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節能環保,汽車產業必然向電動化轉型是全球共識,只是通往未來就好比在黑暗中前行,路就這樣一腳一腳的走了出來。
一、新能源汽車技術路徑之爭
對于新能源汽車,中國、美國、德國、日韓均有根據自身產業基礎、特點、愿景而打造的頂層設計,只是世界各國對新能源汽車技術路徑并未形成統一的思路。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明確提出,插電式混動、純電動、燃料電池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三大技術路線,這與日本所規劃的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存在較大差異。
國家層面尚且如此,全球數以百計的汽車品牌當然就更是想法難以一致,國外主流的汽車巨頭豐田、大眾、通用、福特、PSA、日產、本田等均各自有本新能源汽車經。
遠期來看,燃料電池是未來趨勢大家都認可,只是在其技術、成本突破之前,混合動力與純電動誰才是近中期真命天子一直沒有確切的答案。
二、豐田擁抱純電動汽車的明智與無奈
一直以來,豐田汽車都奉行從混合動力直接過渡到燃料電池的技術路徑,其混動領域的技術實力及市場份額雄霸全球,在燃料電池領域也推出了全球首款量產車型Mirai(補貼后約合人民幣26.5萬)。
12月18日,豐田推出了最新的電動汽車戰略,計劃到2025年前后停售傳統內燃機動力的車型,取而代之的是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和混動動力車型。
這里有兩個重點,一是豐田汽車開始擁抱純電動技術路線,并計劃2020年推出超過10款純電動車型全球售賣;而且將在2030年前投入約133億美元用于研發,動力電池占大半。
同時、產業配套方面的工作也在積極展開,包括將與松下合資組建電池廠,與馬自達、電裝合資研發電動汽車的基礎結構技術,與馬自達合作研發電動車技術、車聯網和先進安全技術等。
豐田首款純電動汽車將于2020年在中國首發銷售,一方面中國當前是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市場,由于補貼的存在純電動車型銷量占比超過83%,未來市場潛力巨大;二是雙積分政策的存在,銷售更多的純電動車型將為豐田帶來更多的積分。
固態鋰電池技術有望在2020年左右突破或是豐田汽車擁抱純電動的技術原因,這將徹底解決電動車在續航、充電方面的難題,各品牌廠家都加大、加速了研發力度,豐田汽車也不例外,預計2022年商業化。
三、混合動力還是殺手锏
擁抱純電動,并不意味著豐田會放棄混合動力汽車,相反,在2030年之前,混動還將是豐田汽車攻城拔寨的絕對主力,從目前的市場格局看,豐田在全球混動領域市場份額超過40%。
豐田總裁豐田章男在新的戰略里對于各技術路線的銷量預期做了強調,他希望到2030年時豐田每年賣出550萬輛新能源車,混合動力車型450萬輛,占比82%,純電動或燃料電池合計100萬輛,輕重還是有別。
雖然豐田汽車在華新能源市場并無建樹,但旗下的混動車型在無補貼的情況下已經打開局面,雷凌混動今年1-11月累計銷售49043輛,細分市場遙遙領先,新戰略意味著雷凌混動將不是一款車在戰斗。
小結:燃油車領域,10多年前自主品牌曾被外資碾壓,依靠SUV市場有今天的成績不容易;新能源領域,比亞迪、長安、上汽、吉利等自主品牌在國家政策扶持及補貼助力下也有所積累,但面對來勢洶洶的豐田汽車,有能力與之一戰嗎,還有三年準備時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036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