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舊迎新從新歷歲末一直綿延到農歷新春,在漫長的交替期里,國人大概每一天都在被成噸雞湯喂養著,這其中自然有人們對于內心無力感的麻醉和抵御,更多的則是因為,絕大多數人在歲月里信奉著樸素的道理: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一分耕耘終得一分收獲。人們將這些話用不同方式反復強調,以此肯定自己的付出,并勉勵來年的堅持。
中國文化里對于這種勤奮踏實、孜孜不倦、細水長流的精神極為認可,我們夸人實在、靠譜、耿直,教育人吃苦耐勞、一步一個腳印。但是,中國文化里其實也深耕著另一種極為微妙的捷徑心態,成王敗寇的結果論使得過程的靈活性被巧妙地默許了。鄧小平的白貓黑貓論大家都不陌生,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就是典型的中國式結果論思維。
當然,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打破桎梏去開創新局面時,這種靈活開放的態度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對此我們不去做更多評判。在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近些年,無論是在金融板塊還是實業領域,都越來越追求專業性和硬實力的向上突破,所謂的中國速度、中國創新、中國制造、中國力量皆根基于此。
戊戌開年,長城合資寶馬,吉利入主戴姆勒,汽車行業的利好消息接踵而來,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品牌正加速向世界高端邁進。與此同時,能源和科技革新帶來的新勢力造車也同樣不甘寂寞,不斷有傳統車企高管跳槽入局新勢力車企,欲為自主品牌創一番作為。而窗口期在迅速收緊,留給新興品牌的席位只有那么幾個,一場廝殺總是在所難免。
在此前盤點的諸多造車新勢力當中,可以說實力派有之、偶像派有之、三好生有之、留級生有之……寶能或許是最為特殊的一個存在。原本,寶能系在商業帝國的狂飆突進就如謎之存在。前兩年在與萬科和董小姐的較量中,由于它強硬高調的野蠻資本路線,寶能被輿論的唾沫星子至少淹了八百遍。如今,它華麗躋身汽車圈,在2017年底沸沸揚揚的八卦中,坐實了對觀致汽車的收購大業。
只是,江湖傳聞從未停歇, 后續與昌河和寶沃的談判雖然沒有更進一步的確鑿消息披露出來,寶能的野心也遠沒喂飽。要想從資本游戲轉戰實業,和那么多車企共同參與市場爭奪戰,寶能的版圖且待填補。
憑姚振華和寶能的一貫作風,以66億元買下觀致51%的股權,寶能在汽車領域要做的事絕不僅限于此。實際上,2017年3月,寶能集團就以10億元注冊成立了寶能汽車有限公司,開始了進軍新能源汽車的步伐;同年10月,其與杭州市富陽區政府簽訂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總投資約140億元建設產能3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11月,其與昆明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包括建設50萬輛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12月,其在廣州總投資30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汽車產業園動工,首期規劃產能50萬輛。
短短一年時間,寶能就往新能源汽車領域豪砸超過500億元,形成產能超過130萬輛的新能源車大版圖,收購觀致反而成為了壓軸一步,用“財大氣粗”來形容這位汽車圈“新秀”毫不為過。作為與學院派南轅北轍的野路子,寶能的野心自然是遭到了諸多圈內人士及金融界人士的極大質疑。
對于其剛剛接盤的觀致汽車,在寶能接管管理權一個月后,觀致CEO劉良正式宣布離職。在劉良任期的17個月時間里,他本人把這段難為人道的經歷比作“上甘嶺戰役”。但凡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不難從這5個字當中讀到觀致曾面對的殘酷現實,觀致太需要寶能這樣一位金主爸爸來救它于水火了。
“錢最重要,先有錢才能生存。”一位車企高管評價寶能收購觀致時說。但是,有錢就能解決問題、就能打破“上甘嶺戰役”的魔咒,突圍甚至奪取勝利了嗎?錢砸下去以后,觀致的下一步該如何發展,還有非常多的課題亟待研究,一一破解,其中的艱難并不會比此前好多少。
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觀致CEO 李峰
劉良卸任以后,原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峰確認接棒,擔任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兼觀致CEO一職。作為汽車行業公認的奇才,李峰技術出身卻在營銷領域見長,從奇瑞到北汽,他曾讓北京現代實現年銷百萬輛的業績,此后升任北汽股份總裁,不同企業的磨礪令李峰身經百戰、見多識廣,困局之中接盤觀致,對他個人來說,是一次大展才能的契機,如若絕地逢生,便是對自己事業生涯最大的致敬。
然而,面對寶能這位大家長,姚振華作為決策老板并不具備汽車從業經驗,彎路和坑都在前方等待著他,如果他秉承一貫極強的控制欲,李峰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在觀致的平臺有可能會受到部分制約。
另外,也有質疑的聲音表示,寶能接盤觀致本身,就并不是立志要把觀致品牌重新扶上馬。一方面,姚振華在保險業折戟之后,敏銳地察覺了國家政策對于鼓勵實業的決心,而新能源汽車此時正好站在了政策的風口之上,成為寶能瞄準的契機,而觀致則成為第一大獵物。此前一直在資本市場野蠻發展的寶能,通過新能源汽車的開疆拓土,逐漸“脫虛落地”。
另一方面,在姚振華的寶能系龐大的業務板塊當中,既有傳統車企供應商,還有新能源車充電樁、動力總成業務,另外,寶能旗下的出行領域業務涵括汽車租賃、汽車金融、二手車交易以及汽車后市場服務,加之早前的房地產和物流,這些產業通過汽車業務板塊的延展,產生聯動和互補,這盤棋如果下好了,比救一個血戰多年仍在瀕死邊緣的汽車品牌格局大太多了。而不得不承認,想要入局獲得資質,觀致是寶能通往未來出行大事業的一條捷徑。
從某種程度來看,寶能收購觀致,為這個品牌的重生帶來了新的希望,雖然它在金融領域以蠻橫霸道而頗受詬病,但豪擲千金以力挽狂瀾的效果破有些英雄不問出處的意味。然而,關于寶能這個野蠻人,這一次進軍汽車行業,是否真的是要把野路子走正,各界的懷疑也不無道理。
相比那些經歷百余年積淀發展而來的汽車企業,以及吉利、長城這些在大勢之中實力向上的自主品牌,甚至是蔚來、威馬之類在新能源領域搶占了先機的造車新勢力,寶能的入場都是頗為突然且不按常理出牌的。
曾看到過一句話頗以為然:“什么叫英雄?摧鋒于正銳,挽瀾于極危,可謂英雄。”如果按此,寶能之于觀致,決不能稱其為英雄。如果寄希望于寶能霸氣砸錢后能夠把觀致的生死一役拿下,也許仍是圖樣圖森破。
而在造車新勢力的陣營里,半道出家慣于資本運作的寶能,這一次究竟是真的想來當王,便砸錢給自己造了個國?還是,歸根究底它仍舊是在講一個很長很長的資本故事?或許只有等時間來給我們答案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容客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358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