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到20天的時間里,挪威、韓國、美國各發生了氫氣相關的爆炸事件!
雖然豐田、現代等一眾巨頭之前都力證氫燃料汽車“絕對安全”,但在如此高密度的爆炸事故前面,此時也瞬間被打臉。
而對氫能源的喜愛和投入,目前中國是最活躍的,投入也是最大的,如果發展氫有安全有問題,那么,這些投入到底是節能還是定時炸彈?是不是要重新思考這個問題呢?
對于這個問題,氫云鏈暫且先不予置評~因為從技術層面來說,氫氣的安全性是有保證的。
從行業發展來說,在國內政策的扶持與較大的市場前景,是助推相關發展不可或缺的強力推手,而氫能源恰巧在這個風口上;但從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來說,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也已經成了一支開工沒有回頭的“箭”!
早在2016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提出,到203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規模超過100萬輛;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要發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特別是汽車行業的人大代表,如北汽集團徐和誼、長城汽車王鳳英、奇瑞汽車尹同躍等,都相繼提及了對氫燃料新能源發展的建議;與此同時,全國已經有14個省(市)實質性開展氫能產業布局與推廣工作,出臺了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并落地一批燃料電池或整車產業,推動加氫站建設,積極開展示范運營……
當然,氫云鏈認為一切停留在口頭上而不落實到實處的都是“耍流氓”!
不過事實卻是,奔馳、現代、上汽大通、東風風神等氫燃料汽車也紛紛亮相;上市公司如全柴動力、同濟科技、貴研鉑業、美錦能源等公司因為紛紛布局氫能產業;全國范圍內的加氫站數量急劇上升,截至2018年底共建成28座,同時福田客車、宇通客車、申龍客車、金龍客車等大量氫燃料客車進入市場投入運營……
一邊是政府、企業的大力扶持,一邊是資本大量涌入,氫燃料發展看似步入快車道,已然沒有回頭路!
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接受專訪是認為,中國現在需要“氫社會”,要開始推廣使用氫動力汽車,建立包括氫生產、儲存、運輸和燃料補給在內的生態系統!
不過,需要認清楚的是,目前氫能源相關產業和技術仍屬于起步階段,對于關鍵技術燃料存儲、制作氫燃料過程,加氫站、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電堆等核心技術仍有提升空間。
加氫站的爆炸,或許是在提醒業界:探索階段,氫燃料技術發展應該以安全為前提,而不應過分追求行業的快速發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氫云鏈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321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