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純電動的轎車、中巴車、客車,你見過純電動的卡車嗎?此前一直說卡車領域不適合純電動——你總不能讓卡車不拉貨只拉電池組吧?而現行的一輛純電動大客車要裝2噸電池——相當于20個體重100公斤的大胖子。
我們的想象還比較貧乏!
德國當地時間6月6日,戴姆勒汽車發布兩款全新純電動卡車。意在與特斯拉、大眾在新能源卡車領域展開競爭。
這還不算邪乎。
俄新社莫斯科6月6日報道稱,俄羅斯已研發出一種能地面跑、水中游、空中飛的“三棲飛跑車”。其總設計師稱是與網友打賭催生了這款全球尚無先例的新玩意。若充滿電,機器續航里程為300公里;若氣候條件穩定,其最大飛行距離為450公里。
俄羅斯的這款“三棲汽車”何時能量產?報道沒有說。靠不靠譜?很難說。但說明,未來可以想象。
說說德國比較靠譜的純電動卡車吧。
外媒稱,戴姆勒新款純電動福萊納(Freightliner)eCascadia將于2021年正式投產,續航里程達402公里,車輛總重為36噸,適用于區域貨物配送以及港口貨物運輸。從圖片看,這是一款長鼻子重卡牽引車。
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程振彪認為,該車的情況還要進一步了解,說不定它用的電池不是我們中國人所理解傳統蓄電池——德國人也可能說氫電混合也是純電動。中國的純電動電池不適合大車,燃料電池則可以。
戴姆勒還推出一款中型純電動卡車Freightliner eM2 106。從圖片看,這是一款長鼻子箱式物流車,該車型專為本地貨物運送、食品和飲料配送以及“最后一英里”(按時按需送貨上門)物流服務而設計,續航里程達370公里,并有望在2021年前投產該款車型。
并非孩子都是人家和隔壁的好,中國的純電動卡車更美麗更靠譜。
6月8日,美國最大的汽車運營商Ryder宣布,通過美國Chanje公司追加訂購500輛長江純電動物流車以擴展其北美商業物流車租賃以及ChoiceLease車隊。
Chanje是香港五龍電動車(集團)在美子公司。這是Ryder在2017年向Chanje訂購125輛純電動車后的另一訂單。Ryder是Chanje的獨家分銷商及其純電動中型物流車的服務供應商,就此Ryder在ChoiceLease及SelectCare車隊維護組合中,提供了物流車租賃及預防性維護解決方案。
Ryder全球車隊管理解決方案總裁Dennis Cooke表示,Ryder持續看到各個規模及行業的公司,尤其郵件速遞公司,對電動車的興趣與日俱增,多數公司越來越認同電動車的長期成本、環境以及效率方面的效益。將電動車加入到客戶的營運當中,為他們提供靈活性和便利,這又是一種展示我們實踐并優化客戶車隊承諾的途徑。Ryder持續地關注新興車隊技術并跟技術供應商和設備製造商緊密合作,以構建創新的功能在性能、可用性和適應性上作出反饋。
‘最后一英里’運輸的電動化將對營運者在分銷成本效益上有著長遠正面的影響,同時可減低公司的碳足跡作為可持續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地區,污染和噪音正日益受到關注的情況下,長江汽車純電動物流車最為稱職,我們的零排放汽車的需求也是最大。”
出口美國的長江V08S是一款純電動中型物流車,承載力高達6000磅(約2.7噸),可容納體積最大580立方英尺(約16.4m3)的貨物,達到完全零排放,以及能在單次充電后行走達240公里。
Chanje創辦人以及首席執行官Bryan Hansel 表示:Ryder公司追加訂購500輛長江純電動中型物流車訂單是行業模式正在轉移至商業物流純電動化的另一信號。非常高興和Ryder合作,以符合其顧客的不斷演變的性能、成本及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一起塑造“最后一英里”行業的未來。
從現實來看,國內外汽車業界長期的自然狀況是“大廠造小車,小廠造大車”。何謂“大廠”與“小廠”、“大車”與“小車”呢?在國際上,“大廠”是指年產銷量在100萬輛以上的汽車集團。比如豐田、通用、福特、雷諾-日產、大眾、戴姆勒、現代等全球汽車大亨。10年前,它們中最少的年產量達到135萬多輛,最多的則超過925萬輛,平均年產量也在500萬輛以上。
2016年,大眾集團銷售1030萬輛名列第一,豐田集團銷售1020萬輛汽車排名第二,雷諾-日產聯盟集團銷售996萬輛排名第三。當2018年1月中旬大眾汽車集團——含奧迪、保時捷等高端品牌和曼和斯堪尼亞等重型商用車品牌——公布2017年銷售1074萬輛時,大眾和外界想當然認為大眾是王者。這時,雷諾-日產聯盟的老大卡洛斯·戈恩殺出來:雷諾-日產聯盟——含三菱、俄羅斯伏爾加——才是2017年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僅輕型車銷量就達1061萬輛。原來是大眾集團此前曾宣布的1074萬輛中包含20萬輛重卡。2017年,豐田——含大發和日野等——全球銷量1038.6萬輛,全球汽車銷量的探花應是豐田。
可見,卡車、客車也很重要。人們通常所說的“大車”,多指商用車,主要是中、重型載貨車和大、中型客車;“小車”,多為乘用車,主要指轎車及SUV、MPV。從趨勢看,“乘商并舉”是成為大廠的標志之一,既有大車也有小車才能“東方不亮西方亮”,才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這一點,無論是傳統燃油汽車還是未來的電動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大抵如是。
回到開頭,乘商并舉的典范——戴姆勒最新計劃表明,到2019年,戴姆勒將斥資2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88億元),用于卡車業務研發,其中5億多歐元(約合人民幣37.7億元)用于電動商用重卡研發、互聯及自動駕駛技術等領域。為符合歐洲日益嚴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標準,戴姆勒還計劃擴大電動卡車生產線。為與特斯拉計劃生產的長途半電動卡車爭奪市場,戴姆勒計劃在全球范圍內推出十幾款電動卡車,其中包括針對北美市場設計的新eCascadia車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E車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009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