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 科技部條財司科技金融處處長沈文京15日接受第一電動網作者專訪時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不能由財政單邊買單,還必須有金融創新的支持,只有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促進產業的發展。
科技部條財司科技金融處處長沈文京
找準新能源汽車和金融領域的產業鏈交集
近年來,隨著各國對新能源汽車產業認識的不斷深化,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的進一步加大,車企和配套零部件企業對新能源汽車日趨重視。但在沈文京看來,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除了新能源汽車本身,還必須關注與之有關的所有社會因素,例如:產業政策、財稅引導、市場營銷、投融資環境等。其中,金融創新對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新興產業發展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于金融創新,沈文京首先提到了美國硅谷創造的經濟奇跡。他指出,硅谷GDP的產出約等于十分之一的中國,其經濟總量可在全球排第十二位,其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一直引領著世界潮流。
沈文京說:”以硅谷為例,如果這一地區只有著名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駐扎,而沒有現代意義的風險投資,以及以納斯達克為代表的新興資本市場等金融要素,就不會成就所謂的硅谷奇跡。因此,引領經濟發展必須靠技術創新和金融創新的有機結合。”
他還表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也必須關注VC(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和PE(Private Equity,私募股權投資)等金融因素對產業所發揮的作用。雖然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與金融屬于兩種業態,但二者之間存在交集。必須在新能源汽車和金融支持兩條產業鏈間找準交集,才能更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沈文京強調,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有不同的投資市場需求和生產銷售模式。除大型企業外,更要明確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小企業的金融需求。充分利用VC/PE、銀行貸款、資本市場和保險等金融工具,支持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研發、生產和產業化。圍繞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多樣化金融模式的發展空間極大,國外也有許多成功經驗,如果金融創新和制度積極跟進,這一模式仍能做強做大。
政府鼓勵新產品推廣并非為其單邊買單
當前,作為朝陽產業的新能源汽車面臨諸多技術和資金難題,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對產業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沈文京指出,財政投入有”天花板”效應,不可能無限增長,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絕對不能由財政單邊買單。同時,財政要積極發揮引導和帶頭作用,帶動企業自身、金融資本、民間資本等全方位的投入,齊抓共管,通過有效的組織方式,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跨越發展。
另一方面,沈文京認為新能源汽車研發階段投入大、效益低,此時社會資本進入并不合適,仍需依靠政府投入和企業自身的研發力量。但包括電池、汽車電子、電機等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中試和產業化,金融力量可以早期持續介入。此外,政府和企業也必須在服務設施等方面進行相應投入,并加強跟蹤維護。
沈文京表示,沒有任何一家成功的企業是完全依靠政府資助成長起來的,如果全部依靠財政補貼,將扭曲新能源汽車市場,也無法反映真實的市場傳導信號,不利于這一產業的長期發展。
( 編輯/李媛媛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媛媛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1467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