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感受
電動汽車低溫下、高速上的能耗表現相當糟糕,里程衰減也很嚴重——這一消費者的直觀感受,得到了一項新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評價方法的確認。
8月18日,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下稱CEVE)管理中心在北京召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發布會,發布了對4款車的摸底研究性測評結果,確認了消費者對電動汽車低溫、高速能耗和里程衰減的質疑。
CEVE首次測評發現,同在WLTC工況下測試,4款車低溫行駛的續駛里程縮減幅度27%到51%;等速120公里每小時的續駛里程,4款車平均衰減了29.5%;另外還有密封性不過關的問題。
1
4款車得分相對偏低
能耗為主要拉分項
經過測評,4款車型總分相對偏低,一款車型獲良好評價(A),兩款車型獲一般評價(M),一款車型獲較差評價(P)。CEVE項目負責人歐陽介紹說,導致分數較低的原因主要是4款車能耗維度得分率偏低,出現了兩個較差評價。
但CEVE沒有公布這4款車的車型名稱。
4款車總分表
CEVE選擇WLTC工況來測試車輛的能耗,歐陽表示,相對于NEDC工況,WLTC的工況更貼近普通消費者的使用情況,也有利于企業在后期的開發。
測試發現,與NEDC工況相比,在更貼近實際使用的WLTC工況下,4輛車車輛續駛里程縮減幅度從11.3%到38%不等,這也就解釋了消費者在實際續駛里程總是小于標稱里程原因。
除此之外,這4款新能源汽車在低溫情況下里程衰減十分明顯,在-7℃低溫情況下,部分車型續駛里程下滑一半(51.5%),續駛里程縮減最小的車也下滑了近三分之一(27.7%)。
不過,高溫對續航和能耗影響相對較小。續航方面,相比常溫續航,高溫續航衰減在10%以內,僅有D車續航降低近14%;能耗相比常溫提升5%-15%。
這一數據與消費者的實際體驗比較吻合。
高低溫對續航的影響
高速工況對車輛續航影響程度有些出乎意料。數據顯示,WLTC工況下,相比常溫續駛里程,4款車等速120公里每小時的高速工況,續駛里程平均衰減了29.5%,能耗率增加4成多。
高速工況對續航的影響
在歐陽看來,隨著電動汽車絕對里程數的增加,電動汽車逐漸由城市內運行變成城際運行。從這個角度來看,高速工況下續駛里程衰減問題,是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2
3款車密封不足
測評的4款車中,有3款車純電動汽車的防水性能不佳。由于電動汽車其特殊的安全要求,其防水性能在設計中應該會高于傳統汽車,但部分車型依然出現了漏水情況。
有2款車型在涉水試驗后都出現了車內明顯積水,其中有1款車型甚至出現了嚴重故障導致無法正常行駛。車型C積水之后出現了故障的報警。對此,歐陽建議,車企進一步強化乘員艙密封性和高低壓接插件的密封工藝水平。
涉水絕緣測試
3
饋電狀態應對良好
4款車型也有表現不錯的地方。為模擬消費者在車輛饋電后繼續行駛尋找充電樁并快速充電的場景,評價規程中設置了電池過度放電測試,以了解車輛過度放電后的特性和安全性。
研究發現,4款車型均有過度放電保護的應對策略,車輛對此項濫用情況表現良好,但是如持續報警提示、饋電后無法行駛、充電跳槍和充電限制功率、無法顯示電量或里程等問題可能會讓消費者存在較差的體驗。
車輛對過度放電的保護情況
4
三維度評價新能源汽車
CEVE是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清華大學電池安全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四家單位聯合發起一套新能源汽車綜合評價體系。
該體系主要從能耗、安全、體驗三個維度對新能源單車進行評價,以新能源汽車國家檢測與管理平臺的百萬車輛大數據為基礎,進行研究和比對。
能耗維度,主要測試車輛高速、常溫、高溫、低溫四個環境及工況下,純電動汽車的續駛里程和能量消耗率。
安全維度,CEVE主要從使用安全、安全保護和碰撞安全三個維度進行測評,評估車輛在使用過程中的耐環境性、誤操作防護和事故當中對乘員的保護能力。
體驗維度,主要從駕駛體驗、耐用體驗、質量體驗和出行體驗三方面進行測評。
對于設立CEVE的初衷,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秘書長王震坡表示,CEVE的定位是為政府提供法規、政策制定的依據;為企業提供產品優化的需求輸入,充分建立起消費訴求與產品開發之間的紐帶,幫助企業從消費者角度進行產品優化;為消費者提供透明、公正、理性的消費環境,為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提升和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支撐。(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kol/9743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