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新能源汽車,從前衛到成熟,已經經歷過很多年的發展。車型也呈現百花齊放式的發展,從最早的純電EV車型,已經變成了如今的純電EV、增程式混動、插電混合動力PHEV等多樣化發展的局面。而新能源車用戶所關心的問題,已經從單純的續航里程,慢慢過渡到電池安全上來。畢竟,這前者關乎便利性,后者則會影響到人身與財產安全。
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迅猛。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我們這一回就找來了兩款熱銷同級別車型的電池組,準備來一場硬核安全測試。
兩款電池組
「刀」:搭載在比亞迪宋Plus DM-i車型上的刀片電池
「盾」:搭載在吉利銀河L7上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
實驗測試方式
我們本次對比實驗,本著“能暴力絕不溫柔”、“能毀滅絕不茍且”的原則,設計了三重對比關卡:
第一輪:當然是開門見「摔」,也就是跌落測試,驗證電池組防護結構的穩定。
第二輪:「拖拖拉拉」之間,看看誰的框架,特別是底部框架最靠譜。
第三輪:真金不怕「火煉」,外部火燒,將是對電池組的極度致命摧殘。
閑言少敘,我們就來看看兩個電池組,在各自測試環節中的表現吧。
第一輪:跌落測試部分:
在第一輪中,我們用吊車將兩塊電池組分別吊裝到5米的高度,之后利用特別設計的吊鉤分離機構進行釋放,讓電池組呈現自由落體運動,跌落至地面上的鋼板之上,看看哪個電池更“扛造”。
首先測試的是銀河L7的神盾電池,從5米高處跌落至地面鋼板上。塵埃落定之后,編輯進行了仔細觀察,發現整體變形微乎其微,電池狀態穩定。神盾電池安全系統的箱體整體非常堅固,箱體內部還有田字格的兩道加強梁,這個田字格框架結構強度高、剛度高,受到外力之下不易變形,這些設計都幫助維持了神盾電池組外觀的良好狀態。
第二個登場的是宋Plus DM-i的刀片電池。作為新能源車電池安全的代言者之一,刀片電池從5米高處同樣跌落至鋼板。通過仔細觀察,刀片電池在外觀整體性上同樣有著不錯的表現,在箱體側面仔細觀察出現了一點輕微的變形。通過分析,除了護板厚度比較薄之外,也與刀片電池組箱體沒有加強梁設計有一定的關系。另外,刀片電池上一些諸如冷卻液入水口、密封圈零部件也發生了斷裂或脫落現象。好在電池整體上保持了相對的穩定狀態,也值得肯定。
(刀片電池除輕微變形外,還有個別零部件斷裂、脫落)
第二輪:拖拽測試部分:
在第二輪的測試里,我們使用同一臺拖拽車輛,分別拖著兩塊電池組,在特別布置的120米長的碎石路上以30公里的時速反復行駛,各走了5趟。模擬了電池組遭遇重大托底剮蹭事故時的情況。
首先依舊是銀河L7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登場測試,我們布置的石子路全長120米,在其上摩擦對金屬硬質表面有極大的破壞力。好在神盾電池安全系統的底護板采用了1.5mm高強度鋼,覆蓋了整個下底面的PVC涂層。在用料和工藝上非常扎實,所以在面對反復拖拽以及小幅度彈跳時,能夠全身而退,只在底護板上留下了淺淺的劃痕。值得注意的是,在銀河L7上,這層電池組高強度鋼的底護板與底盤上布置的防護梁、水管防護罩,共同構成了三層防護體系,來保護電池組的安全,可謂堅不可摧。
在第二場測試之前,工作人員將石子路面恢復如初,以便兩款電池能在同樣的測試條件下進行實驗。在拖拽開始后,牽引車輛的動態表現保持一致,都順利在加速區域完成加速,在測試路面上達到30公里每小時。5趟下來,刀片電池底護板出現了明顯的劃痕。另外,底護板也發生了褶皺變形,不知道是否與1mm高強度鋼的材質有一定關系。在這一輪,神盾電池表現出更好的剛性,更勝一籌。
(刀片電池底護板強度略顯不足,出現褶皺變形)
第三輪:火燒測試部分:
一電闖三關的第三關,就來到了電池組最“犯怵”的一關,外部火燒實驗。在相同的位置,用同樣的燃燒工具組,我們對兩款電池分別進行了外部火燒的實驗,時間計劃都是5分鐘,結果怎樣呢?我們來看下。
第一場依然是神盾電池安全系統,為了保證安全,我們在安全封閉場地中設置了線控的熄火裝置,所有人員撤離到安全距離之外,并提前布置了專用消防車輛。結果,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在火燒開始后就很穩健,似乎一分一秒的時間對其來說只是數字的變化而已,很快就完成了5分鐘的測試,更厚實的底護板或許是其中原因之一。
隨后,在同一塊場地,刀片電池正式登場。實際上,刀片電池在問世之初,憑借原廠針刺實驗,贏得了不少車迷的關注,但在本次室外環境下的火燒實驗中,刀片電池表現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水準。在3分10秒左右時,出現了輕微熱失控現象。為了保證安全,工作人員熄滅了火源,隨后用消防車輛對刀片電池進行了噴淋處理。因此,在這一環節,兩臺電池表現上有了差異。
(采取滅火措施后的刀片電池)
總結:
經過本次由跌落、拖拽、外部火燒三個環節構成的對比測試,我們認為在同樣的標準下,吉利銀河L7搭載的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在安全性上更勝一籌。電池框架的結構設計是神盾電池安全系統取得優勝地位的原因之一。除此外,對于搭載電池的本體——車輛設計上,銀河工程師也進行了更多的安全布局,以更好地保護電池組,并在實際狀況中降低遭遇這些實驗環節的風險。
而宋Plus DM-i所搭載的刀片電池的整體表現不錯,盡管在外部火燒實驗中還有提升空間。但綜合前兩項測試的表現,整體也尚可接受。當然,不論誰更勝一籌,越來越尖端的安全技術,更堅固的電池防護工藝,都會讓新能源車細分市場迎來新的發展,也會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我們也期待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繼續做大做強,百花齊放,引領全球風向。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21402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