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僅7年就在新經濟市場快速崛起的寧德時代,6月11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6月20日A股收盤,寧德時代迎來了上市七連板,報收64.13元,總市值達1393.18億元,位居創業板第一,創造了動力電池企業的上市神話,或許連板勢頭還將繼續。
然而在對寧德時代的分析中,動力電池“二哥”比亞迪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被比較的一方。回顧寧德時代IPO當日,比亞迪股價下跌1.42%,收于49.42元/股。而在A股市場出現“千股跌停”景象的6月19日,比亞迪(002594.SZ)下跌6.64%,報收44.98元,市值跌至1227.1億。彼時寧德時代正迎來自己的“六連板”,在成為創業板第一的同時,也在市值方面超越了比亞迪。
有不少投資者認為這是屬于寧德時代的“勝利”,并預計在未來幾個交易日內,比亞迪的股價還將隨寧德時代股價的上漲而下跌。道哥說車在網上也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現象,在諸多股票論壇中,寧德時代下的留言頁都在討論其還能迎來多少個漲停,市值究竟能升至多高;而在比亞迪的頁面下則恰恰相反,許多“空頭”開始了對比亞迪毫不留情的唱衰。試問從創業到上市僅七年的寧德時代與“老大哥”比亞迪實力相差幾何?在資本的狂歡下,寧德時代的王座真的坐得穩嗎?
比亞迪關上門時寧德時代打開門
其實近年來國內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與國家的政策推動是息息相關的。2016年6月20日,工信部發布《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錄,將三星與LG等外資在華的動力電池公司剝離名錄之外。同時,該名錄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相互影響。意味著,只有進入《推薦目錄》,才能獲得補貼。這也倒逼整車企業在選擇動力電池供應商的時候,勢必會傾向目錄內的企業以獲得補貼,這也意味著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都迎來了“動力電池的春天”。
事實上,當時的比亞迪相比寧德時代是有競爭優勢的。在當時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一度供不應求的時候,只有比亞迪能夠拿出產量去供應市場,而且電池品質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優質動力電池的市場短缺讓比亞迪看到了機會,為了保證新能源車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關閉了動力電池外銷的通道。這一封閉策略,讓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迅速增長,成為業界翹楚。但同時,也成就了對外供貨的寧德時代,兩年內寧德時代的出貨量和裝機量大增。
總體來說,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完全對外開放的合作姿態,以及強有力的政策推動,寧德時代抓住了發展的風口,一路勢如破竹。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出貨量更是高達12GWh,超過松下的10GWh躍居全球第一。
顯然,過度“自閉”成了比亞迪電池業務落后的罪魁禍首,但是寧德時代也只是政策催生出的“早產兒”。若是此前沒有電池補貼政策的扶持,寧德時代能否擊敗眾多國外廠商拿下許多訂單恐怕還得打個問號。要知道寧德時代2017年動力電池系統銷售均價為1.41元/Wh,而2015年LG、三星等日韓電池企業就曾玩過“以本傷人”這一套,直接把價格降到1元/Wh,等到2020年動力電池白名單放開,寧德時代還能這么輕松嗎?
2020年政策保護期過后,外資企業再次進入中國市場,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電池企業,勢必要經歷一場大考。據華友鈷業公告,公司擬與LG共同投資40億元成立合資公司;同時SKI與北汽的電控愛思開也準備重啟;而隨著特斯拉啟動在華的投產計劃,松下也在近日啟動中國產能擴張計劃。
在2018重慶汽車論壇上,揚子江客車的總工雷洪鈞博士也就該問題做出過分析。雷洪鈞博士表示,動力電池之間的競爭重點在于企業的技術實力,政策的導向只是促進作用,而補貼完全退坡之后,電池企業的競爭將完全看是否能夠繼續保持技術領先。
顯然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從2017年起,比亞迪開始從磷酸鐵鋰電池轉向三元鋰電池的研究,并且頻繁與國內自主車企互動,意圖為自家電池外銷打開市場。并且開始銷售三電系統解決方案,而非單獨電池系統,這是寧德時代并不具備的優勢。而寧德時代也學習了比亞迪的產業鏈布局,先是在今年3月傳出收購加拿大鋰礦項目控股權的消息,而后又參與拜騰汽車的B輪融資,彌補自身無整車業務的缺憾。
目前從市場和產業布局來看,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都絲毫不打算把動力電池寶座拱手讓給對手,而是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緊追猛趕。所以寧德時代上市之后,比亞迪也不能松懈一分一毫,要想保持目前的地位,除了提升自身技術,加大產能外,還要隨時留意外部動力電池廠商的動向。一旦挺過了當下幾年,比亞迪再度回歸王者寶座也未嘗不可能。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道哥說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0686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