,而天津、保定和徐水三大基地的產能僅有105萬輛,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125萬輛目標的達成;對于長城汽車來說,擴充產能迫在眉睫。如今,徐水工廠二期工程也在建設中,建成后將擁有20萬輛產能;徐水和永川兩個項目竣工后,年產能將提升42%,達到150萬輛。
2)打造高端品牌,必須這么做
值得一提的是,旗下高端SUV品牌--WEY的第100家4S店已于12月23日正式開業,到2018年底將增至300家4S店。銷售網絡的不斷完善、更多細分產品(VV6、VV7x、P8、P8x)的涉及,促使長城汽車必須未雨綢繆,提前布局。
3、 為啥在南方建立新工廠
從地理位置上看,目前保定、徐水、天津三個生產基地過于集中于津冀地區,這給商品車的全國供應,特別是南方地區,造成了很大的時間成本和物流成本,不利于長城汽車在全國市場的拓展。
4、 為什么選擇在重慶
1)重慶是中國汽車產銷數量最多的省市,市場環境好
2)制造業基礎發達,配套產業、人才、技術等資源優勢明顯
重慶有長安、東風小康、幻速、比速、眾泰、斯威、金杯、力帆、英致等多個自主品牌,特別是在長安的帶動下,重慶本地基數龐大的配套產業、人才、技術等資源尤其適合自主車企發展,中低端零部件配套優勢非常齊全。舉例來說,就汽車人才一項,任何一個整車企業在重慶投資,能很快招攬到研發、制造、銷售、物流等全產業鏈人才。相比之下,同處西部的成都,只有生產工廠,而無主流車企的總部基地,單就招人這一項,就令整車企業的HR頭疼的了。
所以說,長城汽車在重慶布局,可以充分利用長安等車企現有的成熟配套資源,高效、實惠地開啟其進軍南方市場的戰略。
3)物流、通關優勢
重慶在出口物流、通關等方面的經驗屬國內領先水平,長城汽車不但可以充分利用重慶的地利優勢輻射國內中西部和南方市場,而且出口東南亞、中亞、西亞,甚至歐洲都很有優勢。
5、 為什么選擇永川
地利優勢:它處于成渝、長江上游和永瀘經濟帶構成的A型經濟骨架上。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橫貫東西,長江流經南境21公里。
發展前景:永川是重慶規劃建設的“城區面積10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100萬”現代大城市。
同時,該地區沒有其他整車工廠,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也是長城汽車考慮該地區的關鍵因素。
6、 誰受影響?
眾所周知,重慶是長安汽車的發源地和主要生產基地,所以長城汽車在重慶建廠,對于長安汽車的影響應該說是最大的,這無異于兩個“勇士”成了鄰居,低頭不見抬頭見。
而對于川渝地區的消費者來說,能盡早提到喜歡的長城新車算是一樁好事。此外,新基地對于當地城市建設,人員就業,經濟促進等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一劍飛虹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026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