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市場沒有實現預期的規模,一些企業仍然觀望等待政府的補貼政策;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在技術方面有了可喜的進展。
在今年上海車展上首次亮相的騰勢將在今年11月正式發布,騰勢強調的是安全,比如對電池加裝防護裝置配備電動安全管理系統,用以監測電池的狀態,一旦發生異常自動切斷能量傳輸。
比亞迪的”秦”將在年內正式上市,預計售價18萬元,”秦”采用高電壓、高轉速電機及高電容比最新動力電池單元,電池重量比F3DM減輕一半,同時配備車載網絡平臺i、i機器人。
7月29日,寶馬在北京、倫敦、紐約同步首發量產車i3,該車計劃在201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值得關注的是,寶馬將在國內市場推廣i3的個性化綜合服務理念”360°電動綜合服務”,包括家庭充電、公共充電、靈活出行服務和協助服務四方面內容。
盡管電動汽車在某些方面確實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目前影響電動車發展的最大問題不是技術,也不是成本,而是使用環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表示,一些地方政府隱性實施地方保護主義政策,如比亞迪的電動汽車產品只能在個別城市銷售,許多城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沒有技術優勢,但是也要在這一領域找新增長點。有的城市曾表示購買電動汽車可以不參加搖號,但是后來又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不管什么車通通要搖號。
影響電動汽車發展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充電體系。按理說,采用充電樁方式在停車時就可以充電,已經很便捷,并不需要專門的充電站,但是中國絕大部分汽車是露天停放,只有少量地下停車庫(費用高昂),連一個簡單的樁子都無立錐之地,這恰恰是地方政府應該考慮解決的靜態交通問題,但目前沒有一個城市研究過這類問題,更不用說去解決。
環保部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表明,平均達標天數比例占54.8%,也就是說,一半的時間空氣質量是超標的,情況非常嚴重,在這樣嚴重的污染形勢下,加快新能源汽車包括電動汽車的推廣已經刻不容緩,然而各方面依然猶豫彷徨。
最近,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要求加大推廣節能環保產品力度,擴大市場消費需求,提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范圍,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達到60%以上,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出租車、物流車補貼試點”。
《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還提出,”推進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完善政府強制采購和優先采購制度,提高采購節能環保產品的能效水平和環保標準,擴大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產品范圍,不斷提高節能環保產品采購比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政府普通公務用車要優先采購1.8L(含)以下燃油經濟性達到要求的小排量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擇優選用純電動汽車,研究對硒鼓、墨盒、再生紙等再生產品以及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品的政府采購支持措施。抓緊研究制定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實施方案”。
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賈新光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pinglun/2119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