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道,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開發了新的實時3D運動追蹤系統,可取代激光雷達和自動駕駛應用中的攝像頭等成像系統技術。
(圖片來源:University of Michigan)
該項技術將透明光探測器與高級神經網絡相結合,有望用于自動化制造、生物醫學成像和自動駕駛領域。密歇根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副教授Zhaohui Zhong及其團隊開發了透明、納米級、高靈敏度的石墨烯光電探測器,該成像系統利用了這一探測器的優勢。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博士生Dehui Zhang表示,“石墨烯納米設備和機器學習算法的深入結合,可以在科技領域帶來機遇。與其他幾種解決方案相比,我們的系統具有計算效率高、追蹤速度快、硬件緊湊和成本更低的優勢。”
石墨烯光電探測器經過調節,可吸收約10%的光。由于石墨烯對光非常敏感,足以產生可通過計算成像重建的圖像。這些光電探測器堆疊在一起,構成緊湊的系統,每一層都會聚焦于不同的焦平面,從而實現3D成像。
除了3D成像,該團隊還處理實時運動追蹤。為此,他們需要一種方法來確定被追蹤物體的位置和方向。研究人員表示,典型的方法包括激光雷達系統和光場攝像頭,但這兩者都有明顯的局限性。
根據密歇根大學表示,有人使用超材料或多個攝像頭,但如果不引入深度學習算法,僅靠硬件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專業博士生Zhen Xu創建了光學裝置,并與團隊合作,使神經網絡能夠解讀位置信息。
神經網絡進過訓練,會在整個場景中搜索特定的對象,然后只專注于感興趣的對象。項目負責人、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教授Ted Norris表示,“雖然訓練神經網絡需要時間,但是一旦訓練完成,當攝像頭看到某個場景時,可在幾毫秒內給出答案。”
該團隊成功追蹤了一束光,并使用兩個4×4像素石墨烯光電探測器陣列堆棧追蹤瓢蟲。此外,研究人員還證明該項技術是可擴展的。他們認為,對于一些實際應用,只需4000個像素,而對于更多的應用,只需400×600像素陣列。雖然成像系統技術可與其他材料一起使用,但石墨烯的一個優點是無需人工照明,而且對環境友好。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羅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14568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