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的上海,再度因為一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引發業界的廣泛關注。剛剛成立不到一年時間的華人運通,在這里正式發布了企業戰略。相對于蔚來、威馬、小鵬等造車新勢力來說,華人運通不僅將著眼于傳統的新能源汽車制造,更是將目光瞄準了智慧城市以及提供人們未來出行的解決方案。
在發布會上,華人運通創始人、董事長丁磊宣布了華人運通從“人”出發,面向未來的企業發展戰略。華人運通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陳威旭、聯合創始人首席技術官馬克?斯坦頓、創始合伙人首席設計官石志杰和創始合伙人智能駕駛及電子電氣副總裁李謙博士,分別解讀了華人運通企業內涵和基于三智戰略下的企業發展及業務規劃。
不止于造車,更致力于改變人類未來出行
丁磊在發布會上指出,當前汽車產業正在面臨巨大變革,但無論如何變革,主體仍然是人。回歸人的需求和智慧變得尤為重要,只有當人性化需求和人性化智慧完美結合,才能真正實現人類未來更清潔、高效、舒適、美好的出行生活。因此,華人運通提出了智能汽車、智捷交通以及智慧城市的三智戰略。
同時,基于智慧城市的構建,華人運通將聚焦五大板塊:全新智能汽車的開發與制造;車輛、充電網絡及能源的共享;車聯網IoV及先進開放的自動駕駛技術;支持智捷交通的延伸;參與智慧城市的開發和構建。
而智能汽車作為智慧城市的最重要的載體,將基于超體智能架構HOA、人性設計理念HOD、整車開發技術HOV的架構和理念進行開發。其中超體智能架構HOA是以人為導向的超體智能架構平臺,是全球首個打破“車、路、城”三大體系界限的智能架構。最終通過把車、交通、城市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進行架構體系的設計,將物聯網和互聯網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實現智慧的協同。
在發布會上,基于HOD研發設計的ConceptH Hypervelocity另類移動概念車、Concept A Active-agility全新連結概念車首發亮相。其中Concept-H采用三座布局,外觀極具想象力,并且它還采用了全球首創的氣流導正管理系統、首個超現實沉浸座艙系統以及線控可變位轉向系統。其方向盤可以轉換移動至車內任意座位,使車內三人都可以駕駛車輛。
另外,Concept-A可以和各種不同的出行系統首尾相連,即可形成不同的交通出行模式。這一概念可供選擇的模式涵蓋在特定區域內的陸地、鐵路、單軌鐵路、海上及航空出行等交通形式。
人才、創新技術支持,推進各項規劃持續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華人運通在技術儲備上讓現場的不少媒體感到震驚。比如說,現場亮相的首個基于量產導向開發的四輪轉向輪轂電機工程車-RE05,它采用了先進的輪轂電機驅動系統,可實現精確和獨立的四輪電機驅動和轉向,大大提升了操控的便利性。而華人運通已開始計劃把這項技術落實在未來的產品中,未來極有可能在量產車上進行搭載。
這些領先技術的研發,離不開華人運通在前沿人才上的儲備。比如說原寶沃集團副總裁兼歐洲事業部總裁陳威旭以及原觀致CEO墨斐,都已經加入華人運通并擔任要職。同時華人圈頂級設計師石志杰、國家“千人計劃”新能源專家宋京博士、智造信息化專家龔峻、新能源整車工程專家陳俊等人也加入了華人運通,分別擔任首席設計官、電動力副總裁、信息系統副總裁以及整車工程副總裁等職務。
同時,華人運通已經啟動全球首個傳感融合計算協同開放道路試驗項目——江蘇鹽城“智路”項目,這也表明華人運通在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打造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同時,全國首個“車-路-城”異構數據AI重構智能園區示范項目——上海臨港智慧未來園區開始規劃實施。
此外在自動駕駛方面,華人運通正在自主研發國內首個基于車路協同的L4量產智能自動駕駛系統,車輛在封閉道路已經完成超過100,000公里測試。
寫在最后
從華人運通整場發布會透露的信息來看,無論是企業戰略、全新概念車還是前沿的科技等,都能夠讓現場尖叫不斷,這也證明華人運通的未來規劃有足夠的吸引力。不過目前華人運通的戰略仍然需要更多落地的內容呈現,量產車何時上市目前依然是個問號,同時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實現也并非在幾年之內就能見到成效。不過華人運通規劃的未來出行方式,依然值得期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文武車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7879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