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美貿易戰沸沸揚揚,特朗普在推特上單方面宣布將對中國實行貿易壓制,其名單涉及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汽車等多個領域,直指“中國制造2025”。而中國政府給出的態度也非常堅決,稱必將以“同等力度同等規?!庇枰曰負?。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還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表明“堅定維護自由貿易”的態度,讓特朗普政府的指責不攻自破。昨日,博鰲論壇傳來重磅消息,將盡快放寬外資股比限制特別是汽車行業外資限制。同時表示要主動擴大進口,今年將相當幅度降低汽車進口關稅。
一方面堅決回擊,一方面擴大開放,中國政府的做法無疑讓美國特別是在汽車領域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中美貿易戰,美系車將處境艱難 中國的“回旋踢”中,宣布將對美國諸多產品增加25%的關稅,其中幾十項均和汽車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對來自美國的進口汽車加征關稅,并不涉及目前美國在華合資國產的車型,而是在美國生產的進口車型。當然在美國生產的車型不僅僅包括美國本土品牌,比如尚未國產化的特斯拉、林肯等車企,還涉及一些其他國家的汽車品牌,比如德國的寶馬、奔馳等。 貿易戰一旦打響,特斯拉將首先被推上風口浪尖。在中國,特斯拉尚未進行國產化,其在華所有在售車型均依賴進口,需繳納25%的整車進口關稅。如果再加征25%的關稅,其售價將進一步暴增,例如,一輛Model S今后需要多花十多萬才能買到。雖然特斯拉的目標消費人群不差錢,但到時還有多少人愿意為信仰充值就不一定了,因為多掏十多萬意味著可選車型將變得更多。另一方面,特斯拉在華建廠的愿望一直未達成,此前特斯拉就指責中國設置貿易壁壘,貿易戰一旦打響,特斯拉籌謀在華建廠的形勢估計會更加嚴峻。 對于林肯而言,加征關稅更加猶如一個晴天霹靂,因為其所有在華銷售車型也完全依賴整車進口。作為回歸中國市場沒幾年、曾迫于銷售壓力降價打折促銷的美國本土品牌,貿易戰無疑會讓其在中國的道路走得更加艱難。況且林肯對于中國市場的依賴也越來越大,一旦放棄了這塊巨大的蛋糕,白白流失了辛苦培育的消費者,不知道林肯對于自己國家出臺的政策會怎么想。 當然,有人會疑問了,要對美國進口汽車加征關稅,昨天又提出要降低汽車進口關稅,這一加一降到底是怎么回事?這其實也是對美貿易戰的一種手段。我們買進口車,除了美國的品牌,還有來自德國的如保時捷、奔馳、奧迪、寶馬;甚至日本的豐田霸道、雷克薩斯也都是以進口的形式銷售;其他法系、韓系也有很多選擇。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的同時,又對美國車增稅25%,就意味著與同類產品相比,來自美國的進口車要比來自其他國家的進口車貴25%,這樣一對比,消費者還會買美國車嗎?除非是美系死忠粉。
神仙打架,德系車竟無辜躺槍 如果貿易戰是中美兩國之間的博弈,那么一波德系車企則是被無辜殃及的池魚。去年,德系三強交出了滿意的成績單,在中國銷量一路攀升。而如此一片大好的景象很有可能因為貿易戰的打響而改變格局。 雖然是德系車企,但寶馬和奔馳卻有一些進口車型是“MADE IN USA”,其中包括奔馳GLS和GLE,以及寶馬的X3、X4、X5和X6等車型,目前均出口中國市場。據美國投行Evercore ISI稱,寶馬是美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品牌,該品牌在美國斯帕坦堡擁有其全球最大的工廠,光這座工廠涉及的關稅就達到了9.65億美元。另外,戴姆勒在美國阿拉巴馬州萬斯(Vance)的工廠也將面臨7.65億美元的損失。 事實上,這么多年來,包括寶馬和奔馳在內的企業,都在不斷加大國產化的力度,并進行全價值鏈的國產化。據悉,在4月25日開幕的北京車展上,寶馬國產全新X3將正式亮相,并于2018年夏季正式上市銷售。如果中美貿易戰持續開打的話,或將加速寶馬等品牌的國產化進程。
對于中國而言,“新四化”將堅定不移 目前,許多美國本土品牌在中國的收益比在美國還要高,美國國際汽車經銷商協會主席Cody Lusk表示,這種非關稅壁壘是對消費者的稅收,并且絕對會導致車輛價格更高,9600個美國經銷商和他們57.7萬名美國員工將強烈反對這一措施。而且對于許多車企來說,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缺少替代市場,屆時本國企業將受到嚴重損失,美國不要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本國企業一片哀鴻聲中,特朗普還試圖靠貿易保護政策來贏得中期選舉,其形勢實在不容樂觀,目前連共和黨中許多官員都發聲反對貿易戰,如果貿易戰對美國民眾、企業造成巨大損失,特朗普的后半段任期也將舉步維艱。 此外,中國汽車產業正邁入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為主的“新四化”階段,中國的腳步不會因美國的壓力而中止,美國試圖以貿易戰來打擊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把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對日遏制其貿易發展的“舊套路”用到中國身上,無疑是低估了中國的實力。 兩國貿易戰一旦開打,無疑是雙輸的局面,但是中國絕不會屈從于壓力,在國家利益上妥協。中國良好的政府管理、不斷增長的科技創新投資,都保證了“中國制造2025”實現只是時間問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對于強者來說,壓力往往會變成動力,美國試圖打壓中國,恰好能促進中國的產業升級,中國汽車的“新四化”道路必將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另一方面需要警醒的是,中國的確需要貿易多元化,尋找更多的海外市場,才有望遏制美國不顧國際規則的霸權主義。 有意思的是,4月8日,特朗普推文態度突然緩和,稱“習主席與我是好朋友”,“兩國都會有偉大的未來”,博鰲論壇中國拿出放寬外資股比和降低關稅的誠意,下一步中美局勢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容客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686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