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8新春佳節的臨近,中國車市的好消息頻傳。
也許是2017年1月過春節工作日少——銷售基數小,而2018年在2月過春節的原因,2018年1月中國車市再現開門紅,同比達到數月罕見的兩位數增長。
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1月,汽車產銷完成268.8萬輛和280.9萬輛,同比增長13.6%和11.6%;乘用車產銷完成233.1萬輛和245.6萬輛,同比增長12.5%和10.7%;商用車產銷完成35.8萬輛和35.3萬輛,同比增長21.4%和18%。
最搶眼的還是新能源汽車。1月產銷為40569輛和38470輛,百分比已不能顯示其水平,只好用倍數、倍增和翻番來形容:同比增長4.6倍和4.3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完成27802輛和26753輛,同比增長3.7倍和4.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完成12765輛和11717輛,同比增長8.4倍和4.4倍。
從新能源分車型產銷情況看,新能源乘用車產銷同比增長5.0倍和4.5倍;尤其是新能源客車產銷同比增長7.2倍和20倍;新能源貨車產銷同比增長87%和95.2%。
好了傷疤忘了疼。有專家鼓吹2018年又是車市大年、爆發年,還有人說今年可輕松突破XXXX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可望達到120萬輛。峰值論、兩位數增長論等樂觀預測派又抬頭了。
請問這些預測有什么根據?如果拍腦袋說,就必將把中國置于一個尷尬的境地、囧地。中央一再強調要高質量發展而不是僅盯著數量。而這些專家的所謂研究不但毫無根據,還不合事宜,實不敢恭維。
試看那些預測汽車市場發展速度的文章,稱每年的銷量增幅都會高于百分之十?結果如何?把大多數汽車廠商都帶到溝里去了!
還有人說2017年中國車市增量不到49萬,而新能源汽車就增長27萬,占其半壁江山,從而夸大和放大新能源汽車的作用和貢獻。這種捧殺也要不得。一個小孩站在巨人肩膀上能說自己比大人高嗎?
如果把一個產業的發展分成醞釀期、培育期、成長期和成熟期,中國新能源汽車只不過剛進入培育期,目前還很孱弱,拋開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媽媽的奶水,單靠市場的奶粉,還養不大這個本已早產的嬰兒。
汽車研究資深專家程振彪老先生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從認識上講,當然要有緊迫感,但要真正做,一要安全,二要保證質量,此兩樣東西都不能搞大躍進,必須踏踏實實。
這個快餐時代似乎容不得慢。漢字慢,意指速度低,走路做事費得時間長。但事物發展規律往往是,慢就是快,欲速則不達。太快反而是揠苗助長。
所謂慢,就是不浮躁。建國以來若干事實和實踐證明,中國的事兒不怕慢,就怕站;怕浮夸和大躍進,冒進不是進,反而是退。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笔澜缟虾芏嘞冗M技術包括新能源汽車,都不是簡單達成,而是經由千萬人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夠完成。
習大大常教育我們久久為功,比如,為群眾辦實事,要扎扎實實,堅持不懈,久久為功;不迷戀眼前利益而甘為長遠,久久為功;抓任何工作,都要有這種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耐心和耐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中國汽車工業由大到強,也必須老老實實、扎扎實實、踏踏實實,久久為功。
當下,我們正乘坐飛機、火車或開車奔赴回家團圓過春節的路上,歸心似箭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還是那句老話——安全才能回家。
如何才能安全和平安到家,慢一些,穩一些。
老想超車的想法要不得。尤其是彎道超車很危險。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車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278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