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不待,轉眼間,不知不覺6月已經過去,2018年已經過了一半。回想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綠老師印象比較深的比如:新產品越來越年輕、上市的新車續航越來越長、智能語音互聯系統越來越廣泛等。
此外,傳統車企也開始大力發展新能源產品,代表的車企有吉利、長安、長城、榮威以及奇瑞,與此同時,新勢力造車也不斷向前突破,由最初“PTT”談車到現在的概念亮相與產品上市。
一、傳統車企發力-新勢力春天何在?
2018北京國際車展最大的不同是,一擁而上的造車新勢力出現在整個車展上,而且產品設計遠比傳統車企發布的新車更吸引廣大消費者。
相比傳統車企,新勢力造車車企除蔚來汽車、云度汽車、威馬汽車以外,絕大多數停留在概念車領域,并沒有真正的量產車型與消費者見面。而消費者圍堵觀看的自然是產品本身的亮點之處,比如:年輕的外觀設計、科技感十足的貫穿式大屏以及智能語音互聯和自動駕駛等。
但這也只是停留在讓消費者大飽眼福的階段,而真正購買新能源的消費者絕大多數還是選擇了傳統車企。
雖然新勢力搶占了北京車展的風頭,但上半年傳統車企還是以新新能源產品搶占了市場,例如:吉利的博瑞GE、北汽的EX360和EU5、榮威的Ei5和奇瑞的瑞虎3xe,這幾款車型還是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
二、高續航、低售價
上半年第二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高續航、低售價,了解新能源的朋友大多都知道,2018年上市的新能源車型基本都是在續航提升的同時,其售價基本都有所下降,或推出售價更低的版本車型,其主要原因是放低姿態。
例如北汽EX260,2017年年初上市的時候,售價區間為19.29-20.29萬元,享受補貼后(以北京為例)售價為12.69-13.69萬元;其綜合工況續航260公里,等速最大續航里程超過了318公里。
新款北汽EX360上市以后,售價直接挺進10萬以內,售價為18.39-20.29萬元,補貼后售價7.99-9.89萬元,NEDC工況續航里程也提升318km,60km/h勻速續航里程達390km。
除此以外,奇瑞瑞虎3xe、吉利帝豪EV和帝豪GSe上市以后,都在走高續航、低售價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電池成本降低,并且通過平臺化、模塊化來進一步降低成本。
平臺化生產的核心在于實現不同產品間零部件的通用,而優勢具有節約開發成本、分攤制造和采購成本、產品衍生能力強、新品開發時間短、質量更易保障等。
但不足的地方,產品沒有新鮮感,燃油版上的問題同樣會出現在電動車上,從而使得消費者對產品關注度有所下降,其購買就只是為了日常代步,并不有利于車企新能源產品的大力發展。
三、智能與自動駕駛普及
除了高續航、低售價以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智能語音系統和自動駕駛的普及。2018年除了是新能源產品之戰以外,也是科技展示之戰。
先從智能語音系統來說說,目前傳統車企搭載智能語音系統的純電動車型有吉利的帝豪EV和帝豪GSe(你好 帝豪),長安逸動EV460(小安 你好)、榮威RX5和Ei5(你好 斑馬)、北汽EU5(百度DuerOS對話式人工智能)等,而這幾款車型中,榮威汽車是最早開始搭載語音智能系統的。
目前搭載的智能語音系統,主要可以控制導航、搜索(可搜索美食、充電樁、娛樂等)、藍牙、車窗與天窗、播放音樂與撥打電話等功能,此外部分還支持語音對話,講故事等功能。
而自動駕駛相對來說,大家起點一樣,都在大力研發與發展,目前大多數都基本接近L2級水平,可以實現正常跟車。
目前除傳統車企在智能語音互聯和自動駕駛方面進行研發以外,新勢力造車也在不斷完善智能語音互聯系統和自動駕駛技術。相比當下,造車新勢力比傳統車企在智能和自動駕駛方面發展更快一些,這也是新勢力造車車企與傳統車企可以互補、共同發展的好處。
未來,隨著黑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車型會讓駕駛者脫離雙手,并實現更智能的舒適體驗。
四、新能源年輕化設計能否抓住90后的心
2018年還有一大變化就是許多車企不斷向年輕化轉型,其主要特點就是附有運動的套裝、鍍鉻裝飾的進氣格柵、溜背式和懸浮式車身設計、無框車門的應用以及簡潔大方的“T字形”中控臺和超大的中控大屏。
而上半年典型的年輕代表車型有北汽EU5、榮威Ei5、帝豪GSe、比亞迪唐以及長安新一代逸動EV460 ,都是90后年輕消費者的不二之選。
相比傳統車企,新勢力的年輕表現就跟值得稱贊了,其年輕化的設計讓許多消費者寸步難行,這正是新時代年輕消費者喜歡的表現,也是部分傳統車企需要學習和進步的部分。
點評:
從上半年上市的新車可以看到,高續航、低售價、智能化、年輕化都已經慢慢進入新能源市場,并且自動化也將不斷向前推進,距離我們實行解放雙手已經越來越近。
相比2017年,新能源產品無論從產品數量上,還是續航、售價、設計上都有很大的進步,并且消費者購買新能源產品也越來越多,進一步促進了新能源快速的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綠方向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202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