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驕陽似火,然而更加火熱的是長安汽車。
2018年7月4日,長安汽車與華為在深圳華為總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次日,也就是2018年7月5日,深圳比亞迪總部,長安汽車又與比亞迪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長安如此頻密與兩家中國的著名企業進行戰略合作,究竟是意欲何為?
長安汽車作為中國汽車行業最有實力的企業之一,過去一直位居中國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無論在商用車、乘用車,還是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方面,都有獨特的優勢。
不過,以往的長安汽車都是尋求自我發展、自我突破,這次長安汽車與兩家民營企業的高調合作,確實令人耳目一新、怦然心動。
其實,長安汽車對外開放合作,早已經成為公司第三次創新創業階段的最大亮點之一。比如,百度、京東、科大訊飛、蔚來汽車、英特爾、騰訊、恩智浦、阿里巴巴、中國移動等等,都已經與長安汽車建立了各種各樣的合作關系。
新階段、新氣魄,必然造就新高度。長安汽車廣泛尋求合縱連橫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在新能源汽車全新汽車發展階段到來之時,志在成就“世界一流車企”。
長安和華為的合作“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打造更加智能化的汽車,更加重要的是通過雙方建立的聯合創新中心,協同打造一個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共享化的創新研發平臺。平臺化的合作方案的開放性尤其值得關注,更多的汽車品牌加入,顯示了長安汽車在智能網聯方面發展的自信與胸襟。
長安汽車與比亞迪的合作意義更為深遠。因為,作為中國汽車市場上的競爭對手,雙方采取的一系列戰略合作,意味深長。所謂冤家路窄,現在則是戰略合作伙伴的結盟合作。
目前,新能源汽車傳統勢力、新勢力風起云涌,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條正在發生嬗變。從電池等零部件的生產供應,到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再到共享出行,未來的汽車行業生態必然發生變化,今天汽車企業固步自封的發展模式無疑將制約公司的長足發展,只有聯合、開放,才能讓企業走得更遠。
相比于華為的合作更集中在智能網聯方面,長安與比亞迪的合作則是要廣泛得多。 從傳統汽車到新能源汽車,從智能互聯網到共享出行,長安與比亞迪的合作最大亮點主要在于雙方成立的電池生產銷售的合資公司,這也開創了中國汽車歷史上的一項創舉。國有汽車企業與民營汽車企業,傳統汽車企業與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兩個汽車行業領先者的合作,足以震動整個汽車界。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步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共享出行已經成為新時代的共同特點,如何在未來的汽車產業中繼續保持領先,如何抗衡洶涌而來造車新勢力,以及跨國公司的全新轉變,是所有中國汽車人必須面臨的話題。
長安汽車4月23日正式發布“第三次創新創業計劃”,就是認識到這些重大變化,并從客戶定位、經營方向、業務規劃、公司戰略等方面全面創新,以成就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的目標。
而更早在2017年10月19日,長安汽車發布新能源戰略——“香格里拉計劃”,宣布到2020年,完成三大新能源專用平臺的打造;到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同時,長安汽車還特別制定“四大戰略行動”——千億行動、萬人研發、伙伴計劃、極致體驗,以實現2025年前累計推出多種形態的全新純電動車產品2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12款,實現電動車“充電5分鐘,續航百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續航里程將超過1000公里的目標。
在“香格里拉計劃”中提到了一點就是,長安汽車將通過合資參股、聯合開發、產業鏈合作等多種方式,在電池研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研發、充電方式及環境的建設、出行方案等多個領域開展深度創新合作。
智能領域方面,長安汽車則是中國汽車行業的領先者。目前,長安已掌握三大類100余項智能化技術,特別是結構化道路L3級自動駕駛技術、APA6.0自動泊車技術正在進行實車性技術驗證,是目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最領先的智能化技術。同時,已實現全速自適應巡航(ACC)、智能語音、飛屏互動等60余項智能化功能在量產車型上的搭載,15項為國內首發。其中,IACC(集成式全速自適應巡航)搭載在CS55上實現量產,搭載APA4.0(代客泊車系統)的新CS75已正式上市。
顯然,7月初的連續兩天分別與華為、比亞迪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正是長安汽車厚積薄發的必然,也是長安第三次創新創業戰略的重要環節之一。
也因此,長安行天下就真正從口號成為了現實。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綠車時代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213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