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中國自主明星車企長安汽車,近來卻“星光黯淡”,其業績滑坡的情況引發業內關注。在內外多重因素夾攻下,曾是自主盟主的長安汽車正在進行多方調整,試圖重新奪回自主銷量冠軍寶座。
8月28日晚,長安汽車(000625.SZ)披露公告稱,董事會通過了相關議案,公司擬進行內部資產重組,將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相關資產劃轉給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長安新能源科技)。
據悉,此前長安為了把握住新能源汽車轉瞬而逝的機遇,于2017年年底成立長安汽車新能源事業部,由長安汽車副總裁李偉兼任總經理。而在新能源汽車事業部正式成立之前,長安汽車新能源主要以大項目制運行,在逐步形成體系后,新能源汽車事業部才正式成立,在自主權及資源整合方面有了較大的提升。此后長安新能源汽車事業部副總經理營銷總經理夏立軍又在2018中國汽車創新峰會上表示,在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汽車布局中,已經成立了一家新的新能源汽車科技公司,這個公司必將引入社會資本,實現價值共創、價值共享,并表示歡迎合作伙伴參與到長安新能源科技公司。
長安新能源重組 劃轉11億元資產
公告內容顯示,為適應長安汽車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長安汽車擬進行內部資產重組,將公司與新能源汽車業務相關的部分資產以及與其相關的業務、人員劃轉至公司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審計報告,截至5月31日,劃轉資產的資產總額為11.35億元,其中包括應收款8.3億元,存貨2.848億元,固定資產2014萬元。
本次劃轉屬于公司內部資產劃轉事項,劃入方為長安汽車全資子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在重慶市江北區魚嘴鎮永和路39號2屋208室,法定代表人李偉 ,注冊資本9900萬元,成立于2018年5月28日,經營范圍為新能源汽車整車及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和咨詢服務等。
值得關注的是,道哥說車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重慶)網站查詢這個新注冊成立的公司——重慶長安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同時,也查到了長安汽車于2008年注冊成立了重慶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工商資料顯示,兩個公司除了法人都是李偉,新成立的科技公司都是后者的Plus版,在注冊資金方面,科技公司比后者高7000萬元,而在經營業務方面,后者的業務只包括:新能源汽車研發;相關零部件研發、制造(不含發動機)、銷售;蓄電池觀光車研發、試生產(取得相關行政許可后方可生產)、銷售;貨物及技術進出口。
對比發現,長安新能源科技公司更注重新能源汽車工程和技術的研究與實驗,注重對新商業模式(電商和租賃)的探索。長安汽車表示,本次劃轉旨在調整公司內部業務架構和實施業務整合,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理順管理關系,促進公司更好發展。本次劃轉在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進行,不涉及合并報表范圍變化,對公司經營情況不會產生重大影響,也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及其股東利益的情形。
危機意識下長安主動擁抱新能源
傳統汽車業務的下滑已經讓長安汽車意識到“危機”。今年上半年,長安加快了自身調整的步伐,并先后與蔚來汽車、騰訊、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車聯網等諸多領域展開合作,同時,在今年北京車展前夕,還“高調”宣布長安汽車啟動第三次創業,布局未來。
為進一步完成轉型,7月5日,長安汽車還與比亞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暨電池合資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就新能源、智能化、海外市場、共享出行等多個領域,開展從業務到資本層面的全方位合作。
此外,繼去年12月1日與一汽、東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之后,近日,三方正式簽署移動出行意向協議書,確定整合三方優勢資源,合資組建T3出行服務公司。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表示,未來三年是包括長安汽車在內自主品牌生死存亡的關鍵時期。長安將面臨多個轉型:一是從經營產品向經營服務轉型;二是從傳統產品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因此需要長安未來采取一些創新性的模式,這樣既能夠保證戰略,同時又能保證當前上市公司運行的良好的業績。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
長安所面對未來形勢所作出的改變,也是在汽車產業大變革的時代下,中國汽車品牌需要集體思考的一個重大問題。而對于長安來說,這第三次創業,不僅僅是一次改革創新,更是一場自救式的革命。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道哥說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582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