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宣布全球首款無人駕駛巴士“阿波龍”已實現量產下線,即將在北京、深圳、雄安、武漢和平潭等城市進行商業運營。5月1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三部委印發《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也為無人駕駛提供了政策支持。這一切都預示著無人駕駛時代即將來臨。
汽車的電動化更將加快這個智能化無人駕駛時代的到來,然而與如火如荼的無人駕駛汽車相比,充電的智能化卻鮮有突破。近日,記者在特銳德公告中欣喜地發現,旗下子公司特來電在無人駕駛充電領域有了技術突破。中報披露:“特來電自主創新研發的智能柔性充電弓技術和產品,不僅解決了大功率快速充電,還解決了未來無人駕駛公交車的自動充電”,這預示著特來電有望引領無人駕駛充電技術的新變革。
據了解,特來電充電弓技術已在上海、成都等地投入使用。對此,記者專門采訪了上海公交行業協會技術委員會伍偉朝副主任和上海城市交通設計院董明峰院長,伍主任表示,“在未來無人駕駛公交充電領域,目前來說充電弓是走在前面的。無人駕駛公交就是沒有駕駛員了,那這時候充電如果依然采用拔插式人工操作肯定不行了,而充電弓經過我們的考察和對比,在適應于未來無人駕駛公交方面算是國內外領先的。”
記者在特銳德中報中看到,特來電智能充電弓技術,具備自動識別、自動匹配充電、智能云端管理等無人化操作功能。上海城市交通設計院董明峰院長告訴記者,充電弓現在的技術應用于未來無人駕駛公交是完全沒問題的,可以無縫對接,不需要做多余的改進。比如無人駕駛公交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停靠精度很準,精準停靠之后,充電弓就可以自動實現下壓和對接充電,整個過程都脫離了人工操作,而且從管理方面,充電弓的系統智能化更高,充電平臺更好。
上海BRT項目采用特來電充電弓
除了能解決未來無人駕駛公交車的充電需求外,特來電充電弓還解決了公交車無場地建站充電的難題,可以安裝在公交換乘站點,利用上客時間快速充電。
對此,上海公交行業協會技術委員會的伍偉朝主任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充電弓很重要一點就是可以節約大量建造空間,比如一個停車場原來能停600多輛車子,安裝了常規充電樁的話,可能只能停500多輛車子,這對于上海這種特大型城市來說,比較困難,因為不可能用很大的地方再建造一個停車場。而特來電充電弓可以在公交站牌、道路邊隙等地方建造,這就減少了對場地的要求。
特來電充電弓成都項目,充分利用了道路邊隙和公交站點等現有場地資源
大功率快充技術一直是公交充電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據了解特來電智能充電弓最高充電功率可達750千瓦,這是目前業內最高充電功率,可實現充電40秒,續航10公里。
董明峰院長認為這個快充技術值得大量推廣,但也需要電池性能配套升級才行。目前特來電充電弓方面沒有問題,已經在上海安全運行6個多月,總充電次數25871次充電度數761895度,各方面反響都很好,一致認為充電弓技術不錯,如果公交車電池也能進行升級改進,那未來應用前景巨大。因為電動公交自身帶電量不會很多,一旦兩方面能完美結合,短時間內就能實現快速補電,那對于推動新能源公交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還有一點,快速充電讓司機很方便,乘客也很方便,40秒是什么概念?例如三分鐘發車間隔,就是只需要到前面稍微等一等,車子就可以充電運營,這樣就可以實現快速調度,并且也不需要配備很多車子,這對降低運營成本非常有利的。
董明峰院長也針對充電弓提出一些建議,比如可以進一步提高模塊化。類似插座一樣,一般故障只需要去倉庫換一個模塊就行,這樣會更方便高效,也能讓維修反應快起來。對此特來電方面表示,充電產品模塊化一直是特來電產品的核心優勢之一,特來電充電弓產品的模塊化也正積極研發推進中,希望能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提供更為優質的充電產品。
來源: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jishu/790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