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這么久的國六還剩不到半個月就要開始實施了,雖然只有部分省市在7月1日開始實施國六,但是這兩個月全國范圍內的國五車型大降價著實讓消費者撿了一個大便宜,少則一兩萬,多則十幾萬,都趕在新標準之前趕緊清空國五新車。
這兩年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非常快,即便是在車市同比兩位數的下滑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仍然保持增長。最近很多網友都在詢問,在國六正式到來之時,能帶動一波新能源汽車銷量嗎?
關于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不成立的,不管是國五還是國六針對的都是燃油車,因為優惠國六施行前能到帶動國五車型銷量上升,施行后因為不能上牌將會抑制國五車型銷量,但是國五車不能上牌還會有國六車。
不是國六標準太高就沒車企能完成,諸如長安、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都已經有多款車上市,更別說合資品牌了,不存在國六實施都去買新能源汽車了。
新能源汽車不受限于國五國六排放標準,排放標準的變化不會直接影響到銷量變化,如果非要說有影響,我們則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講:
第一部分,插電混合混合動力汽車。雖然說插混車型屬于新能源汽車范疇,但是它仍然有兩套動力總成,所以在年審的時候都是按照燃油車進行審核。兩套動力總成意味著插混車型也會受到排放升級的影響。
能否達標國六排放標準,主要取決于發動機的相關技術上,而插混車型上就搭載有發動機,同樣有國五、國六排放之分。
那么國六來正式實施時,搭載有國五發動機的插混車型也就相當于搭載國五發動機的燃油車,都將不能上牌。比如現在的唐DM、長安CS75PHEV、博瑞GE新能源、榮威RX5新能源、帕薩特PHEV等市場常見的插混車型都是國五排放,只有剛剛上市的卡羅拉雙擎E+等少數插混車型滿足國六排放標準。
另外,插混車型屬于新能源汽車,除了北京地區以外,也能享受政府補貼,2019年補貼政策3月26日開始實施,相比起2018年補貼標準已經大幅降低,車企為了吸引消費者已經做出了保價政策。
但是別忘了,3月26日開始實施的僅僅是2019年補貼新政的過渡時期,也就是說在這段時期內享受到的補貼雖然沒2018年享受的多,但起碼要比6月25日后享受的要多,國五、國六切換之際,從插混車型方面來看,確實起不到積極作用。要等到實行國六后,剛好新能源汽車補貼過渡期也過了,售價漲不漲不能確定,同樣關于能帶動銷量增長的可能性也會小。
第二部分,純電動汽車。純電動汽車由于完全依靠電能驅動,因此不管是國五還是國六,即便是國七都能滿足,國六排放標準出臺,自然會有國六的車型出來,只要燃油車沒有禁售或者說所有車企國六車型生產不出來,市場上沒有銷售,那么能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是說得通的。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所面臨的幾個大瓶頸仍然未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比如續航,雖然說做得好的車企能把續航做到500km+,但是體驗并不好,高速工況實際續航里程要比標稱的低很多。在比如充電體驗,市場上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快充基本是半個小時從30%-80%,有些甚至更慢,充電速度上沒得到實質性的突破。
而近段時間多起新能源汽車起火冒煙事故也著實讓消費者對安全方面的顧慮,甚至網上曝出有小區地下車庫不讓電動車進入,這對新能源汽車是個很大的影響。所以,在純電動汽車沒有實質性的突破之前,想要更大部分的消費者去接受現在的新能源汽車還有些困難,更別說僅是國六排放就能明顯促進新能源汽車銷量了。
再來一組數據說明,據乘聯會數據顯示: 4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8.6萬輛,繼續保持增長,同比增長24.6%,環比下降18.9%,增速開始回落;5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9.4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9.5%。從數據上來看,臨近國六實施的兩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并沒有明顯的提升,甚至還出現了增速回落的現象。
所以在筆者看來,國六實施與不實施,與新能源汽車銷量沒有直接的關系,即便是有關系也不能帶動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304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