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時興起,約戰了一把小鵬汽車的自動泊車。起因很簡單,一個是人在廣州有地利,周末約上車友們聚一聚;二是@小特叔叔和@新出行,也在微博上應邀了,都想稱量稱量小鵬 G3 的技術含量。
@小特叔叔在放狠話
周六下午,在跟小鵬汽車的人「勾搭」上后,我、小特叔叔、新出行小編都拉上自家的車友,去到小鵬汽車總部「踢館」!
結果,自然是我們踢館成功,大獲全勝。但這中間,也發生一些很有意思的事。尤其當我們拿著小特叔叔的 Model 3 在同樣位置測試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踢館!星球站隊橫掃全場
我是有很強好勝心的。這點,人前人后我從不隱瞞。
所以,在發出挑戰微博并得到小特叔叔、新出行和小鵬官方回應后,我是挑選了下的,請的外援那是相當牛皮。
可真去到現場,我方選手在練習賽的第一把,就嚇尿了全場。(到底是誰,自己在評論區認就好了。)由于賽事算的是平均分,我趕緊臨時調整策略,從六人出戰調整為四人出戰,甚至自己都打起退堂鼓。
G3 先上了場,側方位停車,也就停入上圖這個位置。成績是 43 秒和此前的 35 秒。
緊接著則是我們這幫車友組成的星球站隊。在第一把嚇尿后,我們決定直接上高手鎮場。@雄哥首發,@阿銘 第二,我第三,@洪毅第四。
「壓力巨大!」,小特叔叔、新出行的人在觀摩完我方表現后,當場就跪了!「喔喔喔喔喔喔」的聲音,隔著車窗也是響徹天際。不相信,看看上面視頻自己感受下。珠三角非知名民間賽車手的實力絕對是響當當的。
@雨絲同學
吹完自己,也要捧下新出行的人。個人成績全場次佳,就來自一位新出行的車友。新出行的鐵皮跟我說,人是廣州特警。服氣服氣。
更服氣的,則是新出行的雨絲姑娘。剛開始總說不上不上,鐵皮還放煙霧彈說她不行。結果@雨絲姑娘一上場,那是相當可以。還沒出成績,現場所有人都開始鼓掌。結果,人入庫成績是 12.53秒。感覺新出行賀老板是相當滿意。
全場賽后,我們星球度的平均入庫時間短至 10.1025 秒。成績最差的,是我本人,11.88 秒。
說橫掃全場,沒啥意見吧!
Model 3 現場入庫,有點小尷尬
作為中國首席特吹,@小特叔叔 也將自己的 Model 3 開到小鵬汽車總部砸場子。
從品牌和顏值來看,Model 3 勝出一籌。但在所有人跑完、小特叔叔決定拿 Model 3 來比下時,出現了比較尷尬的一幕。
Model 3 初上場,大家期待還蠻高。但是,小特叔叔開著 Model 3 在現場兜了好幾圈,無論是左側還是右側,都無法識別出這個車位來。
為此,我們移走障礙物,在前后位置擺上真車;但前兩把還是不行,甚至再去找垂直停車位實驗,中途也失敗了。最后,在以低速的 2-3 公里時速從右側通過時,識別出來了車位,完成了這次自動泊車。大家看上面編輯過的視頻感受下。
這樣來看,小鵬汽車在 G3 自動泊車這塊,還真沒吹牛。我早前在長測 G3 時,也錄制過一段視頻如上。整體感覺,G3 的自動泊車,在車庫內的識別率很高,而且無論左右,都能識別出來。
小特叔叔則說,特斯拉的車,也是少數能識別左側也能識別右側的車之一。只是:「自動泊車識別問題,特斯拉經常瞎來,等個紅綠燈,屁顛屁顛的告訴你,發現了一個停車位。等到真要用的時候,半天找不到。」
都是自動泊車,區別在哪里?
在 Model 3 嘗試垂直車位自動泊入時,我和小特叔叔都對 G3 高識別率背后的技術非常感興趣。我當時在車上說,回頭問問小鵬家的人。
我們真問了。出來解釋的,是小鵬汽車自動泊車項目的智能算法專家賴健明。
“優秀的慣性單元”,這是賴健明首先提及的重點——向來不吝于堆料的新造車,在關鍵零部件的采用上也往往擁有超常的誠意,“車輛當前的運動狀態是怎么樣?往前往后了多少?轉了多少圈?方向盤打了多少?甚至于(車輛的)俯仰、側偏、翻滾狀態,這些都是在慣性單元的輔助下,讓小鵬的傳感器融合有了更大的優勢,因為所有的傳感器都能夠在一個相對更精確的坐標系上工作。”
對于智能次時代汽車來說,“融合”不僅應該體現在硬件之間的緊密合作,更應該體現在以決策芯片為核心,各傳感器/動力總成/功能件為分支的系統調度上,也就是成語“如臂指使”所描繪的境界——在這一點上,小鵬的路線與我們的觀點不謀而合。
“技術的進化和生物的演化其實是有很高的相似性的。《盲眼鐘表匠:自然選擇的秘密》里面說過,低等生物里面,很容易出現多個分布式的神經元,就像章魚,它的每一個吸盤,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小生命體,并不是由它的大腦完全去控制的。但我們人不一樣,我們手的功能隸屬于一個大腦的功能區,眼睛也隸屬于一個大腦的功能區,這就相當于一個集中式的,中央的運算系統。”
電動星球注:這本書是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和科普作家,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理查德·道金斯所著,某寶售價 50 塊左右。
“也就是說,一個足夠高級的運算系統,是不會存在這種分布式的運算節點的。而這一點和小鵬汽車(的內部框架)是非常相似的——傳統汽車供應鏈不會出現這種情況,Tier1 只會給你一個完整的功能模塊,而不是只賣傳感器和功能件,傳統車企是無法做到這樣(搭建一套這樣的系統)的。”
能識別左右兩側停車位、同時實現全場景的自動泊車,從技術上看,關鍵在于小鵬汽車使用了攝像頭,而不只是超聲波雷達。這樣的好處是,在實現了車尾物理空間探測、障礙物探測等基礎上,G3 同時能通過視覺計算,識別出車位線、車前后左右車輛等等物品。
在 9102 年,絕大部分新車都會說自己能夠自動撥入。但從我的經驗來看,絕大部分的新車識別率其實都很低,幾乎不具備可用性。跟 G3 比起來,就是「有用」和「好用」的區分。
這讓我忍不住多說兩句。誰都知道要實現智能駕駛需要多傳感器融合。但這種融合,其實也分兩種。一種是供應鏈能力,一種是 know how 的能力。
前一種,供應鏈給你什么,就是什么。而且往往還會打點埋伏,這就導致絕大多數的新車,在自動泊車這個功能點上,只能說「有」,談不上「用」;后一種,則是廠家深度去理解傳感器,吃透底層邏輯和數據,最終完成編碼和 OTA 。
從邏輯上看,只有后一種才具備進步、成長的空間,才能真正讓功能「好用」。雖然最近微博上很多人吐槽我,但我還是要說,軟件能力已經成為了汽車廠商的「基礎能力」!忽視了這項能力建設,未來會從競爭中出局。
最后,補充句對小鵬自動泊車的看法:35 秒或者 45 秒的自動泊車時間,在實際駕駛中是一個比較正常的時間。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的是更為狹窄的停車位。老司機停車,30 秒或者一分鐘都很正常。G3 在這個時候,整體效率并不會明顯降低。就我而言,如果偷懶、佛性點,自動泊車這項功能,我是會常用的。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154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