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用車,對大多數車主而言,各種跟車有關的場景中,找車位、停車絕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國外有研究機構曾做過一個調研,各種汽車智能化功能中,中國、美國、法國、德國的車主們都對自動泊車有著強烈的好感。
隨著市場上搭載自動泊車的車型不斷增多,很多消費者犯了選擇困難癥,到底哪個品牌的自動泊車才值得購買?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場自動泊車的比賽。
一、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
2018年8月18日,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在重慶開賽,作為重慶智博會的一個重要板塊,該賽事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實用化、商業化、產業化“三化”進程和高質量發展。
承辦比賽的是國內著名第三方汽車服務機構,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APS自動泊車挑戰賽是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的一個重要子賽,目的就是要通過比武,看看誰的自動泊車技術強。
據中國汽研副總經理、賽事組組長謝飛介紹,此次比賽吸引力包括整車廠、高校、創新公司等7家不同單位參加,比賽項目包括垂直車位泊車、平行車位泊車、斜向車位泊車三種泊車場景,這三個場景又衍生出單邊界車輛停車位,雙邊界車輛停車位、有標線車位停車位,斜向停車位、平地停車位、坡道停車位等工況,涵蓋了日常生活大部分真實場景。
筆者從現場了解到,該比賽滿分150分,每種場景分別50分,由于難度較大,7加報名的單位有3家臨時退出了APS自動泊車挑戰賽。
大賽裁判委員會執行總裁判長、同濟大學朱西產教授表示:“整個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就APS自動泊車報名的隊伍最少。這次比賽有根據停車位來自動泊車,就是周圍沒有車,只有停車位的線,這也讓一些整車廠不敢報名參賽。”
從技術角度看,參加此次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的車輛很多只采用了超聲傳感器,該方案需要目標停車位旁邊有反射車輛才能工作,沒有參考反射車輛時,只靠超聲傳感器無法識別停車位上的白線,這也是很多車隊棄賽的原因。
從比賽的結果,長安“智”在必得隊在三項場景表現均非常優異,長安CS75驚艷全場,以滿分150分的成績毫無懸念地獲得了冠軍,與長安汽車參賽車手交流時了解到,新長安CS75搭載的是APA4.0,供應商是法雷奧,勝任水平泊車、垂直泊車、斜列式泊車、水平泊出等多場景,甚至還能夠使用遙控鑰匙讓車輛自動駛入、駛出。
據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賽事專家顧建民博士透露:“車企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比賽成績整體明顯優于高校和創業科技公司的車隊”。
二、哪個品牌的APS自動泊車才值得購買?
APS的全稱是Automated Parking System,也有的叫法是“代客泊車輔助”、“自動代客泊車”等,但無論叫什么,功能都是依靠APS省去人為操作,通過汽車自動找到可用車位,并實現停車入庫。
很多朋友也經常會聽到市場上的車型宣傳自己有自動泊車功能,像日產逍客、攬勝極光、沃爾沃V40、別克昂科威等,但使用起來卻總不是那么回事,J.D.Power曾發布過一個報告,對4200個車主調研,把APS自動泊車評選為最雞肋的科技配置前三名。
這里邊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動泊車有“半自動泊車”和“全自動泊車”之分,市場上大部分搭載APS的車型都是“半自動泊車”,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駕駛員控住油門、剎車,而且對停車環境、車位空間、停車參照物都有要求,有的只有橫向或縱向單獨的泊車功能,使用起來也不省心,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撞到路基或行人。
而“全自動泊車”則不需要駕駛員介入,所有的動作都由車輛自身完成,就比如在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APS挑戰賽中奪冠的長安CS75,這才是汽車消費者真正需要的自動泊車。
現場與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挑戰賽參賽選手交流了解到,不管半自動還是全自動,自動泊車從結構上一般都由傳感器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執行系統三個部分組成,其中傳感器用于采集泊車環境信息,中央控制系統用于分析泊車環境信息,規劃泊車路徑和監控調整泊車過程,執行系統的作用是控制泊車時車輛的轉向、速度,最終實現泊車成功。
筆者認為,就車主體驗而言,值得購買的APS自動泊車應該滿足三個條件,1、快速、精準識別泊車環境及車位信息;2、能便捷激活自動泊車功能,且無需后續人為操作;3、自動泊車過程快速完成,泊車位置合理,且無事故發生。
這三個條件對APS自動泊車的傳感器系統、中央控制系統、執行系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比如傳感器系統,當前的主流是12個超聲波雷達,未來雙目攝像頭、甚至激光雷達都將登場、而制動、轉向等執行機構更依賴線控。
從自動駕駛汽車的級別看,自動泊車也僅僅屬于L2級配置, 行業里面向L3-L4級停車場自動泊車(V-Charge)也正在研發中,車子到了停車場,只要啟動功能,后續無需人操作,車輛能自動在停車場找到能用車位并實現停車入庫。
三、APS自動泊車前景展望
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APS挑戰賽能讓消費者更近距離、更直觀的看到車企APS自動泊車的技術進展與實際表現,有助于APS自動泊車的市場化進程。
但從商業化角度看,APS自動泊車并不能算是新配置,大眾汽車早在1992年就在概念車 IRVW Futura上用了,后續在豐田普銳斯、 雪鐵龍City Park也能看到泊車輔助,只是功能上相對簡陋些,不過一直以來都是以高科技配置的定位存在。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自動泊車系統的元器件成本下降,ADAS輔助駕駛熱度上升,APS自動泊車開始不僅僅搭載在少數高端型上,近年來10-15萬左右的合資、自主品牌也開始在中高配搭載APS自動泊車功能。
智數汽車TM發布的《2017年度自動泊車技術應用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09年自動泊車配置新車滲透率為1.27%,2017年已經提升到了18.43%,從結構看上進口車(20.28%)高于合資車型(10.28%),自主品牌僅為0.56%,并且50萬元以上車型滲透率高達27.40%,10萬元以下車型基本不配置自動泊車系統。
結合ADAS市場化進展,從以上數據保守估計,到2020年自動泊車新車滲透率應該超過40%,搭配APS的車型銷量不會低于600萬輛,面對巨大的商業機遇,法雷奧、博世、大陸等外資零部件供應商均已提前布局。
筆者手記:從i-VISTA 自動駕駛汽車APS挑戰賽的參賽隊伍來看,除了長安汽車,很遺憾沒有看到更多的汽車品牌通過競技的方式展示實力,是還沒有準備好還是其它原因我們不得而知?期待明年能在i-VISTA的賽場上看到更多的自主、合資、進口汽車品牌展示自動汽車駕駛技術,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宣傳資料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540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