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憋久了,讓我對重巒疊峰變得無限向往,此次福建莆田之行讓我在出發前就充滿興奮。開著一臺動力充沛的車型游走于福建群山之間,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外觀協調 內飾舒展
從飛機轉出租車再轉高鐵,輾轉的車程令人疲憊,但當我在酒店門口看到靜候多時的星際藍云度π3時,疲勞的神經系統瞬間被挑動了一下。
偌大的黑色“π”字形前臉、多邊形大燈組、三角形霧燈區讓π3的前臉充滿攻擊性。車身側面向后上揚的線條,營造出強烈的俯沖感,而時尚的雙色車身和密輻輪轂讓π3又多了幾分都市氣息。
早前在圖片上看到云度π3時,其激進的線條看起來過于復雜,而當看到實車停在我面前時,反倒沒有了這種感覺,在圖片上難以察覺的柔和曲線對沖掉了硬朗線條的凌厲感,各項元素的搭配都顯得非常均衡、協調。細微處見真章,不得不說意大利設計師的設計功底著實不凡。
懷揣期待與興奮,終于迎來了第二天的試駕環節。進入到π3車內,舒展大方的內飾風格令人深感舒適,中控臺及車門上深色木紋飾板大幅提升了內飾的品質感,多功能方向盤及中控的實體按鍵反饋清晰,觸發壓力適中。
10英寸的懸浮式中控屏幕清晰度良好,實際操作比較靈敏,搭載的百度Carlife及4G和Wifi網絡能夠帶來良好的移動互聯體驗。
云度π3的儀表盤設置在了中控臺中央,我本以為這樣的布局可能需要花點時間適應,事實證明我有些多慮了,較高的顯示位置反而使觀察更為方便,在莆田刺眼的陽光下,屏幕亮度依然能夠保證儀表內容清晰可見。
為了方便放置手機,云度π3頗為貼心地在方向盤座上方布置了一個手機卡槽。
雖然是一款小型SUV,云度π3的內部空間依然非常寬敞,保持我的前排座椅位置不變,后排腿部尚有兩拳的前后空間,頭部也有一拳的縱向空間。略有遺憾的是,云度π3沒有為后排配備空調出風口,打開空調后,后排降溫速度略慢,后排乘坐體驗稍顯不足。
底盤穩定 循跡性良好
雖有小遺憾,但云度π3整體內飾還是令人滿意的,但我更關心的是它的駕駛感受。山路駕駛并不在于壓榨車輛的動力極限,而是對汽車操控性和底盤穩定性的深度考驗。
云度π3的懸掛系統采用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結構,調校風格偏向于運動化,在過彎中能夠給予車身足夠的支撐,車身側傾角度較小,車尾的動態表現非常穩定,沒有很多SUV車型的拖拽感,方向盤回正力矩比較輕,線性的調教使車身在彎中表現出良好的循跡性,穩定的車身動態也給了我足夠尋找其過彎極限的信心。
得益于電動機強大的低速扭矩,云度π3出彎時動力非常澎湃,輕踩油門,峰值扭矩270N·m的電機閃電般給予動力響應,完全沒有任何遲滯,這是內燃機很難表現出的加速體驗。雖為一家初創車企,云度汽車對π3底盤調校卻絲毫沒有忽視,輕盈暢快的過彎感受讓我享受地在群山之間穿梭。
在下山經過一些粗糙路面時,避震系統能夠吸收絕大部分的細小震動,如果沒有聽到胎噪,很難察覺到正在經過的是粗糙路面。
續航能力方面,云度π3綜合續航里程可達251公里,切換經濟模式下,系統會限制電機功率和空調系統,能量回收系統工作更為積極,減速時可以感受到明顯的拖拽感,表顯續航里程會增加10%-20%。
美好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日影已經西斜,當我駕駛著這輛藍色小精靈緩緩地行駛在下山路上的同時不禁感嘆到,云度汽車真的是低調穩重,隱藏鋒芒于這座福建小城,享受著長三角、珠三角的配套優勢,悄悄地在全國布局了70余家經銷商,始終闡釋著其“云——變化無窮,度——能收能放”的品牌寓意。我對這輛π3頗為滿意,更期待云度汽車未來的產品。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6865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