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下午,第一萬輛小鵬 G3 在小鵬智能工廠下線,成為繼蔚來等之后第三家實現了萬輛產品下線的造車新勢力。
消息傳出后,我們發布了一條微博,并引發了網友的爭論。但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在考量小鵬汽車靠不靠譜時,他們會這樣去爭辯:
A:打死我也不會買一輛中年男人名字的車
B:那理想one買不買
A:理想怎么說也是諧音
C:梅賽德斯奔馳:?
這很中國。因為,中國人相信字如其人.小鵬汽車的車靠不靠譜,在大家心里,關鍵還在于何小鵬本人靠不靠譜?
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立場會有不同的答案。而我們覺得,判斷是否成立,最重要的是事實是否清楚?
因此,今天我們不寫 G3 這款車下線的事,專注于談談何小鵬。怎么談?我們將何小鵬從今年 1 月 1 日起到 6 月 18 日在微信朋友圈/實名微博中的所有發言全部扒拉了下來,并用數據新聞的方式對其進行了解讀。
下面,你會看到:
說了 9356 個字,他的關鍵詞是什么?
159 條朋友圈/微博,他一般什么時候發?
在哪一天,因為什么發了最多
最長的一條在說什么?
誰是他的敵人?
爭議最大的是哪一條?又在懟了誰?
對于人才怎么看的?歡迎了誰?
大佬中,和誰關系最好?
在看什么?又在想什么?
以下,enjoy!
9356 個字,最大關鍵詞是智能
何小鵬過去半年總計發表了 159 條微信朋友圈/微博(其朋友圈會同步到實名微博上,少數微博未發表在朋友圈),并在轉發文章、發布圖片、短視頻等同時寫下了 9356 個文字。
我們用詞云工具,對這 9356 個字體進行了詞匯拆解和詞頻分析,隨后通過人工驗證的方式去除掉譬如「中國」、「汽車」、「今天」、「現在」等一些「無意義」的高頻詞匯,最終得到了這 9356 個字中的 30 個關鍵高頻詞匯,生成了以上這張詞云圖。
從最終的匯總表格和詞云圖來看,何小鵬在發言中最常用的詞匯是「智能」,總計 27次;其次是創業,16次;自動駕駛,15次。
特別有意思的是,Tesla 在他的發言中出現了 14 次。隨后才是并列 13 次的「造車」、「互聯網」、「升級」和「未來」。
涉及到與汽車人相關的,則主要是李斌與Elon Musk,分別是 4 次和 3 次。
活躍時間規律 7點起23點睡?
我們同時對何小鵬選擇發言的時間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得出上面這張圖表。圖表的縱軸是發言的次數,橫軸是發布時間(24小時制)。
從 1 到 6 月的統計總表來看,何小鵬朋友圈里發言次數最多的時間段,是每天早晨的 10 點到 11 點之間,以及每天晚上的 20 點到 21 點之間,均為 15 次。
第二個高峰時間段則是 中午 13 點 到 14 點(14次),晚上的 22 - 23 點(12次)。
此外,他也會在早晨 7-8 點、凌晨 00-01 點間發言,頻次均為 5 次。
頻次最少的是晚上 23-24 時之間,半年只有 2 次。
我們還按月統計了何小鵬的發言時間,發現何小鵬在 1 月 、6 月較多在早晨 7 點多發言,1 月和 4 月較多在午夜零點后發言。
如果從以上統計來看,何小鵬屬于非常規律的那種人,發言時間大體上從早上 7 點多到晚上 23 時,偶爾會去到午夜后,但不會超過凌晨 1 點。其中,最早一條發言,出現在 3 月 13 日,時間是早上 7 點 02 分;最晚一條發言,出現在 4 月 16 日,時間是凌晨 00:40 。
換句話說,何小鵬大概率是早晨 7 點前起床,晚上 23 時睡覺。
4月16日,為新車 P7 站臺發言最多
從發布頻次來看,何小鵬大部分時候是一天發一條或者兩條,偶爾三條或者四條。
單日發布頻次最高的是在 4 月 16 日,總計 6 條。
這一天是上海車展開幕日。何小鵬在凌晨 00:40 發布了一段官方制作的展臺制作視頻,附言說「小鵬汽車上海車展展臺搭建中[擁抱] 」
而在結束了上午的發布會和專訪后,他在中午發布了新車 P7 的官方長圖,同時留言「剛剛發布了小鵬汽車第二款四門轎跑P7,并開放預訂,歡迎在我們官網,App,天貓和小程序下訂,跪謝??[抱拳] 」
隨后從晚上 19 時起連續發布了四條,都是為 P7 站臺。并在隔天再次發布了一條 P7 的消息。
從他發言的情況來看,P7 的預訂量超出了他本人的預期:「剛剛吃完飯后瞅了眼P7的訂單,真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數字...本來這次車展核心是為了G3的,現在看來P7肯定遠超了,感謝各位鵬友和親,顏值排第一生產力果然沒錯[捂臉」]
特斯拉是小鵬的敵人?
