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是個制高點,如果沒有搶到這個制高點,你被誰顛覆了都不知道?!边@是長安汽車副總裁劉波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時所說的一句話。
說這話的時候,長安汽車正在經歷著一場自上而下的重大變革。
長安汽車董事長張寶林 北京車展前夕的4月23日,長安汽車舉辦了名為“創新 創業 創未來”的品牌戰略發布會,并發出第三次創業口號,正式啟動了長安汽車醞釀已久的全面改革調整。 智能化+新能源 在長安汽車工作了30年,劉波不僅見證了中國汽車幾十年的變遷,更深知長安當下要做的是什么。 劉波透露,繼2017年推出聚焦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計劃”之后,長安汽車在2018年下半年還將出重拳——聚焦于智能制造的“北斗天樞計劃”。 根據這個戰略目標,長安汽車計劃在今年產品達到L2級智能駕駛, 實現60%的智能網聯線上運行;2019年實現智能網聯90%的線上運行;2022年將自動駕駛L3級技術的市場產業化,實現100%智能網聯線上運行;2025年實現自動駕駛L4級技術的市場產業化。 “北斗天樞計劃”不僅是一份企業發展規劃,更是一份“中國制造”的行業戰略大旗。作為長安汽車自主創新的領頭人。劉波不止一次的過說:“智能化是汽車行業未來的一個發展戰略的制高點,無論是中國的自主品牌還是國外的外資品牌都在搶這個制高點”。 今年4月份,長安與騰訊在重慶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聯手共建智能車聯生態大平臺。與大部分現有的“傳統車企+互聯網”(“A+B”模式)并不相同。長安智能車聯生態大平臺是“A+B+很多”的開放合作模式,而不是封閉的“A+B”模式。這個“很多”,包括一大批準備加入的大型國企、世界一流零部件企業。 “無論是智能駕駛還是智能網聯跟過去的不一樣了,傳統的模式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劉波認為,智能網聯是一個生態的問題,需要多學科多產業鏈相互融合、共同來打造。 長安汽車副總裁劉波 長安汽車在未來技術發展和產品研發上聚焦了兩大板塊,一個是智能化技術,另外一個則是新能源技術。這也是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業中最為重要的內容。 早在2017年10月,長安汽車新能源全新戰略“香格里拉計劃”就正式啟動。根據這個計劃,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2025年,長安汽車將開始全面停止銷售傳統意義的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2025年以前,通過全產業鏈1000億元的投入,調動一萬人的研發資源,構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圈,打造具備高品質和愉悅體驗的新能源汽車。 “在這個計劃里面有一個2020年不帶能量回收的燃油汽車停止生產,到2020年長安的汽車都是帶能量回收的汽油車”。劉波進一步解釋說,在新能源方面,長安“香格里拉計劃”戰略計劃到2025年,累計推出21款純電動產品、12款混合動力產品,涵蓋從小型車到高性能轎跑的全譜系車型。 高端品牌時機已到 除了智能化和新能源之外,長安汽車在品牌化道路上也經歷過很長時間的摸索。 在4月23日的品牌戰略發布會上,長安汽車確定了未來旗下將擁有中高端乘用車、長安乘用車、歐尚汽車、凱程汽車四個獨立品牌。 而最令人關注的,莫過于還處在計劃中的全新中高端品牌,它將做為長安未來的重心,為中國的新富人群,提供更高級的產品和更高端的體驗。 與吉利領克和長城WEY以打造中高端品牌來實現品牌高端化的路徑不同,長安多年來選擇的路徑是以產品的高端化來推進品牌的高端化,但效果并不明顯。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從技術上來說,長安推出中高端產品沒有問題,但是消費者對于自主中高端品牌的認可度一直是個問題。 此前,就有消息傳出,長安汽車即將推出新高端品牌,且首款量產產品為新能源汽車。 “對高端品牌來說,長安在幾年前在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后面我們把它暫緩了”。劉波對此解釋說,“當時時機不是特別成熟,但是今天隨著電動化和智能化、網聯化以及用戶水平的升級,以及長安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的發展,今天,長安來做這個高端的、中高端的品牌,時機已經到了”。 “至于說什么樣的產品、什么樣的形態這個我們還要再進行研究”。劉波說,新能源也是考慮的范疇,長安高端品牌一定是跟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和用戶升級消費升級相契合的。 求變,自救 這是一個創變的時代,是大機遇與大挑戰融合的時代。只有洞見趨勢,方可加速向前。 2012年,憑借第一代逸動在市場上的一炮而紅,長安汽車開啟了在自主乘用車突飛猛進的時代,并在2015年問鼎“自主第一”,成為中國首個年銷量過百萬輛的自主乘用車品牌。 但由于發展過快,對體系能力的考驗不斷升級,長安自主乘用車的發展在2016年開始步入瓶頸期,在2017年也痛失自主老大的桂冠。 從去年開始,吉利、傳祺、榮威等新進勢力快速崛起。相比之下,長安在品牌、產品、營銷等各領域都顯疲態。 2017年,長安汽車自主板塊年銷量仍保持了百萬輛的水平,但卻無法撐起長安的業績。 2017年長安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800.12億元,同比增長1.87%;實現歸母凈利71.37億元,同比下降30.61%;基本每股收益1.49元,同比下降31.96%??備N量中,2017年長安汽車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也同比較下滑9.4%至116.3萬輛。 在2017年4月,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宣布降低旗下9款車型的官方價格,但降價策略并未將長安汽車自主品牌從“下行”中拉上去。 業績低于預期,年報發布后,長安汽車股價接連下滑。 競爭者的進步和發展已經呈現咄咄逼人的態勢,過去簡單依靠規模已經不行了,良性經營才是制勝之舉。 此時此刻,尋找出路是長安最為當務之急的。 劉波表示,第三次創業,長安汽車要通過一個核心四個轉變,把過去從經營客戶向服務客戶上來轉變,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變,從傳統產品向智能化的轉變,從產品加服務向產品加服務加出行轉變。 “過去,我們過多地關注向上、向內,而今后我們要轉變為關注外部、客戶。畢竟,在這樣一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小的抱怨,一個差的客戶體驗,都有可能影響潛在客戶對長安品牌的感知?!?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對此深有體會。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 汽車產業已經發展了一百多年了,但長安汽車真正走向自主品牌、乘用車開發也只有短短的十幾年。 在汽車合資股比即將放開、進口汽車關稅即將下降的大背景下,長安自主板塊將承受的壓力更大。 的確,長安所面對的問題,也是在汽車產業大變革的時代下,中國汽車品牌需要集體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下一個制高點,也將會是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場。而對于長安來說,這第三次創業,不僅僅是一次改革創新,更是一場自救式的革命。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BusinessCars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815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