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八點半左右,上海一小區內地下停車庫的特斯拉Model S轎車底盤突然冒出白煙,短短五秒內,白煙越來越大,隨即發生爆燃并躥升明火。
事故發生后,十余輛消防車趕赴現場處置,由于地下車庫散發出刺鼻氣味,消防員一度無法進入車庫,只能通過朝車庫內灌水進行撲救,所幸事故無人員傷亡;但是,停放在旁邊的奧迪和雷克薩斯兩輛轎車未幸免于難。
4月22日下午,針對網上流傳,特斯拉車主有私拉電線充電的情況,車主表示:剛申請完電表還沒有裝;供電局在那邊配電房已經裝好了,但是還沒來得及來布線。而從網上流傳出來的事故照片來看,特斯拉則沒有充電樁。
調查人員介紹,根據監控視頻,基本已經能夠確定起火部位位于車輛底部,但是確切位置及原因仍需要進一步調查。特斯拉官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得知這起發生在上海的事故后,我們第一時間派出團隊趕往現場,正在積極聯絡相關部門并配合核實情況。”
其實,關于特斯拉Model S上一起自燃事件剛過去不到一個月;上月26日,廣州某小區地下停車場特斯拉Model S發生燃燒事故。不過事故發生后,停車場消防噴淋設施自行啟動,但是特斯拉Model S周圍停靠的車輛也遭受了無差別的攻擊。而此次特斯拉Model S自燃事件,距離上一次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弗羅里達州碰撞后自燃還不到兩個月。
查閱資料來看,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X兩種型號的車型,因為行駛、碰撞和充電導致的燃燒、自燃及爆炸事故,已經超過了50起;而特斯拉官方稱“50多萬輛行駛里程超過100億英里的汽車數據,其電動汽車發生火災的可能性大約是汽油汽車的十分之一”,但是特斯拉并沒有說明是因為事故,還是因為正常使用情況下。
那么為何特斯拉的Model S和Model X兩種型號的車型會如此“不安全”?以至于發生燃燒事故后,多數車輛火勢難以控制;并且,特斯拉官方從來不公布涉事車輛原因。根據猜測,特斯拉S/X之所以動不動就開啟“自毀”模式,與其搭載日本松下提供的,7000-9000節松下18650型NCA電芯,有著不可敘說的“PY交易”。
特斯拉的電池問題由來已久,基于電池能量密度與車輛的續航里程成正比的關系,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也意味著續航里程的大幅度提升;因而以特斯拉為首的車企在電池結構的設計上,更傾向于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當然,這是電在池密度和安全系數之間達到一個平衡;但當電池內部持續加溫的控制策略缺陷且無法糾正時(這與美國波音公司制造的737-MAX系客機因設計缺陷,用指令糾正類似),便會引發引發“熱失控”事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燃”。
其實從資料來看,特斯拉其實也不得不選擇與松下簽訂電池產能及新工廠建設的合作;這既是商業需求,也是自我需求。在與松下合作后,特斯拉在1865型電芯工廠研發上的成本將會得到一個很好的緩解;而這種電芯及根據車型適配的動力電池總成,也的確符合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兩種車型,對于性能、品質的整車技術設定。當然,銷售到國內的特斯拉車型,并沒有在18650型電芯集成和整車技術規格的源動力進行多大的改變。
根據各個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制造的標準,其使用的電池將必須通過充分的實驗;即保證過充的情況下、正常使用情況下不起火、不爆炸。因而電池廠家在進行電池生產是也必須得到相關的的技術認證;然而目前的現狀是,在汽車生產過程中,其是否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有效的監管,還有點考究;當然,這也導致了特斯拉乃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電池安全問題。
【寫在最后】
根據規劃,特斯拉上海工廠第一期將于今年夏季完工,年底開始量產Model 3車型,同時2020年量產會提升。如今,正當特斯拉在國內試圖推動銷量之際;連續的“自燃”事件是否已經讓特斯拉的聲譽不保,其又能否給消費者一個完美的解釋?在這里還是有必要提醒廣大消費者,特斯拉Model S/X/3電動車已經具備中國國標的公共充電場站充電的能力,為保證自我財產安全,在公共停車場停車時有必要遠離特斯拉各型電動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笑寒松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024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