3月22日,何小鵬針對特斯拉發布了最長的一條朋友圈,正面剛并吐槽馬斯克做法不當。(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電動星球News」,后臺輸入「GC」,查看當時報道。)
在這條發布中,何小鵬說:「在數周前,我就聽說Elon之前在Tesla內部數次提及小鵬汽車,并期望相關團隊關注,如果是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我相當不解,用一個懷疑的,民事訴訟,通過打擊工程師的方式來進行?」
他表示,他不會有任何畏懼和放棄,還將繼續引入更多領域的高科技人才,全球智能汽車的競爭浪潮最終是技術和產品的競爭。
事實上,在過去半年里,何小鵬曾 5 次提及 Tesla,除了一次對特斯拉表示傾佩外,其他四次都與特斯拉有一定的摩擦,而且發言都很長。
分別是:
3 月 2 日,發言討論特斯拉、Model3 進入中國、吐槽其舍棄線下轉為純線上的做法;
3 月 7 日,再談 Tesla 計劃關閉中國線下渠道;
3 月 22 日,以上的正面剛;
5 月 27 日,談論加州自動駕駛報告時表示「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在做自動駕駛和整車月升級的公司,我相信我們數個月內將會明顯超過Tesla和Volvo在中國的自動駕駛體驗。“是時候升級你的功能汽車啦[偷笑]” 」
5 月 31 日,在中國版 Model 3 售價 32.8 后消息公布后 DISS-「說實話,我覺得Model3國產版32.8萬(不帶自動駕駛)毫無競爭力….交付時間估計也要在2020年q2,等小鵬P7出來肯定輾壓。 」
比較頻繁 DISS 特斯拉,是否意味著何小鵬認定特斯拉是小鵬汽車最大的敵人?
說如臨大敵可能沒錯,但何小鵬的真實想法可能更復雜。
就在幾天前的 6 月 15 日,何小鵬在2019亞布力青年論壇第五屆創新年會上做了一次演講。在演講中,他說:
雖然特斯拉跟我們不是很友好,還在告我們,但我還是很傾佩馬斯克。我覺得,要有一些人真得像這樣。 何小鵬
所謂「真得像這樣」,就是「年輕的創業者和二次創業者需要有更多的「瘋子」,更多具有極強創業精神的人,去做一個產品改變社會、改變自己改變更多的人;」
這可能是何小鵬對馬斯克、特斯拉的真實看法,也可能是他對自己和小鵬汽車的期許。
最受爭議:說汽油車最不安全
在何小鵬的眼中,汽車的下一個賽道一定是智能汽車,而不是電動汽車。因此,在小鵬汽車內部,大家都說自己是做智能汽車的,而不會說造電動汽車的。
但不管這樣,在品類上,小鵬汽車屬于電動汽車,進而不可避免會陷入電動汽車與燃油車的品類之爭。
6 月 12 日,何小鵬在轉發《挪威一加氫站爆炸 豐田與現代暫停在當地售氫燃料汽車》這篇文章時說:「安全和品質是基礎,特別在實體行業。電動也好,氫能源也好,都會不斷提高安全性。事實上,汽油是最不安全的,只是大家都習以為常。」
這條微博,立即讓何小鵬陷入「汽油車和電動車誰更安全」的輿論漩渦中,甚至連小鵬汽車官微都在轉發時候調侃到「老板一發微博,我就開始頭禿。」何小鵬此后沒有再回應,我們不清楚他是怎么想的。
但對于電動汽車是否不全的問題,我們此前做過深度報道。大家感興趣,可以關注「電動星球News」,后臺輸入 XL,查閱當時的報道。基本立場上,我們是站電動汽車的。
創業維艱 怒懟基石資本
過去半年,何小鵬在社交網絡上除了與特斯拉、馬斯克有摩擦外,還懟了兩個人,分別是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和波場創始人孫宇晨。
懟基石是因為張維在基石資本官方微信發表了「為什么沒有任何一家造車新勢力值得投資」的文章。何小鵬在轉發這篇文章時寫到,謝謝,也無需您投資!
