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新能源車一直是比較火熱受關注的話題,它讓人們看到了未來的發展,機會一晃而過,能不能抓住就看自己了。而造車新勢力的背后就是一群想要抓住機會的創新人士。
造車新勢力,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造車新勢力在最初絕對不是一個褒義詞,在人們口中這個詞似乎有了夸大,沒有能力的意思,最初的造車新勢力們,擅長的就是用一張又一張的PPT向人們展示他們即將造出來的車會有多么的好,多么的先進科學。但最終這些舉動,成就了一個詞“PPT造車”。
一夜間涌現的各個新能源車企,拿著自己的造車PPT,試圖去感化所有看官,未來的汽車會多么的有前景,鼓動他們去相信自己……那個時間段,就感覺新能源車企間的浮躁氛圍,一個比一個斗的兇。
造車新勢力的花樣更是層出不窮,隔空打賭,看不起制造等等,制造了很多的話題,不斷地活躍在人們的眼前,這種浮躁,曾一度讓傳統車企感到憤怒。吉利董事長李書福就有發表自己的看法,造車新勢力根本就不會造車,只是畫一個餅不斷圈錢而已。
顯然,國家相關部門也有將這種局面看在眼里,當時,公信部就發布了撤銷《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中161款新能源車型的免稅資格。
但除此之外,也不乏小有成就的造車新勢力。他們的成就或許也算是開創了汽車圈的先河,畢竟前面的傳統車企可沒有先靠輿論、媒體發家走到大眾眼前的。
造車新勢力,到底是怎么發展起來的?
大多數的造車新勢力都是沒有造車經歷與背景的,所以他們被大家熟知的還真不是因為車怎么樣,反而是有點像娛樂圈那樣走的“黑紅”路線,先將自家的品牌知名度打出來,后期融資出車,再將丟掉的口碑撿回來,畢竟大多數人似乎都比較喜歡反轉故事。
大致上造車新勢力的套路都是這樣了,但是為什么現在還是很少人成功呢?就像前面說的,這個車企有了關注度,就要開始融資造車,所以啊,造車非常燒錢。它并不會像傳統車企那樣有雄厚的資金背景,強大的造車實力。
我們就會經常看到哪些造車新勢力因為資金的問題怎樣怎樣,就算是名噪一時的特斯拉也還在為資金苦惱,一直想辦法融資。資金不僅是前期研發汽車,宣傳汽車,對于有量產實力的造車新勢力更加重要。
另外,造車新勢力還需要運用他們比較擅長的炒概念。既然是新能源車,綠色能源不可少,還有比較重要的就是要“新”。類似于現在汽車的“新四化”,汽車正處于轉型的時候。
現在很多造車新勢力都與互聯網相關,大力推出來的出也都是與傳統汽車不一樣,擁有先進的互聯技術,自動駕駛技術等等,這些都是他們的賣點,人從來就是比較喜歡新穎的東西。
其次,在造車新勢力運營中比較重要的還有他們的服務,對于一個沒有背景,沒有作品的企業,除了在資金足夠的情況下,造出了擁有獨特功能的汽車,還是要有口碑支撐的,這里的口碑就需要搞定消費者了。
而這個時代,大家也不是說特別缺啥,精神上的滿足感格外的重要。更多人愿意為服務買單。所以,造車新勢力在新車上市的時候必不可少的是推出不少為消費者著想的車主服務。
例如蔚來,在蔚來ES8上市的時就提供的用戶基本權益,終身免費異地加電,終身免費質保,終身免費道路救援,終身免費車聯網。這幾個終身,想來也將很多車主砸暈了頭。至于它的終身能做到那個地步,就不好說了。
最后:
所以啊,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史確實與傳統車企有很大的不同,它從剛開始就是先畫餅宣傳,走“黑紅”路線,但是盡管他們現在有多么的博眼球,最終落實到的還是車的質量,你們覺得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090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