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的汽車圈,要說最具有看點的還是新能源車型,隨著時間的發展,現在的新能源車型主要以電動為主,甚至有一種電動就是未來的趨勢。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因為同樣作為新能源燃料的氫燃料也在一步步占領新能源市場。
而且,以電池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不一定就真的有那么經濟環保,只是因為技術上的某些原因,所以在近幾年,以電為驅動方式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得更好。
電動車真的環保?
隨著國家政策以及全球氣候問題,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必然的,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但是現在動不動就有人把新能源車跟環保掛鉤,甚至說新能源車沒有排放沒有污染。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為什么這么說?我們現在就拿現在新能源車型中最普遍的電動車來講。
無論是混動車還是純電動車,在行駛的過程中都能夠大幅度的降低碳排放量,這一點毫無爭議。但并不意味著,電動車在整個使用的過程中都不會給環境帶來污染。
不管是純電動還是混動,他們都離不開電。我們試著從電動車的驅動能源來考慮問題,電能從何而來?以中國的電力能源結構為例,拿2016年的數據來看,火力發電占比高達74.5%,其它類型發電占比25.5%。也就是說,即便是電動車,原始能源同樣也是煤炭,換言之現階段的電動車可以等同于“煤炭燃料車”。
還有就是電動車的核心配件之一的鋰電池,在鋰元素的開采和后期電池的回收過程中都會帶來大量的環境問題,尤其是重金屬污染。因為到目前為此還沒有可靠的可以大規模使用的電池無害化回收技術。現在的電池回收都是局限于拆解、焚燒的方式,污染非常大。
所以說電動車就等于環保是有誤導性的,電動車并不是消除了污染,它只是把污染轉移到了大多數人看不到的郊區工廠。
清華大學5月份在《Applied Energy》發表研究表明,制造新能源汽車比制造燃油車多產生50%的溫室氣體排放。 中石油的一份研究表明,盡管燃油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比電動車高,但是電動車產生的PM2.5是燃油車的兩倍。
其實除了電動,還有一種燃料比電更清潔、環保。只是局限于目前的技術原因,還沒有像電動車這樣進行大力推廣——氫燃料電池
豐田加快布局,山西已經落實
在國外,作為氫燃料電池領域的頭號玩家,豐田正在調整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推廣策略。在不久前的2019年上海車展期間,豐田掌門人豐田章男親自到訪中國,并飛往北京與北汽福田、億華通簽署戰略合作,與此同時,他還在清華大學進行了一場演講,隨后豐田和清華大學成立聯合研究院。
然后國內方面,山西省工信廳發布了《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2019年行動計劃》,計劃顯示山西將依托太原等城市現有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產業開展試點示范,支持太原等地申報國家級試點示范城市,并將山西打造成中國“氫谷”。
山西將從“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規劃”、“燃料電池重點項目”、“政府補貼”、“配套設施”、“技術創新”五個方面來推動氫燃料車型的發展。
氫燃料問題所在
當前,國內氫燃料汽車主要應用于長途車、商用車等領域,短時期內較難應用于乘用車領域。有分析認為,氫燃料汽車如此定位是由其技術特點所決定的,但亦有不少業內人士持不同看法。
但由于乘用車對燃料電池的技術和能量密度要求高,對燃料電池系統與整車匹配性也是高要求。當前,國內不在乘用車領域布局氫燃料電池主要還是因為技術上的差距。
其次就是氫燃料的成本還過高,雖然已經有氫燃料車型推出,但是它并沒有電動車型發展得那么迅速,成本是關鍵。現在煉廠每噸氫的成本在8000至10000元人民幣左右,這一成本對于煉廠來說相對較高,更別說用到汽車領域的成本了。
寫在最后
當然,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電動車型,只是希望大家明白電動車型并不真正意義上的沒有污染。如果硬要說沒有污染,氫燃料無論是在生產還是消耗的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都好過電池。只是現階段的技術還不如以讓氫燃料進行大規模的使用。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現在的電動車型看作是一個跳板。當然了,未來新能源的趨勢也不一定能說就是氫燃料,隨著技術的進步,相信以后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來取代現有的能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0902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