在這篇較長的「發布」中,何小鵬說了幾個意思:
1、做批評者容易,做建設者難;
2、創業者的樂趣是在99%的質疑中最后活下來并且長大的并且更多的改變世界;
3、創業公司不管是否成功只要真心想干好不是忽悠的我都佩服,今天蔚來、小鵬等的困難和挑戰,只是成長路上的一個坑罷了,總是要往前的。
至于孫宇晨,則可以說是順手為之,也可以是說力挺搜狗CEO 王小川。何小鵬在轉發王小川微博截圖時留言說:知恥而后勇本來是好事,但是不知恥而行騙招搖過市就搞笑了。
孫因為拍下了巴菲特的午餐后,在六月初曾在互聯網引發一場輿論紛爭。不少互聯網人,都認為孫是「騙子」。
挖人,何小鵬舍得下臉面
小鵬汽車雖然是 2014 年成立的,但何小鵬真正加入小鵬汽車卻遲至 2017 年 8 月。
在很多人看來,何小鵬加入小鵬汽車的最大考驗是架構和人才建設。新造車界有一句話——錢還有,(好的)人沒了——或許能說明他的困境。
挖人哪家新造車公司都在挖,但何小鵬的特點是:舍得下臉面。
譬如,在6月9日,拿自己來調侃:
本來想寫:“虛位以待求各路汽車精英,互聯網攻城獅同舟共濟,共同打造智能環保的下一代出行生活”;實際變成:“求美顏六塊腹肌軟件否則實在慘不忍睹的招聘廣告配圖”......
譬如,元宵節在小鵬汽車食堂當打飯的大廚,同時將照片發到社交網絡招人:
小鵬每月的大餐日巧遇元宵佳節,很開心跟同學們一起來了2019年第一場小鵬盛宴。新一年,我們期待著還在路上的5000名新同學,來共同體驗小鵬式食堂的花樣玩法。人才傳送門:hr@xiaopeng.com
又譬如,在歡迎吳新宙加入小鵬擔任自動駕駛副總裁時,留言稱:越創業,越對“汽車是高段位人才密集型企業”這句話的敬畏[捂臉]
在「不要臉」的努力下,何小鵬為小鵬汽車招納了不少人才。何小鵬自己發布過的,印象中除了吳新宙,還包括主管品牌公關的李鵬程、主管生產品質的宮下善次。
何小鵬的目標是年內團隊擴充 5000 人。
何小鵬的朋友們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何小鵬有誰在幫它?又有怎樣的一群朋友?
