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輛。對于2019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中汽協的預測是160萬輛。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步逐漸臨近,2019年新能源汽車還能否繼續一路高歌?
從1月底開始便有消息稱,2019年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將于今年2月開始正式實施,預計補貼退破幅度達到30%-50%;2~6月在2018年基礎上退坡30%,7月起退坡50%。
1月23日,新特旗下首款車型DEV 1上調了補貼后售價,兩款不同配置版本的綜合補貼后漲價幅度分別為0.5萬元和0.6萬元。調整后,新特汽車也成為了2019年首家漲價的新能源車企;至此,新能源汽車補貼退步拉開了大序幕。
無獨有偶,2月1日小鵬汽車也正式調高了小鵬G3的價格,小鵬G3補貼后,統一售價由13.58-16.58萬元調整至15.58-19.98萬元,漲價幅度幅度為2.00-3.40萬元;此次漲價也可以看作是小鵬汽車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2019年補貼新政而進行的調價。
作為新造車勢力中的“博眼球王”,蔚來汽車雖然雖然沒有漲價,但是也推出了一項保價計劃。計劃的具體內容為:2月28日(含)前支付大定,在2019年國家政策發布后,4月30日(含)前上正式牌照,國家補貼將按照2018年標準享受,不過地方補貼將按照2019年國家新能源政策執行。
相比新特、威馬的漲價行為,蔚來汽車的保價計劃,威馬汽車可能是目前最值得“夸獎”的新造車勢力。威馬汽車表示,2019年1月1日-3月31日期間內訂車的用戶,如果2019年國家新能源補貼金額下調幅度超過了1萬元,超出部分將由威馬汽車來承擔,而消費者只需要承擔一萬元的差價即可。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是在確保2021年補貼全部退出后,汽車產業不發生大的波動所釋放的壓力。而2019年新能源政策也只是補貼退坡的開端,在過渡期3個月內,補貼退坡幅度為30%,而7月新能汽車退坡幅度將達到50%;而無論該補貼版本是否屬實,補貼大幅退坡已是板上釘釘。如果按照補貼退坡幅度為50%計算,不僅僅是造車新勢力將會被波及,包括北汽、比亞迪、長安等老牌車企都不可避免傷筋動骨。
以目前市面上比較受關注的幾款新能源車型為例,榮威MARVEL X、北汽EU5 R500、長安EV460等2018年可獲得國家單車補貼6.05萬元,地補可獲得3.025萬元,如果按照退坡幅度將50%計算,這幾款車型補貼大約將減少6萬。不管是對于消費者還是車企而言,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差價都是一筆不菲的數字。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標準落地后,對于目前在售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將會有很大的影響;如果不想讓車型失去競爭力,補貼退坡后增加的費用就落在了車企身上,但是這對于品牌力較弱的造車新勢力而言,恐怕又將是一大難題擺在了眼前。相比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絕大多數都是由傳統車企代工生產,大幅削減成本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對于本就“缺錢”的造車勢力們來說,如何求生,已經迫在眉睫。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笑寒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8678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