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石油能源儲備戰略、環境污染治理、消化過剩電能,以及為光伏能源布局做基礎準備等多方面因素考慮,國家推行對新能源汽車成效初步顯現,電動車生產的相關技術和各項配套隨著行業快速發展也逐步趨向成熟,而其中幾家規模車企,已經在垂直化生產新能源汽車整車配套方面有了實質性發展進步,其他傳統車企也悉數發力新能源汽車研發,加之造車新勢力在造車理念、營銷模式、服務體系等方面不斷有新亮點呈現,新能源汽車在國內市場一片大好之勢。
2019年上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44萬輛,與2018年年底相比,增加83萬輛,增長31.87%;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45萬輛,增長72.85%。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81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1.74%。
作為交通代步工具,新能源汽車在日常使用中,除了動力來源、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于傳統燃油車有較大區別外,在用后的日常維護保養方面又有哪些異同及需要注意的方面呢?
首先明確的一點是,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一樣,都是需要的保養,只不過兩者在零部件的使用上有差別而已。國內一家研究院曾經做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消費者表示不知道新能源汽車同樣需要保養;過半的消費者認為,新能源汽車的保養價格要高于汽油車;而調查的幾百位新能源汽車車主中,約有7成車主并不清楚車輛日常保養中需要檢查哪些項目。
新能源汽車多長時間要保養一次呢?
傳統燃油車輛發動機保養,需要定期更換機油、“三濾”等;新能源汽車的保養主要針對電池組和電動機。據了解,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保養周期多為1萬公里。
新能源汽車需要保養哪些部位呢?
1、外觀:檢查車輛外觀,主要包括車燈功能,雨刮膠條老化情況,車漆有無破損等。
2、底盤:各傳動部件,懸掛以及底盤連接件的檢查,看是否松曠或老化。
3、輪胎:輪胎直接與地面接觸,如同出行穿的鞋子,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路況、駕駛風格習慣等因素,對正常使用造成影響。檢查項目包括主胎壓、裂痕、創傷以及磨損情況。
4、液面:防凍液,冷卻電機作用,需要根據廠家規定時間定期更換(一般更換周期為2年或4萬公里),這一點與燃油車不同;另外齒輪油也是需要比較頻繁檢查更換的油液。
5、機艙:檢查機艙內線束有無老化、虛接等。切記,不可用水清洗機艙內部。
6、電池:電動汽車的動力來源,電池是電動汽車最特殊也是最重要的部件,車底刮擦磨損等情況需時常保持關注。
所以,這幾點看下來是不是發現開新能源車也是有不少要操心的地方。但是,細看下來會發現,雖操心,但是要花錢的地方好像還真沒幾處,是的,事實上,新能源汽車的日常保養費用較汽油車型要節省70%。由于新能源汽車結構相對簡單,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日常保養成本。
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避免大電流放電
為延長電池壽命,盡量要均勻加速,避免猛踩油門,跑高速時,盡量控制在100公里左右,超過高速公路限定時速,會形成大電流放電,易導致產生硫酸鉛結晶,損害電池極板的物理性能。不要接近明火,不可浸水,避免長時間暴曬,停放時關閉車內所有電源……
定期檢查、按規保養
定期檢查電器件,保證不進水,無異物灰塵。如續行里程短時間內大幅下降,很有可能是電池組中電池出現問題或者其中單體電池的荷電態不一樣,“短板效應”導致,所以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尤其需要維護保養,車主要及時到品牌4S店檢查、修復或配組,延長電池組壽命,節省日后維修費用。
新能源車一般是3000公里做首保,然后每10000公里保養一次,保養主要是更換齒輪油。同時,對其他項目進行檢查,如剎車片,輪胎,空濾等。
保持電能充足
新能源汽車在日常使用中,要保持電池的足電狀態,控制好車速,最佳行駛里程為最長行駛里程的1/3——2/3。如果每天行駛10公里~20公里左右的,最好每兩天補充電能一次;如日行駛大于50公里的,應該當天就進行補充電能,使電池長期處于“吃飽狀態”。用完了閑置幾天再充電,極易出現硫化,電池容量下降。
車輛維護講究“七分養,三分修”,即車輛在全壽命使用過程中應做到經常檢查,定期保養,有問題早發現、早解決,達到以保代修,乃至終身不大修的目的。
異言一語:
傳統的燃油車慢慢退出市場已是不可阻擋之趨勢,以后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天下了。歐洲的英國、德國等也相繼制定自己的燃油車退出時間表,大多是20到30年左右緩沖時間。
對于已經嘗鮮購入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明白如何養車,我們的車輛才能開的更長久,所以定期給愛車做保養是車主們不可或缺的例行功課,畢竟新能源車的保養費用確實不高。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異言堂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704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