首先要提的,是小米雷軍。在上面的詞云圖制作中,小米也是何小鵬經常提及的關鍵詞。總計出現了八次。小米年會、博鰲論壇等地,都能看到他們的合影。
關系密切的,從曬出圖片來看還包括YY創始人李學凌、搜狗CEO王小川、以及58同城董事長姚俊波,以及前快播創始人王欣。
從何小鵬在分享時的留言來看,他們會共同討論經濟的走向、技術的發展和創業的感悟。
譬如,在曬出以上這組圖片時,何小鵬的轉發語是:都要做好抵御風浪的準備,但相信2019下半年會變好。
在新造車的戰壕里,何小鵬與蔚來李斌、秦力洪的關系不錯,大概率是一個戰壕里的兄弟。在蔚來 2018 年交付了一萬臺 ES8 之后,何小鵬與他們二者在朋友圈有非常友好的互動。而在這次小鵬G3下線 10000 臺后,秦力洪與何小鵬也有如上互動。
不是說誰?這樣干的都是辣雞
整體捋一遍何小鵬在社交網絡的發言,會發現何小鵬說的最多的,還是對未來的思考。
我們粗淺的分類了下。何小鵬在總計 159 條發布中有 34 條可以歸類為行業觀察或者對未來、對成長的思考。
比較典型的幾條如下:
2019-2020將是新造車企業的分層線。經濟和宏觀不好不是分層的核心因素,大部分真正在造車的,感覺就僅僅是在造車(雖然這已經比ppt造車好太多),而不是在創業一個造車企業,更不是創業一個新的造車企業(期望不簡單理解字面的意思),實際上這兩者差距很大。而為數不多的幾家真正的新造車企業,節奏已經亂的也不少。
電動車的續航會不斷向上,但是肯定有個限制,NEDC 350-550之間將來可以滿足絕大部分需求,核心還是超充的補電能力要跟上。
當年做手機think different;此刻做汽車move different
在2013年,我就覺得未來不是電動汽車的時代,而是智能汽車的時代,這也是小鵬汽車的定位和選擇。我相信華為的選擇十分正確,會推動這個時代更快的到來。國內現在有不少偽智能汽車,明年看起來更會有不少偽自動駕駛功能,完全只靠集成不做本地化自研和創新的車企的空間會越來越受到擠壓。未來的智能汽車車企,一定是硬件、軟件和運營合體的新車企。
最近看很多新車講AI、大數據、云的功能列表和說明,感覺不少就是術語的堆砌,甚至是混亂的組合。例如,將不太相關細分領域放在一起組合講;或者明明第一階段能力都沒有描述清晰,直接將第2/3/4階段實現目標放在一起講。互聯網的能力是用戶體驗(是為使用和服務好而生),不能僅僅是客戶宣傳(僅僅從銷售角度而組合)。
如果回到文章開頭的設問: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
我們的感覺是,他努力的方向是如何跟上時代、技術的發展,如何打造更有戰斗力的團隊和企業。
何小鵬將這張圖片發到朋友圈,說蠶道,也像是人生。
在他看來,只有堅持做智能汽車、做本地化自研和創新、真正做好用戶體驗的車企才會有可能引來明天。也就是「品質讓我們走得更遠,創新(智能+運營)讓我們飛得更高。」
活在人間
很多人都知道,我買了一輛小鵬G3的。他們也往往會問我為什么?
之前,我都是回答,我認同小鵬汽車做智能汽車的理念,而在試駕后也覺得何小鵬所說的「有用」和「好用」在G3這款車上的確是有體現云云。
但在花兩天時間完整梳理了何小鵬的社交網絡發言后,我突然覺得又找到一個理由:活在人間。
在我所認識的新造車公司掌舵人中,何小鵬不僅是在社交網絡(不包括自家的App)發言最多的一個,還是用詞最放飛自我、最善于自黑、并且會分享個人思考、生活圖片的那一個。
何小鵬曬自己吃的豬油渣和辣椒圈
無論是晚餐的菜、劃船時的自黑、五一快樂大餐吃的大螃蟹、農家烤雞蛋、元宵當大廚等等,都讓人感覺到人世間的煙火氣。
煙火氣是好,正如他一再提到的「好用」、體驗等等。
活在人間的人,才進而讓人愿意去了解去相信:「他到底靠譜嗎?」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324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