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的北京車展已悄然過去,但其中的很多細節依然值得玩味。今天智電君要說的,就是豐田展臺這幾年的咖位變化,以及從這個咖位變化反映出的一些豐田心態、思路。
咖位這個東西,看起來不甚緊要,但實際上在某些場合非常講究。你比如2009年ATP賽事時的網球巨頭合影,只有費德勒和納達爾是坐在了單獨提供的“咖位”上,其他的只能在后邊兒站著。這是主辦方對身份和地位的一種認可和尊重。
在車展中也恰如其是。
2016年北京車展,豐田的咖位是誰呢?是代表燃料電池(FCV)的MIRAI,其體現的是豐田對于燃料電池NO.1的形象塑造,以及強化其新能源遠期技術載體為FCV的觀念。
在豐田展示MIRAI的同時,其介紹語濃墨重彩的宣傳“MIRAI充氫時間僅需3分鐘、續航里程可達600公里以上、行駛過程中的排放物只有水”等概念。這針對的就是純電動(EV)和插混(PHEV),眾所周知,EV彼時正面臨著充電時間長、續航里程短的問題拷問,PHEV全生命周期存在排放污染。
或許是意識到燃料電池還比較遙遠,2017年上海車展上豐田展臺的咖位就變成了普銳斯PHEV,但很巧妙的在背景墻上突出了“雙擎”二字,在普銳斯PHEV下面是雷凌雙擎和卡羅拉雙擎的左右護法。
可以說,2017年上海車展上,豐田是憋了一口氣向大家展示:老子不僅有燃料電池這種牛得一B的產品,老子還有現實中更實用的混動雙擎。而且,老子不僅有普混雙擎,老子也有插混雙擎,不是沒有產品推,而是老子認為在中國市場就應該推普混雙擎!
到了2018年,豐田咖位終于出現了重大變化:雷凌/卡羅拉PHEV聯袂登場了!
就如同倚天屠龍記一樣,光明左使楊逍升級成了副教主,白眉鷹王升級成了天鷹教教主,雷凌/卡羅拉搖身一變PHEV登臺亮相,兩個表征新能源要素的藍色充電樁格外醒目。
要知道,不論是卡羅拉混動還是雷凌混動,此前一直將“無需充電”作為一大賣點而用力宣傳。這回來個180度大轉彎,估計很多人都沒看明白。
雖然2017年的咖位是普銳斯PHEV,但畢竟國內并沒有上市,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而這次的雙子星180度搖身一變,則讓很多人直呼看不懂。
其實,關鍵問題在于雙積分。2017年,國內正式發布了《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要求車企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在2019年、2020年必須達到10%、12%。也就是說,以前是你想產就產,不產拉倒,現在是你想不想產都得產。
這樣強力的政策推動,令此前一直押寶普混的豐田叫苦不迭。雖然2017年豐田在國內市場共計銷售了約15萬輛混動(其中,卡羅拉超過6萬輛,雷凌超過4萬輛,凱美瑞約5000輛,另外雷克薩斯還有4萬余輛),但很遺憾的是,2016年和2017年豐田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核算卻幾乎為0。
如此窘境,讓豐田方面也慌了神,很明顯,自己在國內的動力電池廠還沒有建立的情況下,將普混(無新能源積分)改為插混(有新能源積分)是最快捷、最省事的辦法。
實際上,豐田早就留了一手,THS普混系統在設計之初,就預留了擴展空間,可以進化為EV、PHEV、FCV。
毫無疑問,豐田作為全球汽車多年的老大,要說沒有點前瞻性是不可能的,實際上它很早就判斷了國內的新能源政策走向,只是其早已押寶混動,產業鏈也由此鋪開,它更迫切的想引導國內走它的技術路線,而且通過專利限制,來實現技術路線主導后的利潤主導。
雖然這個算盤打得很聰明,但毫無疑問的是,聰明人之外更有聰明人,頂層設計從一開始就判斷對了其策略,所以并未對普混進行針對性的補貼,把其踢出門外,用又雙積分來約束和倒逼。
毫無疑問,在這一次長達數年的政策對賭后,豐田中國原有的技術策略已經徹底宣告失敗,剩下的只是盡快切換技術路線,以跟上市場步伐。
只不過這一切,在2018年北京車展的豐田咖位映襯下,顯得尤其孤單和可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811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